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业内人士揭密大宗交易获利线路图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aritcle/20090511/08456207399.shtml


  “他们资金一般都是几亿几十亿,事先商量好以当天平收盘价的9折多一点成交,第二天趁拉高卖出,虽然只赚两三个百分点,但绝对利润额是非常惊人。”昨日,上海一家投资公司老总陈刚(化名)来南京,在饭桌上向记者透露近期一些民间机构通过大宗交易牟取暴利的秘密手法。

  今年,随着股市行情回暖,沪深两市大宗交易变得十分活跃。以深市为例,2008年全年大宗交易市场A股共成交450笔,而今年以来不到5个月的 时间,深市大宗交易A股已成交311笔,是去年全年的69%,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 3.8笔。今年前4个月,深市大宗A股交易成交数量分别为27、88、102和86笔。沪市今年以来大宗交易成交也已达到459笔,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 5.58笔。

  “大宗交易之所以这么密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些大小非减持,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做个过桥交易,躲开监管层关于每月通过集合竞价减持不超过 1%的红线。另一个原因是,现在有很多机构都在做大宗交易的生意,先与大小非商量,以9折左右的价格接盘,然后第二天拉个高开,借机出货。”陈刚说,做大 宗交易的资金大多屯集在上海、深圳和北京,其中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找到交易上家,把价格谈妥就行。关键是要有资金规模,现在做这行的,一般资金都在几亿 元,最近他接触到的一个机构资金高达50亿元。

  记者查看了一下近期的大宗交易,果然其间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例如,5月6日,瑞贝卡(10.62,-0.71,-6.27%)成 交的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为1000万股,成交金额为1.06亿元,成交价格为10.66元,是该股当天收盘价的9.35折;大宗交易的次日,瑞贝卡以 11.43元的价格高开,然后走高至11.74元,之后便一路下行。如果前一日大宗交易的买家在开盘后半个小时内出货,成交价格约在11.5元附近,其盈 利达850万元,扣除30万元左右的手续费和印花税,净利润超过800万元。还有5月5日ST中福(5.03,0.00,0.00%)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4.53元,是当日收盘价9折,5月6日ST中福开盘即走高,收盘时上涨3.19%,这笔大宗交易买家收益达14%左右。     记者  于世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27

养猪亏损惨重 业内建议启动猪肉收储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4/334765.html




现在出栏一头90公斤的生猪亏损250元左右,全场存栏有6万多头,你可以算出来我们的亏损有多大。”上海市种猪场场长毕波对《第一财经日报》做出 了如上表示。

而在山东临沂,据本报记者了解,一头200多斤的老母猪,如果春节前卖的话可以卖到2000元左右,春节后则只能卖800多元,一头猪收入减少 1200元,而且收猪商人十分挑剔,不够一定斤两的生猪不收,以前则会基本全收。

正在四川出差的中 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峰告诉记者:“预计有一半的养猪户处于亏损状态,如果有母猪、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情况能好一点。四川的生猪价格只有每斤 4.3~4.7元,价格掉得很厉害。”毕波说,“养猪业现在不是亏损,而是严重亏损,亏损的水平与2006年相当。”

“soozhu-中国生猪市场预警系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的2010年第13周,全国生猪市场进一步深入严重亏损区,猪粮比价跌破 5:1,养殖盈利水平已经跌至每头亏损180元,成为2006年亏损期以来的最低点。截至3月31日,农业部统计活猪、仔猪和猪肉价格分别连续12周、 13周和11周呈下降趋势,累计降幅分别为19.7%、13.1%和12.5%;与去年同期相比,活猪、仔猪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12.6%、21.6%和 9.8%。

猪肉价格跌跌不休,而猪饲料所需的玉米、鱼粉等价格却一直坚挺,让养猪企业叫苦不迭。毕波介绍,生猪出栏价格从春节前的每斤6.5元下降至 5.0~5.3元,而玉米则从去年的每吨1850元上涨至现在的2050元,鱼粉价格从去年的每吨7500~8000元暴涨至现在的1.5万元,毕波说: “我们出栏生猪的成本价折合每斤6.25元,每斤要亏损1元以上。”

广东省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白石猪场场长余丽明对本报记者说:“猪肉价格连续下降的根本原因还是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究竟多出多少,谁也说不准。金 融危机时期仅广东东莞一地的农民工就少了几百万人,农民工返乡一方面减少了对猪肉的需求,另一方面受鼓励养猪政策的刺激,不少人加入养猪队伍,这些新增的 生猪正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大量上市。”

乔玉峰认为:“回乡农民工有多少人养猪没有统计数据,估计因此增加的生猪数量不是很大。”

业内人士说2008年猪肉价格暴涨前后,为了增加国内猪肉供给,有关方面出台了不少鼓励养猪的政策,包括母猪存栏补贴每头最高达200元,现在仍然 维持在100元的水平,种猪补贴如果引进国外种猪最高一头达到数千元,引进一般种猪在1000元左右,另外养殖户和企业还可以获得每头48元的保险补贴, 政策激励导致供应量猛增。乔玉峰说现在母猪占全部生猪存栏量的比例达到11%,正常比例应该是8%~9%。

乔玉峰说,在猪粮比价下跌至5:1左右的情况下,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启动猪肉收储,遏制猪肉价格继续下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75

光伏产业再现扩张潮 业内专家称明年“过剩是必然”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921/1891330.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85

业内再抛海上风电低价中标质疑声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3/zNMDAwMDIwNzIzNw.html

“您认为海上风电的合理电价是多少?”

