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鋼鐵帝國」搖搖欲墜 英國首富的收縮之路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533

出生於印度一個普通小鎮的米塔爾,靠個人膽魄與金融槓桿建造出全球最大鋼鐵集團;但在全球經濟低迷的今天,習慣了擴張路線的他也不得不收縮戰線。

一向以擴張姿態示人的「鋼鐵國王」拉克希米·米塔爾(Lakshmi Mittal,簡稱米塔爾)最近終於低下了他高傲的頭顱。

米塔爾是英國首富,個人資產207億美元(按2012年11月匯率計算,約1300億元人民幣)。不過,據《福布斯》雜誌最近統計,過去一年,這位世界最大鋼鐵企業的老闆之資產縮水了104億美元(約650億元人民幣),原因是旗下的安塞樂·米塔爾(Arcelor Mittal,由安賽樂鋼鐵公司和米塔爾鋼鐵公司合併而成)鋼鐵公司股價大跌,相比四年前的峰值已縮水80%。

這位首富先生是如何完成財富積累,如今又是否可以渡過難關?

遭遇寒流

投資者現在對鋼鐵股似乎唯恐躲之不及,安塞樂·米塔爾鋼鐵公司的市淨率(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現在只有0.4倍,即使如此,在最近的一份公開聲明中,米塔爾聲稱股價低迷的局面可能會繼續。

「2012年上半年市場狀況非常艱難,比我們原先預期還糟,這是因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不只是因為歐元區危機尚未獲得解決,」他說,「但歐洲市場仍為我們最大的疑慮,年底前的營運重點仍在於進一步改善競爭力及降低債務。」

所謂的「改善競爭力和降低債務」主要是指賣資產、關工廠。

即便鐵礦石價格已經跌至三年低點,2012年10月1日,米塔爾仍宣佈出售其加拿大鐵礦石業務部分股份(價值100億美元)。

除此之外,就在近日,米塔爾鋼鐵公司宣佈將永久關閉其位於法國東北部的兩座高爐。事實上,由於全球需求下滑,這兩座高爐去年和今年先後停產。

歐洲媒體報導稱,米塔爾鋼鐵公司在歐洲地區生產平板碳鋼的25座高爐當中已有7座閒置,兩座在法國,兩座在比利時,另外3座分別在德國、捷克和羅馬尼亞。其中,比利時的兩座高爐打算永久關閉。

鋼鐵帝國前身

米塔爾於1950年出生在印度西北部一座名叫薩度普爾的普通小鎮上,小鎮建於流沙之上,有8萬人口,週遭是塔爾沙漠,觸目所及都是山楂樹。

米塔爾屬於馬爾裡族,馬爾裡起源於梵文中的「馬魯」一詞,意為沙漠。印度大部分在工業領域頗有成就的家族皆來自馬爾裡族。

在家裡五個孩子中,米塔爾排行老大,父母沒有固定收入,他小時候就要幫家人從水泵取水;6歲時,他們一家搬離小鎮,去了印度最大的城市加爾各答。

學生時代的米塔爾學習刻苦,不過有些內向,十幾歲時他就盼望著出人頭地。在尺子的背面,他用墨水筆刻下自己的名字及「商科學士、工商管理碩士、博士」等字眼。

這時候,米塔爾的父親在一間小型軋鋼廠找到了一份工作。米塔爾每天上午去上課,放學後則到廠裡幫忙。

1976年,父親將年輕的米塔爾送去印度尼西亞,讓他賣掉多年前在那裡買下的準備用來造鋼鐵廠的一塊地皮。米塔爾卻選擇留在那裡,自己完成建造這個鋼鐵項目。

五年後,在鋼鐵行業經歷了一番歷練且收益頗豐的米塔爾,想創辦第二家煉鋼廠。但他知道,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從零做起,最後他決定不再開新的煉鋼廠,而是去購買別人現成的工廠。

第一次「實驗」是在加勒比海,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國有鋼鐵公司面臨破產,該公司管理層包括60名德國人,這些人一年的開銷就高達2000萬美元。

