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條懶人投資之路---人口與品牌競爭力 詩有秀財
http://xueqiu.com/4868494128/22561457我的一條懶人投資之路---人口與品牌競爭力 2012/12/04 詩有秀財
林園說,他投資的邏輯很簡單,中國嘴巴多,十幾億,所以他投資和吃喝有關的公司。這句話我相信他只說了一半,因為嘴巴多,並不能說明和吃喝有關的公司就能獲得超額收益。
中國嘴巴多,但任何公司都能讓這些嘴巴吃喝它生產的產品嗎?那十幾億中國人恐怕全撐死都不夠。
中國嘴巴多,市場大是事實,但是絕大多數的和吃喝有關的公司注定和嘴巴多沒有任何關係,幾乎獲取不了任何好處。人口多,市場大,這個事實光榮媽媽以後就由來已久。問題是一般公司可以獲取人口多的好處嗎?究竟哪類公司才能獲取人口的紅利?
人口多,初看似乎好多機會,唾手可得。但是人口雖多,並不是誰都能掙到這個人口的錢,任何錢好賺的行業都必然引起各路資本的競相湧入,沒有壟斷權,沒有品牌競爭力,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只能面對殘酷的競爭,人再多也不屬於任何企業,最後只能均值回歸。所以人口多,對既沒壟斷權又沒有品牌競爭力的企業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他們撈不到人口的半點好處。人口多不能作為投資某個公司的依據。人口只是說明有這麼大一個市場,能佔有其中多少份額,才是公司之於人口的數據意義。
只是因為人口多,就推斷那些生產製造每個人必須經常吃或需要持續用的產品的公司必然享有廣闊的市場,具有很大投資價值,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人口多,顯然只對具有品牌競爭力的公司才具有積極意義。如果某個公司能依靠它的品牌競爭力,佔有整個市場一定可觀的比例,那十幾億人口的巨大意義可想而知。目前全世界的成熟的跨國公司都緊緊盯著中國的巨大市場,都想來分一塊蛋糕,大多數的中國企業都面臨著不同等級的殘酷的國際競爭,生存都很困難,無數公司淪為生產工廠,毫無品牌競爭力可言,更別提分享中國人口的消費市場紅利了。
所以找出中國那些能在國際化的競爭環境下,也能獲得持久品牌競爭力的公司,才能分享到中國的巨大市場。
哪類公司最有可能勝出?很難說,秀財我自認很難有眼光去判斷哪個中國公司能在這麼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中且在落後的前提下脫穎而出,獲得持久的品牌競爭力。
我的一條懶人投資之路是:把問題簡化,去除國際競爭。找出國際上沒有類似,只有中國有同時產品也是中國人習慣消費的那些公司,長期跟蹤其中最具持續品牌競爭力的龍頭公司,分享中國的巨大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