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投資雜感34——投資中的理論思維和個性總結 張東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a7b401017olz.html

投資雜感34  投資中的理論思維和個性總結

 

在學校上學學習科學技術類課程時,雖然老師也要求要獨立思考、百花齊放地發表觀點,但其實可以獨立發表見解的地方並不多,因為作為其中的知識都有系統而嚴謹的邏輯體系,當你質疑時基本都是自己原本有誤解(比如概念不清)、或者並未搞懂而已。

而股票投資,卻似乎是最適合「獨立見解」的領域。任何投資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見解,別人的不見得有多「權威」。而且,更主要的是,絕大多數人都是以「歸納法」進行的個性投資經驗總結,以此形成自己的投資方法。但每個人的個性總結都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見,這頗有點「盲人摸象」的味道。

這其實反映出這樣一個嚴酷的事實:如果投資也是一門學問的話,那麼這個學問的理論基礎是很不嚴謹、很不完善的。在法拉第的各種複雜甚至矛盾的電磁學實驗現象面前,你可以有各種個人的解釋、猜測,但當你讀懂了麥克斯韋方程式後,面對電磁現象就基本不會再有所謂的「個人見解」了。這就是一個領域裡有無系統理論的區別!

比如,現今市場上流行的一個典型的「投資見解」(有些人已經把它上升到「投資定律」的程度了):消費類股才值得長期投資,也才是大牛股的主要搖籃。理由:非週期類股,比如貴州茅台、云南白藥這些年的表現等等。

  但是,為什麼消費類股會出現很多大牛股?很少有人能從理論上進行闡述。而如果我們從更廣泛的角度觀察,即使從事實上也不能得出上面的結論:

——近20年來美國股市裡最牛的10家股票,沒有一家是生活消費類公司的(見投資雜感31,其中只有2家基因生物藥的,應歸於技術股而非消費股)。最著名的比如可口可樂等根本就排不上號。

——如果在2004年以前觀察中國股市,更得不出消費類股有大牛股的結論。當時,貴州茅台已經連跌2年、跌幅達到1/3,云南白藥、張裕等等還都在長期下跌的泥潭中掙扎呢!而更早的A股市場上的長期牛股中,哪有什麼「消費股」的影子?

  那為什麼很多人對消費類股有崇拜症呢?並不是他們從理論上考慮清楚其中的投資道理了,而僅僅是A股這8、9年來的股價表現讓他們「歸納」出了這個「投資定律」。但是,我想說,如果你在市場上時間足夠長的話,一定會明白這個道理:某時期的市場現象,在另一個時期一般都是失效的!

在我看來,投資能力的提高,並不主要靠總結市場現象的「歸納法」,而應從理論上——就像當年的科學家面對複雜的電磁現象,不僅僅是像法拉第那樣去做實驗觀察總結,而還要像麥克斯韋以及後來的愛因斯坦等那樣,從理論邏輯上去把其中的道理搞清楚。很多人說,投資的道理很簡單、誰都明白,關鍵是如何用。我不這麼認為。投資研究得越深入,越會發現,其中的理論、邏輯系統非常博大精深之。只有在投資的理論研究和方法論上有造詣,才能對各種市場現象有高屋建瓴的認識。而現在的投資人,最欠缺的恰恰是投資上的理論思維。沒有理論思維,才會陷入到不斷改變自己地投資思維的習慣中,「在大起大落的市場中保持一貫的投資思維」就成為最困難的事了。當一個投資人在瘋狂的牛市和殘酷的熊市面前,不斷有「反思」的時候,就表明其投資思維根本沒有形成起碼的理論成分,而只不過是隨波逐流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