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出租車二次革命?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208/t20120821_344971.htm
搭載智能手機的平台,實時預訂軟件的面市給歐美出租車行業帶來了新的變化。這究竟是否足以引領行業的第二次革命,還有待時間檢驗。

  打車出行原本是為了花錢買方便,可如今,在各大城市,「打車難」已經成為繼擁堵之後,困擾上班族日常出行的另一大難題。早晚高峰打車基本用 「搶」的,節假日熱門出行目的地等車排長隊成為常態,要是遇上雨雪天,那才是真正的雪上加霜,一「的」難求。一個尷尬的事實是,如果您是一位資深打車人, 肯定沒少聽的哥抱怨,客人難拉,「空駛」的成本越來越高。
  在偌大的出租車市場裡,信息的不對稱造成了乘客、司機兩頭不滿的窘境。然而,近兩年,伴隨智能手機的普及,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應運而生,在歐美出租車行業颳起一股旋風。它們中的每一家都宣稱,自己是出租車行業裡,繼GPS之後最關鍵的技術,將會引領整個行業的轉變。
   對於最大「年紀」不過3歲有餘的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而言,命運如何尚不可知,未來能否挑此重任更是難下斷言。但最起碼,越來越多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的湧 現,將使打車出行變得更為便捷和人性化,在節省了打車人的時間與精力的同時,還有效減少了出租車的空載時間,提高了司機的工作效率,讓乘、載雙方皆大歡 喜。加上各路資金的推波助瀾,在出租車這個古老的行業裡,事情正在發生著變化。

  「一鍵」打車
  2012倫敦奧運如火如荼,四面八方的遊客讓這座原本就通過徵收「擁堵費」 (Congestion Charge)來治「堵」的都市更加擁擠。而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的出現,正可以讓那些圖方便的觀眾在現場觀賞完一場精彩的比賽後,點擊安裝在智能手機上的 應用程序按鈕,在最短時間內招來一輛倫敦特有的「黑的士」(Black Cab),心滿意足地回到自己的住處。
  時光倒回一年之前的盛夏時節, 彼時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經歷了最熱鬧的光景,幾乎每週都會有一款新的應用軟件面市。當然,它們中的絕大部分,消失速度與出現速度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倖存下 來的那部分,包括Hailo、GetTaxi和Uber,在一年後的今天,都成功實現了對倫敦的「圍剿」(表1)。


  其中,以倫敦為大本營的Hailo面市不足6個月,累計下載量就達到20萬次。目前僅在倫敦一地,就有超過12%的出租車(約3200 輛)註冊了其服務,並且這一數字還在以每週300輛的速度增長。而其自身的員工數量也在半年內翻倍,目前已經突破40人。GetTaxi現有員工110 人,在iOS、安卓、塞班和黑莓四大手機平台的下載量超過了40萬次。最為「年長」的TaxiMagic則已經「入侵」了全球45座城市,與85支車隊、 超過3萬輛出租車建立了合作關係,並於不久前推出了SedanMagic, 正式進軍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市場紐約。Uber迅速跟上,而以色列出身的GetTaxi也有著同樣的計劃。
  一款小小的應用軟件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竟然宣稱將改變出租車行業?
   以GetTaxi為例,註冊了其服務的司機可以免費獲得一個即插即用的車載終端安裝在咪表上,而乘客要做的就是在手機上安裝相應的應用軟件。一旦需要出 租車,乘客可以打開軟件,選擇讓GPS自動定位,或是手動輸入,更可以任意添加詳細的描述,讓「接應」地點更為精確。完成這一步驟、按下程序上的確認按鈕 之後,上述信息以及乘客的電話號碼都會被即時發送至距離最近的出租車司機處。而此時,乘客將收到系統進一步反饋,告知司機的姓名、車牌、聯繫方式、過往評 價,以及最重要的,此刻兩者間的物理距離以及需要等候的具體時長。事實上,乘客甚至可以在軟件自帶的實時地圖上,眼看著出租車一步步靠近。此外,客戶還可 以為自己指定一輛殘疾人專用車輛或是以新能源為燃料的環保型車。
  為了提高乘客體驗,不管是GetTaxi還是Hailo,地理位置都不是指派 司機的唯一標準,乘客對司機服務態度的評價以及司機預計到達時間的準確度,都會左右GetTaxi系統派活的選擇。自然,司機獲得的評價越高、預計到達時 間越準,在同等距離條件下,攬活的概率也就越高。

