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K歌應用「唱吧」:為什麼會這樣紅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7/1932998.html
刷榜」、「山寨」、「不良內容」、「盜版」……雖然在中國的iOS和Android開發領域,各種混亂的現象如同這個國家在其他創意產業中所呈現的一樣,但是還是有聰明的開發者在盡力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方面有了明顯的成就。

KTV是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最為大眾的娛樂場所。而現在,中國更多的智能手機和平板用戶開始隨時隨地一展歌喉了,他們現在的新寵是—唱吧,這是一款具備社交和打分功能的K歌程序,已經有了iOS和Android版本。

「在唱吧裡唱《我不能哭》的,真的是韓紅嗎?」一位新浪微博用戶發帖求證。作為一個以K歌為媒介的社交應用,在推出一個月後就能吸引專業歌手的加 入,創始人陳華是這麼解釋的:「除了韓紅,曹軒賓、李晨、李慧珍、王冠等專業歌手都在用唱吧!唱吧的演唱效果可以達到初級錄音棚的水平,這也是專業歌手願 意來的原因。」


唱吧火了。從5月底發佈後的一個月裡,它在Apple Store中國商店中連續一個月保持在免費榜前五,曾經連續4天排在免費榜第一名,用戶增長速度和活躍度超過以往任何一款應用。這離陳華從阿里巴巴辭職創業已經過去了15個月。

1978年出生的陳華,畢業於北大,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做過搜索開發,2005年創建了酷訊網,憑藉火車票搜索的功能在20天內獲得了2000萬名 用戶。2009年,陳華因為與投資人分歧離開了已經成為旅遊搜索服務平台的酷訊網,進入阿里巴巴重新做起搜索研發。因為有了之前的經歷,陳華剛剛在微博上 放出從阿里巴巴辭職創業的消息,就受到風險投資人的密切關注,在沒有項目也沒有其他團隊成員的時候,他獲得了藍馳創投的風險投資。陳華說:「我一直覺得創 業應該是個快樂的過程,不能苦哈哈,所以不能缺錢,不能讓團隊為了生存去做短線的事情,但是我也不會亂花錢。」

拿到啟動資金的陳華開始招兵買馬,這個過程也就是召集舊同事,來自阿里巴巴搜索部門、微軟研究院和原來酷訊網的舊同事,又成為新公司的核心員工。最 初不到10人的團隊是陳華最為看重的公司資產,「要做iOS上的應用,程序員馬上就去學,要做Android版本也是立刻從零開始」,不僅僅是做產品和編 程的能力,快速學習能力也是這個團隊的優勢。

他們在北京三元橋的第三置業大廈租了一間90平方米的房間作為辦公室。這裡簡陋得像是一個快遞公司的中轉站,或許更像是一間寫字樓裡的網吧—廉價的 化纖地毯、侷促的格子間,還有坐上去不那麼舒服的辦公椅,當然還有十幾台台式電腦。辦公室租在這裡的原因是員工上下班交通方便。

陳華最初把創業的方向定在O2O(Online To Offline ,指通過互聯網更好的解決線下生意中的需求),做了一個包含團購概念的應用,但不論是產品功能還是方向陳華都不滿意,「覺得這個產品太差了。」陳華覺得移 動互聯網上的電子商務需求並不是那麼剛性,而他們想要做的是一個能解決用戶某種強烈需求的功能。

酷訊網的經歷給他的經驗是:如果是一個能解決剛性需求的好產品,如同酷訊網最初的火車票搜索功能,它應該會有一個爆髮式的增長過程。之後陳華又做了 電腦上的優惠券平台最淘網,用戶增長速度同樣讓陳華不滿意。陳華的團隊還試著做過一套購物搜索引擎,最後他決定還是要把創業的方向轉到移動互聯網上。「我 發現互聯網上的流量太集中,流量基本都來自百度、淘寶等幾家大公司,即使能做出什麼,別人隨便抄一個,也會死掉,而在移動市場上,如果做一個以前沒有的產 品,跟大公司基本還是站在同一起跑線。」

陳華團隊徹底放棄最淘網是在2011年11月,距他決定創業已經過去9個月。之後連續兩個月,每天上班的工作就是討論方向。「我們把國內外的案例都 找來參考,討論了10多個可能的方向,發現有靠譜的想法就趕快去做,讓我欣慰的是技術團隊學習能力很強,基本上想到什麼功能都能做出來,如果有不會的我們 就去互聯網上查資料學習。」在唱吧研發過程中,如果產品經理想到一個新功能,而技術團隊忙不過來時,陳華也會被拉過去寫代碼。

他們嘗試做過一個基於位置服務的二手貨交易網站,還想做一個App推廣平台。但在產品發佈之前,陳華又全部否定掉,他解釋說:「總會發現這樣那樣的 缺點,比如基於位置的二手貨交易運營成本很高。那個基於好友關係的App推廣平台最初也非常被我們看好,但後來我們發現精品App非常少,用戶手機裡的 App重合度很高,可能10個人手機裡的應用加起來不會超過100款」。