米塔爾覺得機會來了,他和當地官員達成協議,每個月向這家鋼企支付1000萬美元以幫助其扭虧為盈。

米塔爾最終拿下了這筆生意,但加了一個條件:如果實現諾言,五年後他有權獨資控股。

在米塔爾看來,降低成本和持續生產是關鍵問題。於是,德國人退出,公司管理層換來了60位印度經理,他們一年的花銷只需200萬美元。

米塔爾當時的風險是:雞蛋太多,籃子太少。一個新想法在他腦海中形成:鋼的生產必須實現全球化,就像汽車製造、輪船製造等行業一樣。

彼時的歐洲,由於多年的國有化和過度開發,煉鋼業已經千瘡百孔,只能靠巨額政府補貼來勉強維持。在美國,煉鋼業就是「鐵鏽地帶」,只要有點腦子的人早在幾年前就轉行去幹別的了。

米塔爾在一個別人漠視的產業和時機潛下心來,加上受到了瑞士信貸的青睞(該機構一名分析師寫過一篇關於米塔爾如何顛覆煉鋼業的調查報告,當時的標題是「地球上值得一提的最棒鋼業公司」),他通過嫻熟地運用銀行金融這根槓桿,很快足跡遍佈全球。

譬如在哈薩克斯坦,他買下鋼廠,為了給鋼廠配套,他又買下電廠、煤礦等,他曾對一名記者稱:「買下整座城市,真是一件讓人激動的事情。」他成為了當地不少人心目中的「救世主」,受歡迎程度甚至僅次於總統。

15年裡,米塔爾收購了47家煉鋼廠,耗資總額達150億美元。如今,他在27個國家擁有61家鋼廠和年產1.1億噸的鋼產量。

善於把別人看不上眼的資產攬入囊中變成搖錢樹,這是米塔爾完成巨額的原始積累的秘訣。他喜歡專門收購那些負債纍纍、經營不善的國有企業。

1995年,米塔爾把家從印度尼西亞搬到了倫敦,執行總部設在倫敦頗負盛名的伯克利廣場。毫無疑問,這裡為外國億萬富翁提供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倫敦處於亞洲和美國之間的地理位置深深吸引了他。

首次危機

不過很快,米塔爾遭遇了事業上的首次危機。

1990年代末,全球範圍內鋼價大跌,跌幅超過40%,米塔爾再也無力進行更多的收購,旗下公司股價迅速滑落。

這時的米塔爾幾乎到了崩潰邊緣,那些還跟著他的股東都覺得他辜負了大家的信任,騙走了大家的錢。跟米塔爾合作的那些共同基金信託公司的資產也因此大幅縮水。

煉鋼業的衰退一直持續到2002年,不得不說,是中國拯救了他:2003年之後,中國對鋼鐵的需求陡增,使米塔爾欣喜若狂。

米塔爾把旗下三家公司合為一體,成立了米塔爾鋼鐵公司。鋼鐵世界裡的其他人現在已別無選擇,他們必須注意到米塔爾。

米塔爾決定再次擴張,他的邏輯是:正是由於衰退,煉鋼廠的成本已處於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當時,米塔爾鋼鐵公司在全世界擁有17.9萬員工,美國汽車工業使用的鋼材中有30%都是米塔爾製造。他的身家也僅次於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和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和宜家家居的總裁英格瓦·坎普拉德。

煉鋼業的「微軟收購蘋果」

米塔爾野心勃勃,似乎從不滿足。2004年,米塔爾集團的總產量也已居世界第一,不過,他又有了新的目標。

這一次,米塔爾盯上了世界上效益最好的煉鋼廠——盧森堡的安塞樂公司,後者是歐洲鋼鐵業的龍頭,由盧森堡的阿爾貝德公司、法國的優基諾公司和西班牙的阿塞拉利亞公司合併重組而成。

