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放言四海】豐田怎麼成了美國車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192

2012年7月,我到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法經濟學」。講到公司重整的時候,教授先給我們講解企業的性質。教授拿通用汽車公司為例說明這樣一個道 理:公司的價值在於組成公司的財產的價值。而組成公司的財產的價值在於,組成公司的不同利益關係人以及公司的資產之間形成的「關係」。講到這裡,教授笑著 說:「你們知道,在美國人眼裡,豐田車不是日本車,而是地地道道的美國車。豐田車生產、研發、銷售都在美國,這不是美國車嗎?」教授告訴我們:「美國人已 經從內心裡把豐田車視為美國車了!」

豐田車也是按照這種方式和美國人溝通的。打開豐田英文官網的主頁,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豐田曖昧地炫耀和東道國美國的關係如何密切:1957年開始在 美國營業;平均每小時在美國投入的研發費用是100萬美元;給美國帶來的直接投資額為180億美元;2011年度美國市場銷售量為1763595輛;銷售 額為249億美元;在美國生產了9款普通車型、9款混合動力車;在美國市場銷售的混合動力車超過100萬輛;為美國創造20萬個就業崗位。

美國人對豐田的認知,折射了經濟全球化時代跨國公司與國家和政府之間的關係變遷。在生產與貿易國際化程度處於低級階段的時代,公司仍然處於地方化階 段,公司的本國背景很強。當生產、投資以及貿易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強的時候,公司逐漸走出地域限制,形成跨國公司。此時公司不再為某一特定國家服務,而是 以全球公民的身份活動。跨國公司的總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分公司之間,以規範的全球通行的公司治理原則為基礎,彼此通過契約關係進行商業活動。此時位於東道國 的子公司,在法律上成為受東道國法律保護的商業實體。甚至於總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子公司照樣運轉。比如2008年通用公司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通用在華子 公司照樣盈利。從經濟學的角度,子公司與東道國的股東、債權人、供應商、消費者、社區已經形成了具有穩定價值的「關係」。這種關係的整體構成公司的價值, 也是公司對東道國的商業貢獻。所以,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從公司所形成的經濟價值的角度判斷其屬性可能更有意義。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克萊斯勒瀕臨倒 閉,意大利的菲亞特收購了克萊斯勒,成為克萊斯勒的母公司。試問:克萊斯勒是意大利公司還是美國公司?

豐田在美國的生產、研發、銷售等一系列行為所形成的巨大價值,都構成了美國的國民財富。美國人視豐田為美國車,既反映了美國人的實用主義國民性格,也符合現代社會企業價值與國民財富之間的基本邏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