“我只能说,我们在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大丰20万千瓦项目的报价是0.6396元/度,这个价格我们可以做到。”

以上对话发生在11月19日举行的2010亚太绿色电力峰会的风能会场,由苏司兰(suzlon)(天津)有限公司CEO Laurence H. Alberts,向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916.HK)(下称龙源电力)总工程师杨校生发问。

作为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的"成果",龙源电力成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全资企业,并接收原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全部风电资产。2009年7月改制后,同年12月在香港上市。

伴随着全球风电热潮,龙源电力也一路狂奔为中国风电的"大佬"。到2009年年底,龙源电力的风机装机容量达到4842兆瓦,比2008年增长了1918兆瓦。而在日前海上风电招标中,其再次低价斩获中标。

看起来,尽管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标结果已经公布1月有余,Laurence H. Alberts或许仍然对龙源电力海上风电的报价心存质疑。


实际上,如果Laurence H. Alberts能够再耐心一点,或许可以从5个小时之后,同样在这间会议室内进行的一场主题为“海上风电投融资”的小组讨论中,获得更接近他本人想法的答案。

彼时,除了Laurence H. Alberts,杨校生也已经离场。不过,关于海上风电的电价问题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更为激烈。

亏本圈海?

“现在海上风电在中国,各家都是亏本圈海。”当日讨论中,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伟断言。

通过一些数据模型的测算,郭伟认为,如果想要获得8%的IRR(内部收益率),龙源电力中标的大丰项目上网电价应该超过0.9元/度。

自从去年12月10日在香港上市,龙源电力的多名高管曾在不同的场合向公众表示:龙源电力不做亏本生意。但这样的承诺,并没有让所有人信服。

郭伟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做类比。他分析,在不考虑碳资产价值的情况下,即使是东海大桥项目0.978元/度的税后上网电价,其IRR也仅为4.7%。

根据公开信息,东海大桥项目总投资23.6亿元,累计装机34台,装机容量100兆瓦,年上网电量为2.6亿度,单位千瓦造价为2.3万元。

不过,因为此项目的CDM申请已于2009年9月24日在EB注册成功,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47128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所以,当碳资产的价格达到11.5欧元/吨左右,东海大桥项目的IRR可以达到8%。

郭伟表示,“现在海上风电的开发成本约为2万元/千瓦,但因为投资方的中标电价太低,投资回报率可能只有3%-5%。”

这就意味着,目前所开发的海上风电项目,如果想要获得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一半左右的决定因素取决于CDM项目的申请是否能够在EB注册成功。

摊销成本术

但项目开发商们却并非如此悲观。

“凡是参加海上风电投标的单位,都有非常自信的财务核算。”一位来自龙源电力的人士向本报记者坦言,“当然,这是有条件的。”

他透露,钢筋、水泥、设备和施工等的成本,该加则加、该减则减,只不过是加的时候少加,减的时候多减就行了。

该人士拒绝谈论龙源电力是否使用了这样的“加减法”游戏,但他表示,在电价不可能改变的情况下,龙源电力可能需要合作伙伴一起来摊销成本。

实际上,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坚持“三合一原则”,投标者必须是一个由电场投资方、风机制造企业和风场建设安装企业捆绑而成的联合体。

龙源电力中标的大丰20万千瓦项目中,捆绑的是金风科技(002202.SZ;02208.HK)和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称龙源振华)。

今年6月18日,由龙源电力和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各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的龙源振华,绝对是龙源电力的“自家人”,要其压低工程费用自然不是难事。

但对于金风科技这个长期合作伙伴来说,是否愿意与龙源电力“患难与共”,并不是外人能预测的事。

在201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期间,金风科技召开的H股上市说明会会后,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武钢告诉本报记者,“特许权招标的投标电价确实有点低,合理的价格应该在0.9-1元/度左右。”

武钢透露,此次海上风电项目中,金风科技将为龙源电力提供2.5兆瓦的机组。但因为还没有实现批量生产,2.5兆瓦风机的价格会比目前1.5兆瓦风机高约30%,但“金风科技仍能从大丰项目中盈利。”

不过,前述龙源电力的人士透露,“我们不排除要求金风科技再降低报价的可能。”

这位人士给出的解释是,“海上风电的工程我们没有做过,可能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但是风机他们做过,成本是多少,他们自己肯定有核算。”

