📖 ZKIZ Archives


2012年12月17日 例會記錄 Romne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ekyf.html

  昨天比較疲倦,睡的比較早,這是補記的例會記錄。

1、內蒙古火電機組整理

A.總體印象:火電機組是一個考察技術進步的絕好樣本,機組越大,技術越先進。而且他的技術進步和煤炭價格以及電價密切相關,如果想做價格衝擊對於技術進步的影響,這個行業就是絕好的一個樣本。

   不過這方面的數據,國內是沒有的。只看到jackie和raphael他們,零散的整理了一點。如果樣本量夠大。這種研究應該會比較有意思。

   電力機組盈利,一看機組大小,越小煤耗越低;二看上網電價;三看煤炭價格;內蒙古的機組不算大,但是勝在離煤礦近,煤價低,煤炭成本佔總成本不足60%,在其他地方,至少都是70%以上了。所以蠻多其他地方活不下去的機組,在內蒙倒也過的不錯。

B.一些記錄

  全國人均用電量為3500度,內蒙古的人均量是7600度。大概可能和內蒙高耗能的企業比較多有關,具體未證實,待考。

  內蒙古的煤礦集中於和東三省接壤和山西接壤的地方,可惜外蒙丟了,那邊也有蠻多煤礦,看到蒙東的煤田線在外蒙的邊境線戛然而止,覺得真是可惜。

  內蒙的火電機組,主要在內蒙華電手裡,該電廠的機組30萬KW以下的機組比較多,100萬KW的貌似沒有,60萬KW的機組2006年之後上了蠻多的,主流還是60萬KW的機組。從權益裝機方面看,30萬KW及以下的佔比約31%,60萬KW的機組佔60%。100萬KW的機組沒有。

   上網方面,供應蒙西電網的佔比是31.53%,供應華北的佔68%。供應蒙西電網的主要是30萬KW和30萬KW以下的機組,60萬KW的,主要是上華北電網。現在擁有煤電機組773萬KW,在建機組為120萬KW。

    上網電價方面,華北電網的上網電價為0.37元,蒙西電網的上網電價為0.31元。所以小機組都虧的不行,大機組的日子倒是蠻好過的。

     煤耗方面,2*20萬KW的機組,其煤耗在340g/度,而到了2*60萬KW的魏家峁,煤耗就降到了320g/度。

     上都2*60萬KW的機組甚好,度電投資為4268元/度,入的是京津唐的電網,京津唐的上網價為0.37元,煤耗是330g/度,2011年,該機組的度電淨利為0.0739元。

     准格爾的兩個機組,和神華集團有關係,盈利很好,雖然上網電價只有0.31元/度,但是因為煤價低,倒也活的不壞,2011年的度電淨利為0.036元。raphael說是利用小時高所致,待考。

    托克多的機組不壞,度電淨利潤9分多,非常不壞。主要是因為他靠近煤田,又有鐵路,煤好運。成本上一下子就有了優勢。上都的機組也是這樣,靠鐵路,度電淨利潤也能做到8分。內蒙的機組,都被低煤價寵壞了。

   不過隨著煤炭價格的上漲,2*20的機組幾乎全虧,未來要麼上網電價提高,上華北電網,要麼就關停。

 C.發展史

  這家公司大致是在2005年開始大規模上機組,中國的重工化,大致也是在這個時期,貌似安徽的好機組,也是2005前後上的,記得在那個時候,用電荒是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的詞彙,而對應的,是大規模的大型機組的上馬。中國的經濟也在此期間迅速重工化。手頭沒有中國用電量的歷史數據,重工化似乎可以從用電量的角度看出,目前,中國的重工業的用電量,是輕工業的5倍。這裡,似乎可以看到中國經濟進步的軌跡。

  成本結構方面,煤炭成本才50%-60%。這是先天優勢,嫉妒不來。

 

