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於元朗建業街的天鴻燒鵝,鋪位 偏僻,裝修「街坊味」十足,三百呎的鋪面只有廿個圓凳座位。但是,這間「不起眼」的小店,不但紅爆元朗,更揚名區外,連中環鏞記老闆都來試食。天鴻老闆是 四十二歲的燒臘師傅余志雄,在酒樓、餐廳打工逾二十年,○○年拿出積蓄,和兩位拍檔合作創業。萬事起頭難,因鋪位「隔涉」,定位不明,再遇上禽流感,天鴻 曾經月蝕數萬,余志雄一度擔心到望住個天流眼淚。後來本着置諸死地而後生的決心,用十蚊飯做招徠,再由小菜轉型為專做燒臘,以新鮮燒製的燒鵝作主打,反而 殺出血路。食客、傳媒湧至,假期日賣一百隻燒鵝,月賺超過十五萬,成為元朗燒鵝王。 余志雄中三未畢業便出來做學徒,十多年間,曾於皇府、美心、大家樂、灣仔東苑等大集團做燒臘師傅,後來轉至香港高爾夫球會做廚師。○○年,他和兩個拍檔分 別出資廿五萬,租下又新街(現B仔涼粉分店旁)鋪位,開設食店,賣車仔麵和燒味飯。當年,又新街未變食街,人流稀少。開店頭數個月,每日只有千幾元生意, 頭大半年蝕超過十萬。半年後,一位拍檔卻因意見不合拆夥,余志雄與另一拍檔阿天將鋪搬至更「隔涉」的建業街,從頭再來過。余志雄不甘心,為令生意起死回 生,絞盡腦汁,「當時我就好似行緊落斜路,有嚿大石喺後面碌緊落嚟,焗住要狂跑,今日嘅天鴻可以話係逼出嚟o架。」余志雄感慨道。 四招成就燒鵝王第一招十蚊燒鴨瀨儲客 「燒鵝同燒鴨價錢相差成倍,當時普通燒臘檔只會賣燒鴨,根本未興食燒鵝。所以我諗住儲多啲客先,再賣我最拿手嘅燒鵝﹗」開鋪後數月,人流淡靜,為吸客,余 志雄推出十蚊燒鴨瀨,每碗只賺兩、三蚊,但反應熱烈,「嗰時每日賣到六、七十隻燒鴨,成過百斤瀨粉﹗」由於只有廿多個座位,外賣成為主打,幫襯的大多是學 生和師奶,優惠維持一年多。○三、○四年爆發禽流感,天鴻生意再度跌入谷底,猶幸已儲得一班熟客,疫後生意迅速恢復。第一個轉捩點在○四年,參加元朗區議 會舉辦的義賣嘉年華會,「當日《飲食男女》來報導我,之後就有唔同報紙來訪問,引來好多區外客特登入嚟食,之後更做咗熟客。」 第二招自設工場即燒即賣 余志雄知道,市面大部分燒臘檔都是向工場集體買貨,「工場通常只會係朝早及下午出兩次貨,加上運送時間,燒鵝送抵檔口時往往已不新鮮,顏色變啞。」余志雄 說,因此,鋪位雖然只有六百呎,但他堅持預留三百呎來做工場。現時,他每朝用白米醋及麥芽糖浸鵝,然後塞入淮鹽及香料醃好,再分五個時段入爐燒製,每次最 多燒十五隻燒鵝,「賣幾多燒幾多,只要啲鵝夠熱夠新鮮,就已經好好食﹗」余志雄笑說。初時,天鴻購置傳統炭爐做燒鵝,但預熱時間較長,又要處理大量炭 灰,○二年換為石油氣爐。燒烤工序由個半小時,縮減至約一小時,但石油氣中帶有雜質,令燒好的鵝蒙上一層黑色的「煙油」,「就好似燒嘢食時,啲炭未燒紅就 拿隻雞翼去燒,上面會有層黑色油。」余志雄解釋,於是○四年再斥資十萬買入現時的煤氣爐,解決煙油問題。余志雄自言燒鵝沒有秘技,但考耐性,每十五分鐘就 要「睇火」。「頭十五分鐘用慢火燒熟鵝身,再轉大火燒十五分鐘,為隻鵝『上色』之後要再睇緊啲,燒到熟又唔會燶。」這樣燒鵝就皮脆兼肉汁亦豐富。「出面嘅 工場大量生產,唔會睇火,通常在鵝身塗色素粉上色,然後一口氣燒完就算。」余志雄自豪道。 第三招與鏞記同場攞鵝 除了識燒,鵝的來貨亦十分重要。天鴻曾向東莞、深圳、潮州等農場買鵝,最後選定來自佛山高明海達鵝場的黑鬃鵝,「佢哋嘅鵝水準最穩定,肉質夠實淨,有油脂 但又唔太肥,清除內臟嘅工序做得好乾淨,而且鵝身好少撞瘀,隻隻鵝嘅包裝都有晒編號同出廠日期,就算有問題都可以換貨。」