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職業,精神,病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90
你覺得自己有職業病嗎?


  公司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來自肉體的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和咽炎,或者還有更廣義上的亞健康病,這些都難分職業,而且覆蓋面廣,基本是人在職場飄,哪能不挨刀的狀況。


  但這裡我們想討論的是另外一種,也是好多人都逃不開的,非肉體的「職業病」,它讓你走到哪兒都帶點兒職業化的強迫症,你也可以叫它職業潛意識,職業習慣—事關精神層面,或者就叫職業精神病也行。


  最常見的例子可能是,你發現自己已經從一個一接電話就大喇喇地「喂」的青春少年變成了對任何陌生號碼都溫情脈脈地「您好,請講?」的職業人士,當然一邊溫柔接聽一邊心裡罵街的情況也是有的。


  最極端的例子要數大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簡直24小時啟動觀察模式研究身邊人的身份、心態、有沒有犯罪傾向,在施展智慧的同時附帶諷刺、任性、情緒 多變等惡劣屬性……不過這其實很難講是這個人的問題還是這個職業的問題。你看同樣是偵探,名偵探毛利小五郎就生活得十分性情。


  而其他的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日復一日地在自我和工作中的我之間來回穿梭後,也在這最輕和最重的職業習慣中間飄蕩。


  有些習慣你意識不到它的影響。比如,只是做服裝行業的人愛看別人的搭配,搞IT的人愛問別人的電腦配置,並無大礙,無關痛癢。但是這種習慣一旦上升到 「強迫症」的高度就不好對付了,比如同樣是上述兩個例子:看到別人的搭配很不順眼,髮型也不對,就想跑上去給她弄弄頭髮換條裙子,但是又知道這是不可能 的,只好在悲憤中看著伊人消失在地鐵/銀行/商場裡;愛問配置,不能像某個「程序猿」段子裡說的:程序員A:「昨天我帶了個辣妹回家,然後她就坐在我的鍵 盤上,然後……」程序員B:「等等,你家裡也有台電腦?什麼型號的?」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搞電影的看電影滿腦子都是解構,一分神連笑點都錯過;當老師的在街上看到奔跑的小朋友就忍不住過去勸誡一下;搞證券的看見人家穿綠色的衣服就不舒服,自己不買任何綠色裝備……


  職業習慣強化到了這種程度,除了會收穫一句朋友「不愧是搞這個的啊」的促狹,自己也會自嘲一句「哎,職業病。」或者抱怨一句「好累啊!我!」


  不過,許多人哪怕正自嘲自己的職業病,但其實也未必真的痛恨這種「壞」習慣。我們通常是一邊自覺苦逼,一邊感嘆工作對自己的同化真大,一邊又覺得即便如此那又何妨?工作和生活哪有什麼黃金分割點,很多時候都是「我工作故我在」呀。


  然而,就像崔永元所說,患憂鬱症的都是良心未泯的好人。同理可推,改不了職業習慣倍受其苦的青年也許都技能熟練,熱愛工作。所以快去寫份報告,整理份Excel,再做個準備充分的presentation,把你的職業病向老闆傾吐一下,曲線申請加薪吧!


1.程序員

  流傳在程序員隊伍中的一個知名的自黑段子是:「一位婦女讓他的程序員丈夫去商店買東西:你去附近的商店買些面包,如果有雞蛋的話,買6個回來,於是這 個丈夫就買了6個面包回來……他的妻子大吃一驚:你為什麼買了6個面包?!程序員丈夫回答:因為它們有雞蛋。」然而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若干個刊登了上 則笑話的帖子裡,頂著二次元少女頭像的程序員們就真的在樓下編起程來了……


  另一種值得鼓勵的程序員職業病就是自省態度,因為debug de多了,無論出了什麼事第一反應都是「我看看錯在哪兒了……」


  沒事兒編個小程,飲水機娘啦,給狗自動喂食的程序啦……能躺著絕不站著,能用電腦絕不真干。

2.會計/銀行/金融業

  罹患Excel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付房貸要用,買菜也要用,甚至能自制個人收支報表。同時深感,國內沒有普及美國那種冗繁的個人報稅業務真是太令人遺憾了,猶如讓超人生活在辛普森一家的春田鎮一樣寂寞。


  打個網絡遊戲,每天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趴在交易行,計算遊戲幣買賣劃不劃得來,再把做藥做菜的成本和利潤開個表記下來,確認自己的財富在增值中。之後滿足地袖手睥睨正在刷副本和鬥毆的芸芸眾生:「哥就是這個時代的沈萬三啊。」