如果這兩家公司合併,意味著世界上第一個產量逾億噸的鋼鐵生產商誕生,如此規模是當年世界第二大鋼鐵集團新日鐵的4倍。

一位鋼鐵業的分析師評價稱:「在鋼鐵業,這樣的收購就等於微軟收購蘋果。」

2005年1月27日早晨,米塔爾鋼鐵公司發佈了長達11頁的收購說明書。但很快,米塔爾發現,來自「老歐洲」的反對力量驚人。

首先是來自安塞樂的不合作宣言,在記者招待會上,其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一致聲稱:「我們和米塔爾水火不相容,即便水火相容也無法找到戰略契合點。我們必須和米塔爾戰鬥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更讓米塔爾頭疼的,是老歐洲各國的「經濟愛國主義」思潮。在一次電視直播中,當時的盧森堡首相公開斥責這次收購為惡意收購。

總之,要想完成收購,除了獲得股東同意和管理層配合之外,米塔爾還得先後和歐洲五國(法國、盧森堡、西班牙、比利時、荷蘭)以及美國的監管部門打交道。除此之外,他還將面臨歐洲和美國反壟斷機構的審查。

但米塔爾的胃口之大以及身段之柔軟皆超乎外界想像。很快,不同於安塞樂侮辱性的評論,針對貿易保護主義,米塔爾在《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歐洲版)等歐美主流報紙上發起了一場針尖對麥芒的「輿論戰」;他還僱用了法國的數家銀行加入他的收購顧問團隊,此舉贏得了不少法國工商人士的支持。

在故鄉印度,米塔爾和夫人更是一反常態,高調出現在寶萊塢一個收視率最高的脫口秀節目。這位離家30年的企業家不僅回憶了自己的創業艱辛,更是大秀30年的夫妻恩愛。

在脫口秀節目中,米塔爾在倫敦的豪宅也首次向外界曬出。給人印象深刻的是米塔爾親自設計的一座雕塑,6只向上伸開的胳膊共同托起用鋼鐵鑄成的地球儀。仔細一看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含義:每隻胳膊都各不相同,原型分別來自米塔爾和妻子烏薩,以及兒子與兒媳、女兒與女婿等。

米塔爾利用這場總共有4億觀眾觀看的節目,向外界展現出自己人生的要義——工作和家庭。這一點為其在收購戰中增色不少。

5個月之後,這場耗資332億美元的鋼鐵併購大戰以米塔爾獲勝告終。安塞樂·米塔爾這一超級鋼鐵巨頭企業誕生。

充滿波折的中國之路

中國經濟的「黃金十年」讓米塔爾飽嘗甜頭;如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安塞樂·米塔爾也開始減產收縮。事實上,米塔爾在中國的發展之路也佈滿荊棘。

在接受為數不多的公開採訪中,米塔爾曾不止一次表現出對進入中國市場的渴望。終於在2005年10月,安塞樂·米塔爾鋼鐵公司斥資3.38億美元(約28億元人民幣)收購了湖南華菱鋼鐵近36.67%的股份。然而,董事會裡的分歧不斷,且華菱鋼鐵在2009年和2010年巨虧,2011年在多項補貼的助力下才勉強盈利。

權衡利弊多年,米塔爾終於選擇退而求其次,試圖增強安賽樂·米塔爾在車用鋼材這個相對狹窄領域的龍頭地位。

2012年6月13日,安賽樂·米塔爾和華菱鋼鐵通過了一項在未來兩年內的框架性協議,協議規定,前者將所持後者股份比例降至10%。此舉使得前者會獲得大約3億美元的現金,其中大約2億美元將用於再投資,擴大其在汽車業所需優質鋼材領域的規模。

但在這個行業,安賽樂·米塔爾在中國正面臨其他頂級車用鋼材生產商的激烈競爭,比如寶鋼等中國鋼鐵企業和日本新日鐵等。

「我們在中國這一塊業務企業的全球版圖中,好比螞蟻對大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安賽樂·米塔爾中國代表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員工對南方週末記者評論稱。

不僅中國之路充滿波折,未來的全球市場也將受到中國競爭對手的蠶食。顯然,「鋼鐵國王」米塔爾率領的收縮之途還將持續。

(新聞助理高鶯與實習生羅敏夏對本文亦有幫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