变电站未建隐情

武钢坚信大丰项目中与龙源电力合作能够盈利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龙源电力在潮间带风电场的开发技术上已经成熟了。”

实际上,先于大丰的项目,龙源电力此前已开发了国内首个海上(潮间带)风电项目,该项目位于江苏如东,总装机容量为20兆瓦。

根据该项目的前期可研报告,其上网电价在0.8元/度左右,单位千瓦造价在1.5万元。公开报道显示,9月28日,龙源电力所属如东潮间带实验风电场已经全部建成并投产发电。

但亚太绿色电力峰会间隙,记者向杨校生询问该风电场的上网电价情况,他向记者表示“目前只是有电量,还未结算电价”。他同时解释,这个实验风场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了将来大规模的开发进行技术和经验的准备。

前述龙源电力人士证实了这样的说法,他透露,“该实验风场位于如东环港外滩,离岸约3-7公里的潮间带区域,由国内8个厂家提供的9种机型、共16台试验样机组成,总投资约5亿元。”

但一位曾经参观过如东实验风电场的设备厂商的技术人员向本报记者称,“如东风电场更多的是在打桩技术上做研究,但也都是把陆上的技术直接搬过去了,并没有专属设计。”

这名技术人员举例说,安装船就是把河流上的驳船开过来,驳船的特点是平底,所以在浅水区也能开,而且大的驳船的载重能够承受风机的重量。“驳船是涨潮的时候过去,落潮的时候就往地上‘一坐’不走了。”

据了解,除了施工的设备不同,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相比,升压站的建设也更为复杂。

“当海上风电场的规模和输电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时,风电场升压站需要建在海上。”前述设备厂商技术人员解释,海上升压站的建设成本通常是陆上的几倍,而且由于成本的考虑不得不将设备占用的空间压缩得足够小。

但据这位技术人员透露,在如东的风电场没有见到变电站,“和东海大桥的风电项目一样,直接把电缆从海底拉至岸边。”

“海上变电站一定需要,因为风机发的电电压很低,传不了多远。”前述龙源电力的人士表示。

但他觉得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中国所有的开发商目前只是没有经验,但是自己不会做可以请外国人做。”

不过,这位人士还是承认,目前的海上风电发展的太快。他表示,当初龙源电力做实验风场,就是希望等到开发技术成熟了才大规模的发展。

在他看来看来,包括龙源电力在内的几大电力集团,都有被“赶鸭子上架”的无奈。

“比如,实验1-2年后,我们就可以知道风机的运行情况,电量输出和设备维护的成本,可以大致得出一个合理的价格”这名龙源电力人士略带无奈地表示,“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得出一个结论,特许权招标就开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52

星巴克拟5年内地门店数增两倍 业内担忧“咖啡泡沫”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3/2089408.shtml

 每经记者 张娟娟 发自上海
去年登上世界快消品牌裁员榜首的星巴克,日前在纽约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计划未来五年将中国内地的门店数增至目前的三倍,即超过1500家。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2008年和2009年里,星巴克在美国本土共关闭了800家分店。
业内人士认为,内地市场俨然成了星巴克应对不景气经济形势的“避难所”,而星巴克的侵略性扩张,或将导致国内咖啡连锁市场泡沫化。
内地市场逆市增长
星巴克目前在中国内地共有406家门店,该公司表示,计划通过扩张使中国成为星巴克在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市场,加拿大目前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舒尔茨此前透露,星巴克正精心筹备在中国内地的扩张方案,今年的开店速度已经明显加快。
上月中旬,一直使用进口咖啡豆的星巴克,与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省普洱市政府签署了一份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在云南投资并运营其全球首个咖啡种植基地,以 整合完善其在中国市场的产业链。业内人士认为,在国际咖啡豆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之下,星巴克此举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为其进军二三线城市做准备。
星巴克近日公布的第四财季业绩强于预期,实现利润2.79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1.5亿美元,净收入攀升17%至28.4亿美元;并将全年每股收益目 标从1.36~1.41美元上调至1.41~1.47美元,维持收入增长和净新店开设目标不变,其中最大的增长潜力来自中国内地。
星巴克在美 国本土的发展却是另一番景象。据外媒披露,受经济不景气影响,在2008年和2009年,星巴克一共关闭了800家美国本土分店和100家海外分店,还解 除了和34000家合作商的伙伴关系。2009年,星巴克共削减职位34000个,位居快消品牌裁员榜首。
咖啡连锁市场或泡沫化
开406家门店花了11年,如今5年内新开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星巴克的扩张策略遭到业内质疑。
“5年内超过1500家还是很有挑战也很难实现的,这意味着平均每年需增加219家门店。”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指出,咖啡消费市场的增长尚未达到这一速度,且新增市场还要被其他咖啡连锁企业分割。
近年来,国内咖啡连锁业呈现一哄而上的态势。
不久前,华润雪花大股东华润创业(00291,HK)宣布,计划明年起,旗下的PacificCoffee咖啡连锁店将在内地开设最多1000家门店, 公然挑战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的霸主地位。星巴克的另一强劲对手——麦当劳旗下的“麦咖啡”,也计划未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500家门店。
此外,上个月刚刚在我国台湾地区挂牌上市的咖啡甜点连锁店85度C,如今已在全球开了479家连锁店,目前该公司在大陆的直营店已有158家,大陆市场规模占其总营收的近六成。85度C公司董事长吴政学透露,未来6年内在大陆的店数目标要达1000家。
“中国的咖啡市场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扩大,有着巨大的增值空间,潜在的咖啡消费者约为2.5亿人,增长势头可观。”黎雪荣认为。
不过,有业内人士担心,国内咖啡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尚跟不上咖啡连锁的迅猛发展,这或将导致国内咖啡连锁市场泡沫化加剧,“按照这样的速度扩张,不用多久,中国的咖啡连锁市场也会像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一样出现饱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0