2、德鐵

A.總體印象

  德國的鐵路究竟還是不賺錢,總是要靠補貼撐著,德國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和天朝比),鐵路貨運上的優勢,還顯現不出來,於是到了2000年左右,德國鐵路開始和人家合夥搞物流(辛客物流),也有和郵政合作搞包裹快遞。大頭還是客運,但是對於德國,除了跨國運輸,客運上的優勢,也不是那麼明顯了。

  中國的鐵路,貨運靠汽車估計是沒戲,還是得靠鐵路,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和德國是沒得可比性的。

 

B.業務概況

  整個90年代,德鐵的業務主要分成這麼幾塊:ICE(城際鐵路)、短途客運、貨運和客運站。

   ICE在20世紀90年代才投產,之後周轉量和收入都在往上走。單價因為優惠卡的緣故則在往下走。不是很賺錢。短途客運在賺錢,不過是補貼出來的,周轉量在往上走,每公里的費率是0.16-0.17歐元,其中國家補貼佔0.11歐元。利潤都是補出來的。

    客運站方面,德國人把27個客運站打包出售,這個主意挺不錯的,中國可以效仿。這樣各個客運站都可以得到投資來改進設施了,可以促進公平。在90年代裡,他們開始建設鐵路的購物區,或許他們的購物區能搞起來,是因為那裡沒有切糕黨吧。

   路網投資每年40-50億,主要靠政府掏錢,自己花錢怕是沒戲。

   開始和郵政合夥搞包裹運輸,和荷蘭人合夥搞物流。小國家,鐵路貨運優勢不顯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3、瑞穗銀行

A.總體印象

  日本的銀行,總是給人以奇葩的印象,迄今為止,沒有見過他們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好銀行。

  瑞穗銀行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塊是瑞穗實業銀行,另一塊是瑞穗銀行。瑞穗實業銀行是一朵奇葩。瑞穗實業銀行的主要客戶是企業客戶,瑞穗銀行的主要客戶是零售客戶。

  瑞穗實業銀行,貸款僅佔總資產的34%,貸款佔總資產的佔比從40%下降到了34%。很大一部分是有價證券,有價證券為24萬億,貸款為28.7萬億。有價證券中一半以上是國債,高達13萬億。

   負債方面,定期存款上的很快,從6萬億上到10萬億,這意味著負債成本的上漲。存款合計佔總資產的比重為24%的樣子,同業拆借佔比高達13.6%。

   生息資產佔比中,2002年59%是貸款,2011年下降到39%。生息資產平均收益僅為1.07%,有價證券收益率一路下滑,目前僅有0.97%,貸款利率目前僅僅為1.39%,商業票據的利率超2%。

   負債成本方面,2002年僅0.87%,目前僅0.39%。

    負債成本中,存款的平均成本從2002年的0.72%,下降到了2011年的0.34%。

   必須指出的,無論的生息資產收益率還是負債成本,在次貸危機前都有過短暫回升,然後又一路下滑了。

    淨息差在1%的樣子。

   瑞穗銀行是日本收拾爛攤子的產物,在2002年合併時,核銷了14000億日元的壞賬,當年的收入也才15000億日元而已。不良貸款率,在2002年高達8%,到了2011年就剩下了1%。

   不過撥備覆蓋率嚴重不足,2011年也不過80%而已。

   總體上,日本銀行的資產端和負債端都是穩中有降,撥備覆蓋率普遍不足100%。息差都在1%左右。

 

4、運輸總論

   如果以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經驗來看,中國國的貨運極限是2010年的2.6倍,我們的貨運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做。

   從能源強度上看,火車的能源強度是最低的。如果我們依賴汽車,那麼石油的消耗量將在2040年左右高達7.6億噸,這個無論如何是承受不了的。

   所以,我們還是燒煤比較划算,這樣的話,我們還是要靠鐵路來運動系。

    目前,鐵路僅佔運輸總量的29%,這個比例太低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2010年我們的鐵路運輸負荷量,是美日都要高,所以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到了2037年,我們估計每年要修1萬公里的鐵路。所以我們的基建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我們目前的汽車擁有量僅達到了美國1910-1920年的水平,未來肯定會繼續往上走的,燒油肯定不夠燒了,所以未來走電動車的道路,勢在必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