  沒有實體表的時候,做到心中有表,人表合一:看到正負數就自動歸類到借貸方,看到工資就忍不住計稅,看到財報就想分析勾稽關係……


  對待錢的態度從「哇這麼多錢啊」到「看到錢數就想吐」,再到「錢即是數,數即是錢;錢不是數,數不是錢」的開悟。


  因為「識人有術」,成為閨蜜圈裡第一八卦大佬和情感專家,其實也不難,就像莊雅婷老師的微信一樣,當聽到「我該怎麼辦?」自動回覆「分手……」就好 了。勸人無數,功德有量。雖然每次勸著勸著就變成了「工傷24小時報備啊親」、「懷孕5個月內備案啊親」、「讓他賠啊親」……

 

3.市場/銷售

  買東西不貨比三家分析一下目標產品和競品簡直就不能活,做快消的還愛在超市自家貨架區駐留觀察,並對買了競品的顧客下意識地露出殺氣,直到除了同事再也沒人願意和自己一起逛超市為止。


  別人找自己辦任何事兒都會讓對方先出個brief或者報價單,再複雜的一點就想做個PPT。


  考慮過和戀人用PPT吵架/攤牌/求婚的可能性,並幻想老婆會像領導一樣露出肯定的笑容。當然,考慮到負面結果一定不是「重做」,而是對方要求立刻分手並轉身就發條微博「我的EX是個極品」,還是好好做手頭的PPT吧。


  與婚前恐懼症絕緣。因為對婚禮流程策劃無壓力。婚禮上更是恨不得搶過司儀的話筒自己報串詞。蜜月旅行也安排妥當,就是習慣了一個人半夜在陌生城市的酒店醒來,這次身邊還有一人,很不適應。

4.設計/廣告/建築業


  據說這份工作做久了首先有種世界觀上的改變:在需要作圖的人眼裡,那種細密的格子圖案實際上是透明的;而在3D設計師眼中,零的含義是一個坐標為(0,0,0)的點……


  之後就會演變成輕微的強迫症……做設計的看見廣告牌就停滯不前,開始研究用了幾個圖層什麼字體,如果有字沒對齊,簡直強迫症當場發作,好想強制對齊,可是又無能無力……感覺too bad。


  做廣告的,看到好或者不好的品牌廣告第一反應就是,這哪家代理公司做的?


  而做建築的小夥兒到哪兒都抬頭看房,出門旅行一趟回來發現相機裡除了房子還是房子,真想拿著相機去找老闆要求加薪啊。


  到朋友家玩,查牆體裂縫的有之,看石材飾面的有之,批判裝飾畫的有之,大侃戶型利用不當的有之,恨不得當場掏出筆給畫個補救之法。


5.科學家

  坐地鐵,沒事兒閒的利用連續的廣告顯示屏現象來計算列車時速,然後擠到最前頭看一下駕駛室的儀表盤,享受解題快感。或者心算1/7的小數點後第50位……


  學化學,看到電器上寫的新材料或者化妝品包裝上的成分都要研究一番,和售貨員討論的不是電器性能、護膚效果而是分子問題,深度患者在喝啤酒的時候要把標籤轉向手心再倒……


  學醫,在心中已經將人體幻化為血肉骨骼的「肉體」。對美的認知基於各生理體質:看哪,多美的脊椎骨。


6.HR/獵頭


  無論是飯局閒談、陌生人偶遇、還是相親……總忍不住問對方職業、年齡、工作資歷、Career規劃,深呼吸了五百次最終還是說出了那句「考不考慮換個工作啊?」哦對,開場白最好是「先介紹下你自己」。


  成了神級腦補帝,聽別人說了工資全額就能立刻計算出到手工資,順便把社保公積金也算了個大概。


  只要知道到手工資就順手能算出實際工資,果然當年給「速度」求「功」和給「功」求「速度」之類的題沒白做。


7.公務員

  以「齊家治國」的古代文人情懷自勉,發微博很謹慎,或者乾脆建個小號抒發感情,留著大號五講四美。


  特別鄙視官場小說,但還是要抱著批判性的態度看一看:我倒要看看他們說我們有多黑暗!杜拉拉也看一看,觸類旁通。比較高端的是看《資治通鑑》和《二十四史》,努力實現馮唐所說「按我的建議做的君王,都兵強馬壯。沒按我的建議做的,都垂淚對宮娥」的高度。


  滿肚子都是類似「領導敬酒你不喝,領導夾菜你轉桌,領導走路你坐車,領導聽牌你自摸」之類的段子。並且對一款叫「閱讀空氣」、主題是怎麼察言觀色的賤格遊戲上癮。


  就算不是party大咖,也一定是飯局咖。在朋友聚會的飯局上坐北朝南,談笑風生,不時透露點內部八卦,十分得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