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到了微妙的時刻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yot.html

買入銀行的時機越來越近,但還是希望出現大的負面因素爆發再說,例如部分銀行壞賬率大幅攀升,業績出現負增長等等等等,隨便一個地雷大爆一次。

 

瑞雪julia:覺的銀行股價的大底基本上也就是現在了吧,再壞又能壞一哪裡去呢,呵呵 (11月11日 15:20) 
 
瑞雪julia:如果等到不良率已經增高到頂,股價其實已經漲了一大段了,所以現在預期很不好的時候,才是介入良機吧。 (11月11日15:18) 
 
阿團的內部積分卡:常識角度來看也應如此:週期股的大底不會是在群體業績增長30%以上、財務報表無比亮麗的時候,希望不良率、業績增速盡快升降到頂底。(11月11日 13:53)

萬倍不是夢 :不光是週期,更多的結構瘦身 和接下來漫長的調整和改革。(11月11日 12:54)


梁軍儒:回覆@混亂中的秩序:銀行是比其他強週期性行業要好一些,但仍然屬於週期的範疇,這三年股價走勢也契合週期行業的規律。週期股難投資,只有極端情況才好判斷,前幾年銀行處於景氣度高峰期無疑,接著往下走就順理成章,向下走不一定就是負增長或者虧損,業績大幅放緩也是往下走。現在投銀行我覺得沒問題,但三年前投就值得商榷。(11月11日12:54) 
 

混亂中的秩序:回覆@梁軍儒:這點絕對同意,我說的是強週期,沒法估值,完全由產品價格預期和競爭格局決定,但銀行股不該這樣看 不符合(11月11日 12:34) 
 
梁軍儒:回覆@梁軍儒:而且前者常常是越跌PE越高,後者越漲PE越低,直至到下一個輪迴。 (11月11日 12:11)
 
梁軍儒:回覆@混亂中的秩序:但週期性行業跟其他行業不同,很多時候就是由預期決定股價的走勢,預期進入行業向下週期,業績多好都跌,預期開始進入行業向上週期,100倍PE也能狂漲。(11月11日 12:09)
 
混亂中的秩序:回覆@梁軍儒:對,可以批判,但不以市場決定觀點,其實a股的個性確實特別,買銀行的人自然不是玩預期的人,玩預期有太多選擇(11月11日 12:05) 
 
梁軍儒:回覆@混亂中的秩序:我的態度是開放的,我也等著買入銀行股的機會,只不過認為還不到時候,否則我不會花那麼多時間看銀行。(11月11日 11:58) 
 
混亂中的秩序:回覆@梁軍儒:消費銀行咱都有,而且銀行因為大家的看貶收益也不差相比很多股票,你其實態度而不是分析決定了觀點,我一直關注幾個觀點不同的人(11月11日 11:54) 
 
混亂中的秩序:銀行到底是業績的週期性還是預期的週期性,很顯然 (11月11日11:51) 
 
梁軍儒:回覆@費偉律師:是指行業週期,過去三年是銀行業景氣度從高峰期回落階段,週期性行業基本面從頂點下來就算業績還好,股價也一定會下跌。週期性行業基本面和股價波動基本正相關,股價領先但受基本面引導,現股價已從波峰到接近波谷,但基本面還在向下走的中段,只有行業接近波谷,股價才會真正重新向上。(11月11日 11:46) 
 
@梁軍儒:回覆@紅荔映南嶺:看空三年不對嗎?股價已從一個方面佐證看空的正確。三年前買入銀行股的是不懂週期性行業的輪迴規律,股價漲跌與行業周,期所處階段更相關,業績增長的作用依賴前述因素。其他很多好股票已上漲數倍,耗在銀行股的時間和機會成本已經很高(11月11日 11:22) 
 
勇敢一點CPA:這三年大消費和大金融是"價值投資者們"的兩個主要方向,無論未來如何,這三年的輸贏已有定論,別不服氣,別在分析,別多解釋,消費新貴洋河與銀行新貴民生的股價已經說明一切(11月11日 11:21) 
 
費偉律師:週期性行業是指業績的週期性還是股價的週期性?不太懂。假如這三年銀行的業績是真實的,這個週期性是不是就是業績三年一直良好,但股價不斷下跌?(11月11日 11:20)