  風投「香餑餑」
  整個歐洲大概共有60萬輛出租車每天行駛在大街小巷,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個 體戶」,與出租車公司簽下合同,每年交納5000美元左右的「年費」,以獲取出租車公司調遣中心提供的乘客信息—在歐洲,絕大多數的出租車都是在收到預訂 電話後,由中心統一調配的;沿途攬活的出租車計價貴、數量少,不過它們不管生意好壞,也需固定每週向公司交納75-90美元的費用。相較之下,出租車實時 預訂服務不僅更加靈活,同時更重要的是,借應用軟件之力找到更多的客源,從而提高收入。
  出租車所安裝的終端設備都不具備排他性,這意味著它們 可以在服從中心調遣的基礎之上,充分利用「空檔期」。而終端設備除了用於接收「任務」之外,同時還扮演著多種角色,提供諸如交通實時信息、打車人群分佈情 況、機場航班起落以及類似演唱會或比賽等大型活動的結束時間等。不僅如此,終端設備還可用作「刷卡機」,方便乘客使用信用卡付款,進一步簡化整個流程,而 所有這些都是為增加客源服務的。有司機表示,在使用了Hailo系統一週後,其載客率提升了50%。
  對於出租車司機來說,獲得這些好處的成本 也相當合理。不僅終端設備免費,連通過3G SIM接入網絡而產生的數據流量費用也無需自掏腰包。註冊任何一款實時預訂服務都無需交納任何固定費用,而是根據在其協助下實現的業務總金額提成10%, 按月結算,如果司機覺得不划算,下個月完全可以選擇終止合作。更不用說,現階段,為了吸引更多的出租車註冊,Uber推出了兩個月的免費試用期,而 Hailo也對前5萬單交易免收佣金,並且,一旦乘客沒有出現在指定地點,被派去的司機還會獲得5英鎊的補償。
  迄今為止,這一套體系看起來都頗為有效。GetTaxi從以色列起步,目前已經在當地13個城市和倫敦、莫斯科等地完成了布點,正在計劃進入法國、意大利、德國和西班牙市場。其聲稱每週在一個城市至少能促成500筆交易,並且這一數字還以3個月100%的速度在增長。
   個人客戶之外,GetTaxi還積極開拓企業客戶,谷歌、普華永道、迪士尼以及律所、對沖基金都開始使用其服務來管理日常的差旅費。企業可以通過 GetTaxi官網上的專屬頁面預訂出租車,同時還有24小時的接線員提供實時服務,線下聯動線上,以保證司機會有足夠多的客源。
  因為發展勢 頭迅猛且盈利模式清晰,年輕的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理所當然成為了風投「香餑餑」。2012年6月,GetTaxi收穫了第二輪2000萬美元的投資。而短 短3個月之前,Hailo完成了1700萬美元A輪融資,並且由投資了Admob和遊戲公司Rovio(《憤怒的小鳥》)的頂級風投公司Accel Partners領投。2011年底,Uber在自己18個月生日之際,收到了價值3200萬美元的注資「禮物」,在Menlo Ventures領投下,高盛以及亞馬遜的貝佐斯都有份參與,前後兩輪融資總額已經高達4450萬美元。而在第一輪融資前,其估值就達到了4900萬美元 (表2)。這三家提供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的服務商無一例外地表示,將把風投資金用於擴大規模,在全球主要城市鋪點。

  突圍之困
  從乘客的角度來看,在沒有額外預訂費的前提下,似乎也是一切盡在掌握。不僅可以對出租 車進行實時追蹤,等待的時間大幅縮短,並且支付手段的多樣化也帶來了更多的便利。除了傳統的現金付款,如果乘客之前已經在網站上登記了自己的信用卡信息, 則到達目的地後就可以甩手走人—系統將自動完成扣款任務,並通過郵件投遞發票。並且,乘客同一個名字下可以設置多個子賬戶,方便分開管理個人出行和公費出 行。
  儘管優勢突出,但使用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最大的缺陷莫過一個「貴」字,這也成了阻礙其從利基發展為主流的關鍵掣肘。儘管每家服務商的計價 方式不盡相同,但最起碼都比普通的電話預約服務貴了50%,有時價格甚至要翻倍。考慮到自掏腰包的個人消費者必然是錙銖必究,把方便、迅速擺在第一位、對 價格不敏感的企業用戶,或許可以成為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的主攻市場。但無疑,目標市場的收窄將令其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另一個繞不過的「坎」, 來自各個城市對出租車行業的不同規則。在Hailo的北美戰略中,紐約曾是計劃中的第一站,但由於紐約的相關規定更為嚴格,Hailo改為先進軍芝加哥。 一個好消息是,紐約出租車和禮車委員會(Taxi and Limousine Commission)於近期批准了多家公司的申請,允許乘客使用智能手機預訂、追蹤出租車並完成支付。但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服務商若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 全球擴張,在進入每一個國家、甚至每一座城市前,都有可能遭遇來自規則的阻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