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滿城儘是孵化器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180
最近聽到「孵化器」三個字頭皮就有點發麻,尤其是兩週前陪國內一個孵化器團隊參觀了硅谷近期崛起的一家孵化器Plug and Play之後,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了。


  去的時候我有些好奇,因為國內幾乎每個與創業有關的來硅谷考察的朋友都會跟我提到這家孵化器,好像這家孵化器接觸了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希望跟中國建 立更緊密的聯繫。可當我走進Plug and Play孵化器大樓的時候,就恍然大悟了:這哪兒是什麼孵化器,整個一個萬國博覽會啊。


  這家孵化器佔用了Sunnyvale商業區的一整座辦公樓,在路邊看上去很扎眼,內部的裝修很豪華,兩層的辦公空間被隔成很多個區域,有豪華的健身房 和會議中心。而且會讓你覺得很好玩的是:整個走廊和辦公區懸掛著各個在這裡孵化的團隊所在國的國旗,一面關於孵化器歷史和成果的陳列牆,還有一面用來供全 世界參觀者題詞的留言牆—在上面至少看到了5個我熟悉的中國人的名字。


  突然琢磨過來了,怪不得中國參觀者和Plug and Play互相吸引呢,氣質和文化真接近?啊。


  我之前也介紹過國內想做孵化器的朋友拜訪過大名鼎鼎的Y Combinator。事後我發現他們最驚詫的地方不是Y Combinator苛刻得近乎傲慢的篩選機制和富有爭議的回報率,而是Y Combinator作為一家孵化器竟然不提供辦公場所給被孵化公司,還隱藏在Mountain View一條不起眼的小路的民居里。而我陪著我的國內朋友們走進Plug and Play的時候,會聽到他們在旁邊交頭接耳地說:「哎,你看我們做孵化器的時候也得這麼搞。」


  不過我的朋友們也很好奇,在從Plug and Play出來之後他們向我打聽,大致的意思就是他們覺得Plug and Play很有模有樣,但為什麼他們接觸到的其他 很多硅谷風險投資者對Plug and Play 似乎很有保留,他們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麼。


  我不方便對我不知道的事做太多評論(我原本也不知道那些VC真正在想什麼)。我只是比較謹慎地表達了一個觀點:對很多硅谷的VC和曾經孵化過公司的創業者或投資者來說,Plug and Play的做法可能有點「over marketing」(過度營銷)了。


  我知道我可能有點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我見慣了Y Combinator那種幾乎是刻意素樸到極致的孵化器辦公室,也見過舊金山市區RocketSpace和Parisoma等一群創業者簇擁在一起,牆上 貼滿了公司Logo和產品草圖,樓下是一個開放式活動大廳的倉庫式孵化器。在我看來,它們好像就是科技公司孵化器本來應該有的樣子:簡約、開放、樸素、強 調溝通與交互,還有那麼一點不太遷就世俗體面的無所謂和放肆。


  所以,當我看到一個被包裝得極度精緻的場地和大量用來作市場營銷的設施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好像和創業投資什麼的不是一回事:創業者和他們的團隊是用來 被參觀的猴子麼?我見到的這裡的大部分創業者都很開放和通達,但他們和大多數聰明人一樣,對過度的市場包裝並不容易妥協。


  當然這也和Plug and Play創始人的背景有關:Saeed Amidi是伊朗富商移民,原本是硅谷成功的商業樓宇地產商,還開過瓶裝水公司。他把房子租給過羅技和蘋果,還有Peter Thiel和Max Lavchin在當時成立的PayPal—但無論如何,孵化器生意對他來說從根本上好像是回了自己的本行而已。


  其實我一直對硅谷的一家華人背景的孵化器InnoSpring(創源)有好感。他們的辦公室在Santa Clara,孵化的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加州的華人創辦的公司。所有設置和陳列都極度簡單,我有一次和他們的創始人稱讚他們前一個階段的市場活動做得很有聲 勢,沒想到這個工程師出身的中年人很不安地說:「那有什麼好,明年的這個時候Demo Day拿不出像樣的公司來,做什麼marketing也沒用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