@梁軍儒:中庸一點比較好,不要看空也不必看得特別好,另外時間也是一種成本。
 


中國的格雷厄姆:同意,股市沒有絕對之事情 (11月11日 10:47) 
 
XR付羽 :這話對,不看好只代表上漲空間不大,不適宜押大艙位,不代表就看跌
 
幸運傑森:預期的東西很多時候並不靠譜,活在當下也許更實在一些,對未來的判斷,除了各人的能力外,運氣也很重要,對於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中庸一點確實比較好。
 
諸暨逸散088:話不要說得太滿,有很多大師都說過資本市場均值回歸是必然現象,現在漲得好的未來未必會漲得好,現在跌得多的未來未必不會漲。(11月11日 09:50) 
 
抓住黃金十年:太賺錢也不行,不賺錢也行,人的心態就是這麼奇怪。沒有絕對的好標的也沒有絕對不好的標的,關鍵還是要看價格 (11月11日09:09) 
 
靈通天涯:三低十歷史25%R0E十悲觀預期,比放高利貸安全, 當自巳當老闆 (11月11日08:11) 
 
投資懶人:佔比高,不是銀行太賺錢,相反銀行很有很大空間!比如國有銀行精簡人力提高效率!而是中國很多企業利潤太低!要麼虧損如航運鋼鐵,要麼微利如代工、要麼沒有話語權只能拿小部份利潤如合資汽車!真正要做的因該是想法提高其他行業,而不是想著殺富濟貧!就算銀行全部免費貸款,該死得企業還是要死!(11月11日 06:37) 
 
投資懶人:看空銀行沒關係,但得那點幹貨出來吧!常識、給你講下常識!大銀行全部上市,基本代表中國銀行業!而很多如華為大企業未上市、很多大企業近年也極差比如以前遠洋一年賺200億,現在到虧100多億!還有就是中國很多利潤被跨國公司拿走,比如大眾!(11月11日 06:30) 
 
不繁愈不凡:我想說,有實力的銀行基本上都上市了。上市的銀行基本可以代表所有銀行,而其它行業的上市公司才多少呢?絕大部分都沒上市吧(11月10日 23:15) 
 
長長的川:同意,這個邏輯簡單而準確//@梁軍儒://@晟泰投資薛冰岩:不看好銀行股,不用讀財報,還是用常識吧。銀行一個行業,賺了全部上市公司一半的錢,這在任何經濟體都沒天理。在缺乏該常識的前提下,談估值、談贏利、談財報等,基本都是盲人摸象、刻舟求劍。如同蘋果,一家公司佔有行業一般淨利潤,很難再長高(11月10日 23:06) 
 
不會游泳的徐胖子:怎麼總有人腦子轉不過彎呀,銀行業佔上市公司利潤的50%又怎麼了呢?不同行業證券化率不同呀,整個金融業佔全中國利潤總和的15%都不到呀,同口徑的數據美國現在是25%,金融危機的時候還真的是接近50%。(11月10日 22:40) 
 
邵登華:認同這種常識,國家也在朝利率市場化方向走,相信國家高層比大眾更早看到銀行高盈利!但:1,改革需要一個過程;2,銀行目前的估值確實低,相信配置銀行股的人或機構是在做一個平衡組合,畢竟再較大幅度下跌不會很大;3,很明確,銀行股的升幅是有限的!(11月10日 22:37) 
 
林邨章:民生銀行,堅決持有不動搖! (11月10日 22:25) 
 
醜男苗:看好不看好也就那樣,利率的市場化,只能讓好銀行更好,差銀行更差 (11月10日22:07) 
 
未來之星lam:不看好很正常,因為現在是全部人都不看好的估價。大家都是在猜而已。 (11月10日22:04) 
 
阿團的內部積分卡:回覆@DJay_Huang:銀行股的投資邏輯不是成長,而是過度低估。 (11月10日22:03) 
 
唐朝:如果市場只有工行和一堆st,結果發現一家銀行賺了全部上市公司利潤的百分之幾百,哈哈沒天理,絕不能投資銀行
 
一個小小的投資者: @0水在魚中流0 @不會游泳的徐胖子 @熊熊babybear13 @東博的老股民 @申木凡 (11月10日22: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7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