fatlone’s view: 太陽能業內人士的一些啟示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1/06/18/fatlones-view-%E5%A4%AA%E9%99%BD%E8%83%BD%E6%A5%AD%E5%85%A7%E4%BA%BA%E5%A3%AB%E7%9A%84%E4%B8%80%E4%BA%9B%E5%95%9F%E7%A4%BA/

我在山頂洞人兄的博客裡(原文), 見他轉載了另一位博客和一位業內人仕交流之後的總結(PV 行业的未来), 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 想跟大家分享, 以及分享一下對此的小小看法

quote:

PV 行业的未来

2011-06-07 23:48

   太阳能股从去年下半年被资金追逐,到现在墙倒众人推, 到底这个行业发生了什么? 周期性这么短吗?到底太阳能行业在中国未来的趋势如何?
   刚刚和一个太阳能行业资深技术专家 X先生 聊天,X先生曾供职于 无锡高佳主管生产,后高佳被保利协鑫收购后 去协鑫总部作为技术顾问, 2年后 又被德国太阳能光伏设计商 IFE 聘为中国高级顾问。
    X对于PV 行业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作了以下总结
一、如果未来三到五年内没有重大技术突破,或者国家税收没有重大变化,晶硅电池组件出口合同价格的极限将在1美金/瓦附近,距离现在的平均销售成本就是30%的降幅。
二、特别是在欧洲,组件价格在PV电站建设总成本中的比例已经下降到30%以下了,所以组件价格进一步下降不能成倍地扩大需求市场,而只有通过降低其他成本(比如:安装成本)来实现PV电价的下降。
三、德国2011年PV上网电价是0.21欧元/千瓦时,低于零售电价0.22欧元/千瓦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是和传统电力竞争还是任重 道远的。欧洲电力市场传统电力每兆瓦时上网电价是55欧元,折合每千瓦时是0.055欧元,PV上网电价是0.21欧元/千瓦时,还有高于传统电力四倍的 差距,所以晶硅电池的PV电站遭遇发展瓶颈。
 四、PV的发展,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提高单位面积转换效率来降低后道电站建设成本。等待传统能源的价格上涨。解决储能问题,建立离线系统。
五、由于供求关系的转变,PV行业将很快地转入普通薄利制造业,企业比拼的是内功,既是精细化管理+先进的工艺技术,行业的兼并潮和倒闭潮即将开始。
       当被问及,哪家公司是目前你认为将成为中国PV 业真正的龙头领军企业? 尚德, 协鑫,英利 还是LDK 赛维, 他非常肯定的摇着头说,目前他没有看到,也许未来会出现。不过如果那个时候出现,可能也就和台湾的富士康这样做代工的企业差不多的命运了吧。
      我还是不死心,问,难道协鑫有这么大的产能和最廉价的生产成本,他足够能控制上游的价格,他难道没有行业整合的潜能么? 他笑着说,凭他对于朱老总的了解,投资于协鑫很可能是下赌注在一个本身赌性很强的赌徒身上, 对于不是很了解企业真正发展规划和财务状况的中小投资者,你愿意赌吗?

unquote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1) 技術突破方面(以下所有內容只圍繞crystalline-based PV module), 最新發展是n-type module, 當中首個宣佈可以量產作商業用途的廠商是Sunpower, 近日出了新聞稿說旗下的模組再次在轉換率上破了紀錄(SunPower Sets New World Record for Efficiency), 達到20%以上(新聞稿中提及過22.4%這個數字), 這就是光伏模組在2011年下半年可達到的最高水平, 而其他一線廠商可望在其後的一至兩季內達成, 衝擊傳統晶硅技術的門檻又再提高了. 這個技術換代, 可以將整體轉換率提升一成, 計及此因素, 售價有機會不用下降30%就能達到該行內人土的目標, 而且, 在6月8日的報價評論顯示(http://www.energytrend.com.tw/node/1824), 模組均價以跌至每瓦1.335美元, 再下調25%, 就可以達到1美元這個里程碑, 老實說, 1美元是意義多於實際, 因為每個地方的用電成本都不同, 而這個價錢遠未能與傳統能源看齊, 不過至低限度可以對心理因素有正面影響