余志雄一輪嘴道。七月中﹐他更帶 記者到鵝場參觀,並採訪了高明的老闆——佛山鵝王鄧熾強,香港著名的燒鵝名店如鏞記、深井裕記等,都是海達的熟客。酒樓的燒鵝通常會選用約四斤半至五斤的 鵝,但天鴻就要五斤半至六斤的,「貪佢油脂豐富啲、多肉啲,酒樓啲鵝通常成隻上,所以揀啲細隻啲嘅,成本較平,但無乜肉食﹗我哋通常斬件賣,用大啲嘅鵝, 斬落碗飯都多肉啲啦﹗」余志雄笑說。 第四招轉型成功 開鋪時,余志雄與拍檔非常多心,同時賣車仔麵、燒臘及粥,以為「大包圍」可以吸引不同顧客,但種類繁多,鋪頭沒有特色之餘,自己「忙餐飽」,有時更浪費食 材。後來,改為專賣燒味,只於晚市賣小菜,但仍要每朝八點前到街市買餸,全日預備材料,夜晚就埋頭炒菜,如避風塘炒蟹、椒鹽賴尿蝦、東坡肉、香酥鴨等,工 作量仍然繁重。小菜利潤達五成,高於燒味的三成,但卻須另外多聘七名員工,負責洗菜、樓面及洗碗,計落仍然不化算,當時每月有十萬的生意額。至○七年,燒 鵝開始好賣時,余志雄決定不做小菜,將人手減至五人,鋪名亦由「天鴻燒鵝飯店」改名為「天鴻燒鵝」。旗幟鮮明,生意有升無跌,○九年每月營業額升至四十 萬。 生意穩定望買樓 一步一步走來,終於熬出點成績,不但區外客,更有台灣、星馬、日本的遊客專程來試其燒鵝髀。余志雄終於可以稍為放鬆心情,逢星期一放假休息,近年更豪擲逾 萬元買入一架越野單車,有時放工後便與朋友踩往大棠郊野公園。但由於難請人,加上鋪租貴,余志雄未有打算開分店,「無後生仔肯入行o架喇,幾年前試過請一 個學徒,做咗兩個鐘就唔做,嫌污糟﹗我依家最想放長假,咁多年來都未好好休息過。」余志雄說。另一心願是買樓。勞碌多年,余志雄將大部分資金投放於生意 上,多年來都與家人租住單位。現在打算在元朗置業,有個安樂窩。在鋪頭幫手的妻子不願上鏡,但這天,十一歲的女兒晚上到鋪面玩,見到記者便舉高雙手不停地 說:「天鴻燒鵝好味到飛天﹗」一旁的父親即潑冷水:「我個女得把口,成日淨係識認叻﹗」女兒不服:「咩喎,你咪又係成日認叻﹗」余志雄即得戚地道:「我一 手整咗間燒鵝鋪出嚟,係真係叻﹗」 初哥開鋪一臉灰 天鴻開業時,余志雄三十歲,首次做老闆。「嗰時覺得自己好醒o架,做過嘅場個個都好旺,點知開鋪後先知出事。原來以前老闆係『大腦』,一早諗好晒啲嘢點 做,我哋只係執行梗係易啦。」余志雄最初只當開店是投資,並沒有辭去香港高爾夫球會廚師的工作,很快便明白力不到不為財,「幾個月後發覺唔落手做唔得,係 咁蝕唔係辦法,係咪都死,不如辭職瞓身搏一鋪﹗」「我哋一個叫阿天,一個叫阿雄,我特登改用『鴻』字,江邊一隻鳥,我係賣『鳥』嘅,要用『工』,付出努 力,先會有『水』﹗所以改名做『天鴻』。」余志雄剛開鋪時,恰巧女兒出世,同一年開始學習做老闆和爸爸,壓力奇大,「每個月賺得幾千蚊,差唔多成年都係 咁,我完全面對唔到老婆同個女,要晚晚返去沙頭角阿爸阿媽度瞓先瞓得着。」即使勉強入眠,余志雄仍不時發噩夢,在夢中狂斬燒味,雙手停不下來。好不容易熬 了幾年,○三、○四年卻遇上沙士和禽流感。市民聞雞喪膽,天鴻只賣叉燒和燒肉,仍水盡鵝飛,「見到天鴻燒鵝飯店個招牌都兜路走,人影都無隻,每個月蝕幾萬 蚊﹗後期有人賣走私鵝,我都唔敢賣,大佬食死人好大鑊﹗」有日外面下起大雨,余志雄站在鋪前終於忍不住流下男兒淚。「我有諗過放棄,但就係唔甘心,明明覺 得自己整燒味整得好過人,無理由人哋做到我做唔到。」余志雄皺着眉頭,握起拳頭說,當時除了賣燒味,更於晚市做小菜,一日做足十六小時。 開業資料(二○○一年九月) 營業資料(二○一二年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