此時國外最火的照片分享應用Instagram給陳華的團隊帶來靈感。他們覺得基於手機的剛性需求很可能也基於手機不同電腦的特殊功能,陳華的團隊 開始逐項分析手機的功能和可能的機會。「Instagram在攝像頭上加濾鏡和社交,讓普通人也能拍出專業的照片之後就火了,我們就分析還剩下什麼功能可 以挖。手機除了有攝像頭還有麥克風,我們就想到是不是能給麥克風加上『濾鏡』,讓普通人唱出好聲音。」

能讓普通人唱出好聲音的K歌社交平台,這個想法立刻讓連續否定自己兩個多月的團隊興奮起來。2012年2月,團隊開始為「唱吧」寫代碼,4月底完成第一版開發,向App Store提交上架申請,在等待蘋果審批的時候,陳華先在蘋果破解渠道市場—91助手,放出軟件。

使在唱吧唱歌的感覺與KTV最大程度接近,是技術團隊首先要達到的目標。陳華對《第一財經週刊》 表示:「人們喜歡去KTV包房,歌手喜歡在錄音棚唱歌,都因為這些地方的聲音經過反射、衰減、延遲和疊加後,聽起來更好聽,就好像給聲音加上了『濾鏡』, 把優點放大,缺點過濾。」他們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的論文後,做出了一套技術模型,通過軟件模擬錄音棚的效果。為了讓效果更逼真,陳華找到了海蝶音樂,由工 程師到錄音棚去,在專業調音師的指導下,調整模型參數。

唱歌同時又是個大眾需求,但社交平台要火爆起來,需要先吸引一批最有傳播力的用戶,這些用戶類似傳播理論中的「引爆點」人物。

陳華覺得對大部分人來說想唱歌不是為了什麼目的,但他最想吸引的首先是一批想要出名的美女。「看看那些綜藝節目就知道想要出名的人有多少,國內最少 有幾千萬。」在陳華的設想裡,吸引來美女,「屌絲男」也就不遠了—他們打發無聊時光的需求是唱吧可以滿足的另外一個剛性需求,而隨著社區人氣和知名度的提 高,更多只為了唱歌的用戶也會加入唱吧。

在產品開發之外,唱吧也面臨音樂版權的問題。唱吧買下版權的歌曲在2000首左右,剩下一小部分歌曲大多很難確定或聯繫上版權方。唱吧只需要購買詞 曲在網絡上傳播的權利,比購買原唱版權要便宜很多,而且有些唱片公司為了宣傳,願意免費把版權給唱吧,儘管如此,唱吧在版權費上的花費已經超過百萬。

唱吧的產品開發和設計都圍繞目標用戶群的定位展開。想要吸引美女來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有一個漂亮又舒服UI設計。陳華發現UI的舒服來自於簡潔, 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的用戶界面非常小,所以產品要足夠乾淨,如何給產品做減法是最讓團隊糾結的事。「很多功能要加進去,哪個優先,就是產品經理的能耐了。唱 吧最初有喜歡和收藏的功能,現在沒有了。還有在唱吧瀏覽一個人的界面看不到粉絲列表,這一點跟SNS常見的把粉絲數放在最明顯的位置也不同,這些功能砍掉 的原因都是為了讓界面更簡潔,讓用戶注意力更集中。」

私信功能,是另外一個其他社交平台常見的、具有強大社交屬性的功能,唱吧也沒有做,雖然內部私信功能早就開發完了。陳華解釋了他的思路:「唱吧不是 微博,也不是QQ,唱吧的社交基於音樂,所以現階段,我希望用戶更多的精力放在唱歌上,產生公開的內容,而不是私下聊天。」這樣做額外的好處是避免跟微信 和QQ正面的競爭,也避免惡意攻擊的內容產生。為了讓用戶在唱吧平台感到舒服,唱吧系統只有送鮮花功能,沒有其他社區常見的砸雞蛋功能,同時嚴格過濾色情 和惡俗的內容。「讓用戶覺得來唱吧是開心又很有面子的事情,讓用戶認同唱吧是一個可以發專輯的地方。」 陳華說。

一個界面追求好看,功能追求簡潔實用,有大批美女,又能讓普通人也唱出好聲音的應用,唱吧火爆的增長曲線似乎沒那麼難讓人接受了。

但隨著用戶而來的,還有躍躍欲試的模仿者,唱吧的模仿者中不乏大公司,據說騰訊內部就迅速組件了一個團隊開發類似的產品。陳華能做的是,儘量讓自己 的團隊跑得更快。「我不知道競爭對手會從哪個地方殺過來,不過即使大公司要組建一個比我們更好的團隊也不容易。我更害怕的是自己走得太慢,產品定位和發展 出問題,我的要求是未來的每一次更新都出殺手級應用,讓抄襲者跟不上。」

唱吧的商業模式頗具想像空間,可能會用用戶道具付費,或者成為音樂和娛樂產業鏈上的一個環節。這家公司已經接近完成由紅杉領投的B輪融資,而估值據說是5億人民幣。

陳華現在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一些戰略性的合作。他正在跟幾大衛視談合作,希望通過合作給唱吧上的用戶提供更大的平台。唱吧也在跟微信合作,馬上要推出的新版本中,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微信分享歌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