2)這個消息很重要, 原來組件總成本的佔比已在30%以下, 即是說整個光伏模組產業鏈可以做的已經不多, 無數廠家只分食其中的三成, 可以想像於製造環節的業者景況可謂苦不堪言, 其餘的七成落在那裡? 具體情況我不清楚, 猜想都應該是電廠的營運商或業主, 又或者是那些經銷商, 很明顯定價權落在這些佔大部份的人手裡, 中國依然擺脫不了作為一個生產者要承受低毛利的命運, 不過已經比很多製造業要好了, 如果中國業者要找到利潤的突破點, 就必需涉足非製造的環節, 即是電廠營運和銷售通路等等, 不過市場在西方國家, 不會輕易讓你分一杯羹, 如果是發生在中國的話, 最大的那幾家模組廠相信會參與競投電廠營運, 保利協鑫是當中的先驅, 稍後有機會會多加著墨; 那個X先生已經說明組件格價的下調已經不能成為刺激市場買氣的主力, 可以預料組件降價速度會變得較平緩, 這是健康的發展, 讓業者有序地適應, 保持較平穩的毛利率, 有望吸引更多資金投資和使到融資更容易, 因為「有數得計」對投資者是非常重要

3)這一點解答了我和一些網友的疑問, 就是光伏上網電價與零售電價的具體數字, 現在還加上傳統電力的上網電價, 這幾個數字提供了一個概念, 就是太陽能要降至那個水平才整體上能與傳統能源看齊, 約上述數字是可信的話, 就是現水平的太陽能成本每年平均降20%, 同時傳統能源價格保持不變(那當然不太可能, 怎可能6年都不加電價?)6年後光伏就能和傳統能源看齊, 亦即是真正意義上的grid-parity, 每年降20%是很進取的預測, 但今年的降幅將會超越這個數字, 如果降幅保守一點, 不過再算上通漲和技術換代等因素, 我相信十年內就可以達成廣泛地區的grid-parity; 我自己認為, 即使光伏發出來的電比石化能源貴上兩三成, 都經已足夠吸引大量(富裕地區的)人民採用, 單是「清潔」和「安全」兩點已經值得去付出這個溢價, 而且採用再生能源可以換取更多碳排放配額, 背後隱藏著巨大利益, 單是賣配額都足以多建數以GW計的光伏設備

4)這裡提到光伏遇到的幾個主要問題, 技術進步我相信每數年會有一個大改進, 中間會有一些小更新, 我就不信硅基結晶太陽能的技術會就此停下來, 我做資料搜集的期間, 知道這個門派的技術的轉換率理論上可達至30%, 這就是物理上的極限, 現在可以大批量生產的模組剛剛打破了20%的關口, 即是我們還有50%的進步空間, 我必需再次強調, 這個20%是可以大規模生產的產品而達成, 尚在實驗室中的技術需要一段很長的路途才可以達到商業大規模應用的階段, 我以一個很好的例子去預測太陽能光伏的未來, 其實我之前已經講過, 現在再提多一次吧: 現在的硅基結晶光伏組件, 就等如顯像技術中的LCD液晶體顯示屏, LCD也有很多不同技術, 例如IPS、VA、TN等等, 還有背光技術用作提升質素等等, 而其他有潛力的太陽能技術就好比OLED(其實有很多技術連跑出實驗室的階段還未達至, 但OLED已經得到實在應用), OLED一登場在質素上已經遠遠拋離當時的LCD, 無論在對比度, 反應時間和厚度等等, 不過近年的LCD發展並沒有停步, 如今LCD亦可以做得相當之薄, 由當年可能和OLED屏在厚度有數倍以的差距, 變成只有一兩倍的分別, 對比度和反應時間都已經改進得應該沒有誰會挑剔, 而目前OLED還未能可以在大呎寸的屏幕大規模量產, 因為成本仍然太高, 還未進入商業市場的技術都不是大眾的選擇, 有不少人說有很多新技術有機會會取代硅基結晶,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 不會是三數年內的事情, 要知道這個技術有不少國家累計投入的資本以數以百億美元計算, 建立起的體系不是其他技術可比擬, 如果未來有新技術跑出, 有心跟進太陽能的人一定會比行外人先發現, 我不太擔心太陽能愛好者會因此買錯股, 半途出家的我不敢說了 :) 提高單位面積轉換率是核心技術的改進,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提升的方法, 例如開發更大面積的晶片(我相信這是下一個目標, 卡姆丹克在去年已經有提到有相關的試產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離線系統, 這是太陽能的殺手級應用, 在電網建設薄弱的地區, 太陽能顯然是首選, 快速簡易的安裝是最大優勢, 地球上有很多人都不是生活在城市圈裡頭, 當光伏成本降得夠低和發力功率再提高, 就可以率先開發這個藍海

5)光伏產業進入薄利多銷的階段可能在2011年就開始了, 問題是利有多薄, 銷又有幾多. 我的觀察是, 毛利率的下跌速度, 將大於整體市場規模的增長, 至少在本年至今的表現是肯定的, 所以今年的業者要有增長, 就一定是靠吃掉弱者的份額來達至增長, 近來最具代表性的新聞是德國大廠Q-Cell傳出有意賣盤, 歐洲的電池組件業者在成本上完全敵不過來自中國的競爭, 這個消息可能是未來一連串併購和倒閉的開端, 在整個產業鏈中, 硅片、電池和模組製造環節應該被中國和台灣的廠商壟斷, 不過太陽能產業鏈是很長的, 還有很多部份掌握在先進國家之中. 該行內人仕提到企業拼的是精細化管理和先進工藝技術,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前者的體現是把業務專注於一兩個環節, 即是不搞垂直整合, 後者就是體現在公司產品的規格和製造成本上面

關於成本下跌, 我有一些想法分享, 該業內人仕還提到富士康, 他說如果一間公司當上龍頭的時候大概就像富士康現在的情況一樣, 我相信那時的營運成本已經是低無可低, 其他的成本主要是硅料支出, 硅(港台叫矽, 英文silicon)這個原素佔地球成分約27%, 非常豐富, 我不清楚可供開采或人類可提取出來的硅佔多少, 如果以此推斷, 硅的成本應該可以繼續下降, 如果硅價降不了, 光伏就沒有未來, 我預計硅價仍有巨大的下調空間, 保利協鑫的成本已經壓至接近每公20美元, 這個目標可望在年內達成, 而目前的硅價約在50元的水平, 可見硅料廠仍有空間降價, 如果在兩年內成本可以達到15美元, 硅價有機會降至30元的水平, 因為我預料中國重啟多晶硅計劃會令硅價一如模組價錢般快速下滑, 而且二十多元的東西可以賣五十元, 中國人沒有理由不快快搶著去做, 以前中國因技術搞不上, 造出來的多晶硅質量不高成本又拼不過外國, 現在有保利協鑫這個成功例子, 國家看到了希望還不快快把這塊大餅搶過來? 保利協鑫很可能會將擴產計劃再次提高, 如果是真的話, 我覺得中國人的氣魄真的太強了

我相信這個降幅應該可以抵消大部份補貼調降的影響, 業者能保持生存的空間, 模組價格不斷下降, 可以開發的市場就更大, 出貨量可望快速增長, 彌補毛利率下跌的影響

我認為在太陽能應用方面, 日本是下一個德國. 日本的國情我覺得很像德國, 兩者都是高科技製造大國, 能源需求大而同時缺乏天然資源, 要脫離外國在能源上的制限唯一方法就是大力發展再生能源, 使別國不能控制自己的能源咽喉, 再生能源中最成熟就是風能和太陽能, 前者又比後者廉宜很多, 基本上在很多地區已經能夠和火電競爭, 而太陽能在成本上仍有相當的路要走, 不過太陽能非常適合家用和小型商用項目, 我相信這是一個數以GW計的市場, 除非日本人堅持用日本貨, 否則中國應可分一杯羹; 我相信要來造核子武器原料的核電廠已經足夠有餘, 多餘的應該要廢除, 而能源缺口由風能太陽能補上, 如果連火電都取替, 市場可以相當廣闊

中國的電價仍低, 太陽能成本要大幅下降才乎合國情, 相信這不是兩年內可以辦到, 除非國家有意補貼, 不過從政策面看, 光熱發電好像比光伏更優先, 但是, 我還未看到一間具規模的中國光熱發電業者, 美國反而更有看頭, 如果美國政府沒有刻意阻撓, 中國人應可以有一番作為

我希望可以看到更多併購和倒閉的消息, 釋放出來的市場就可以由強者補上, 從而保持快速增長, 在港股市場中, 依然以保利協鑫和卡姆丹克最有希望, 如果不想分析又看好太陽能股, 簡單買齊兩股即可

原來今天保利協鑫勁升一成三… 太陽能股要轉勢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62

服裝業「出走」孟加拉 業內呼籲退稅結構性調整

http://www.eeo.com.cn/2011/0715/206434.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斌 在中國的傳統勞動密集行業——服裝業,孟加拉已經異軍突起逐漸成為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南京的服裝加工廠商王先生(化名)說中國的優勢還有3-5年,做成衣出口的李先生則呼籲國家在紡織服裝業行業內進行結構性退稅改革,即上調服裝的退稅,下調布料的退稅。

「這個時刻,進行這樣的調整,就是支持我們自己。」李先生說。

在人民幣持續升值、原材料成本上漲、勞工荒、國際貿易壁壘等壓力下,中國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競爭優勢還能保持多久?

考察-東南亞的崛起

南京的王先生從東南亞考察歸來,孟加拉、越南和柬埔寨一圈走下來,他認為孟加拉是「走出去」的一個方向。

王先生是一家服裝加工廠的老闆,全部做出口,每年的銷售金額在3000萬-4000萬美金。

去年下半年開始,「成本大增、利潤下降」的壓力越來越大,王先生一直處於焦灼狀態。他說:「金融危機之後,大家都意識到目前的這種模式持續不了太長時間,我們一直在嘗試各種改變。做內銷試了一年,現在基本放棄了;一時間轉到其他行業也不太現實,所以就出來看看。」

王先生認為,就服裝行業來講,中國保持優勢的時間也就還有3-5年。從孟加拉回來,這種緊迫感愈加強烈。

「我們目前的優勢只在產業配套和交貨時間這兩項上了。」他說,「其他方面,孟加拉的競爭力都很強。」

王先生談了自己孟加拉一行的感受。

首先是勞動力,眾所周知,對於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來講,正在經歷著「用工荒」和「劉易斯拐點」雙重壓力。

孟加拉擁有1.6億人口,勞動力豐富,而且這個國家只有紡織服裝這一個主導產業。由於長期受英國殖民統治的影響,該國英語較普及。

其勞動力價格也非常低廉,孟加拉政府規定紡織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為1662塔卡,約合人民幣180元。

「這也是我周圍很多人轉移到這個國家去的原因。」王先生說。

其次,孟加拉為了吸引投資,也正在實行中國對外開放初期的稅收優惠政策。一般而言,孟加拉國的所得稅稅率為37.5%。但對於外國投資者,此稅可免最少5年。若選擇在孟加拉國出口加工區投資製衣企業,可免收入稅10年,區外投資因地區不同分別為5年或7年。

王先生說:「現在歐美國家,包括日本,也在有意的扶植東南亞國家。」「中國紡織品出口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市場,約需支付18%-23%左右的 進出口關稅,而孟加拉紡織品出口以上國家享受零關稅待遇。」他說,「單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中國成衣企業若想在價格上與孟加拉國類似企業或在孟投資的外國 紡織企業競爭,其劣勢顯而易見。」

據統計,孟加拉的機織成衣與針織成衣主要出口歐盟、美國及日本。而中國紡織品的主要出口市場是歐盟、美國及日本,佔紡織品出口總額的40%以上。顯 而易見,孟加拉國紡織品的出口市場與中國類似。「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轉移到孟加拉去,就可以暫時避開國內的盲目競爭、勞工不足的困擾、配額的缺口以及名 目繁多的貿易壁壘,提升利潤空間。」王先生說。

呼籲退稅結構性調整

「孟加拉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成衣製造業的最主要對手。」南京的李先生說,他是一家進出口公司的董事長,涉及的主要行業是服裝。

自2011年1月1日開始,歐盟放寬了進口規則,允許孟加拉國服裝(以進口面料為原料)免關稅進入歐盟市場。

「這一變化將會加速服裝加工業向孟加拉轉移。」李先生說,「這個國家雖然成衣製造發展迅速,但是紡紗原料卻嚴重依賴進口。」據孟加拉成衣製造及出口商協會統計,孟加拉有超過20億平米的染整缺口需要填補。

「這給我國染布企業留下較大的行動空間。」李先生說,「國家總是在提結構性退稅調整,目前在紡織服裝行業最應該進行的是結構性退稅調整。」

他分析,目前服裝和布料的退稅都是16%,如果能把服裝的出口退稅提高,布料的退稅降低,這樣就會促使國內的布料在國際市場上加價,尤其可以抑制孟加拉這種與中國成衣製造已經形成競爭、但是布料仍大量依靠進口的國家在這個行業的發展。

「不然幾年之後形成的局面就是,污染比較大的布料行業都會留在我們國內,服裝的成衣製造大量轉移到孟加拉去了。」李先生說,「即使下調了布料的退稅,國外的買家知道這一消息,國內的布料廠家提價並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失。」

目前,孟加拉國紡織業正在呼籲政府修改服裝稅,幫助出口商與海外競爭對手競爭。

李先生說:「服裝紡織行業內的退稅結構性調整,我和一些成衣廠商已經向部裡提了兩年的建議了,但是目前來看沒有任何反應。」

商務部的一位官員說:「2010年出口退稅調整的一個特點是涉及商品多是高耗能產業。在目前國際再生產再平衡時期,同時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 下,中國產業調整和產業升級已經迫在眉睫。上次取消退稅的產品基本上屬於需要淘汰和精簡的範圍,或是基礎原材料和初級加工的產品種類。對全行業來講,這本 身已經是退稅結構性調整的體現。」

「目前還沒有考慮一個行業內的結構性退稅調整。」他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51

手機支付時代來臨 業內分享千億市場盛宴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982&PHPSESSID=de0a3d89d574527688dea8ddfaefcdd7

  「不刷卡、刷手機」的手機支付時代越走越近,數以千億計的市場容量也吸引著整條產業鏈的目光。首款NFC-SD銀聯標準手機金融產品日前公佈,受此影響,9月21日移動支付指數大漲3.31%。

  分析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支付服務正逐漸向手機終端轉移,作為國內主要的手機支付標準提供商,銀聯試點產品的推出將大大推進手機支付規模推廣的腳步。除了銀聯和銀行之外,相關智能卡開發企業也將從中分享收益。

  市場規模將超1500億元

  受物聯網概念影響,2010年市場曾瘋狂炒作手機支付概念,但由於技術標準之爭,具體產品推出方面進程緩慢。與此前中國移動(微博)推出的「賬 戶與SIM卡掛鉤」方案不同,銀聯推出的手機支付產品採取智能SD卡與銀行賬戶掛鉤的模式,用戶從銀行獲取專用SD卡,只要在手機中插入該產品,就能實現 近場支付。

  申銀萬國分析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除了本身具備的銀行合作渠道優勢,銀聯標準在技術開發方面的積累也較為深厚,目前已成為國內主要的手機支付 標準。據瞭解,中國銀聯目前已完成移動支付國家標準草案研製,銀聯標準也逐步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根據銀聯相關負責人的說法,2011年正式手機支付產品 就將投放市場。

  發展障礙逐漸被理清,一個龐大的市場也逐漸掀開面紗。2011年5月移動支付技術標準確立,央行6月下發第三方支付牌照。而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 究中心統計,2010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02.5億元。到2013年,亞洲移動支付用戶將佔全球相應用戶總量的85%,中國市場規模將超過 1500億元。未來幾年,中國移動支付的年均增速將超過40%。

  德邦證券TMT研究員李明選認為,從市場看,經過幾年的試點、體驗、整改,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正逐步進入市場爭奪用戶,國內整個移動支付業務規模在今後兩年將維持至少100%的高速增長。

  設備商積極佈局

  除了銀行和第三方支付企業,相關智能卡開發企業也將從巨大的商業蛋糕中分得一塊。

  2011年7月8日,天喻信息(300205)聯合中國銀聯宣佈,成功開發符合銀聯標準的移動支付智能卡產品。此前,天喻信息曾公告,將以自有資金1000萬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武漢擎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基於移動互聯網與移動支付相關的第三方服務與運營。

  東北證券(000686)分析師周思立認為,移動支付、CMMB和城市卡等業務空間巨大,並有望成為公司長期發展動力,其上市募集資金將用於擴大電子支付智能卡、智能SD卡和大容量SIM卡產能,項目達產後相關智能卡產能將從每年600萬張上升至2450萬張。

  而作為中國移動SIM卡提供商之一的東信和平(002017)也有望發力移動支付業務。中銀證券分析師胡文洲認為,隨著手機支付市場的快速發展,東信和平在未來有可能把握行業發展,加大在移動支付產品方面的推進力度。(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陳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9

團購業內外交困 拉手網IPO暫停?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11/3MNDE5XzM3ODk3MA.html

「拉手網取消IPO?華爾街投行說『拉手網不IPO了』。」昨日(11月10日),上述消息在微博上迅速傳開。

隨後,有媒體稱拉手網內部人士表示IPO的進展順利,記者也致電拉手網CEO吳波求證此事,不過其手機一直處於無法接聽狀態。拉手網華東某站站長表示,目前未聽到任何關於公司IPO不利的消息。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從目前情況看,由於納斯達克中國概念股低迷,加上市場對團購網站不看好,拉手網IPO可能會因為其發行價格不好而選擇推遲上市。

傳拉手網取消IPO

昨日上午,高原資本創業投資董事總經理涂鴻川在微博中稱:「拉手網取消IPO?華爾街投行說『拉手網不IPO了』。」

其實,涂鴻川並不是唯一透露這個消息的人士,昨日路透社旗下的IFRAsia.com也對此進行了報導,該報導稱拉手網已暫停納斯達克上市路演,原因是該團購網站需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澄清某些會計方面的爭議。

同時,IFR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拉手網計劃一旦會計問題解決即重啟路演,並表示此前稱拉手網因股票銷售情況不佳而取消上市的傳聞不實。

隨後,記者與就此消息向拉手網CEO吳波求證,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吳波的手機始終處於無法接通狀態。記者隨後找到拉手網華東區某市站點的站長,他表示對此並不知情。

「其實在上市之前這種信息是非常多的,所以我覺得也很正常。」上述人士還表示,目前周圍分站都還在正常運營。

據瞭解,拉手網此前已向美國監管當局提交文件,稱預計美國存托股份的首次公開發行(IPO)定價區間為13美元~15美元。同時,拉手網表示,將發行540萬份ADS。公司也將於10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的申請,最多募集資金1億美元。

「如股票在路演時銷售情況並不理想,沒有達到公司此前預估的價格,也可能導致IPO中止。」i美股分析師梁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幾日之前,團購鼻祖Groupon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不過Groupon自幾日前成功上市以來,股價就呈現出下滑的趨勢,目前已經跌至24美元。

超千家團購網站「消失」

目前,拉手網IPO情況不明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團購行業的困境。

近 日,某著名團購網站被爆存在扣發工資、拖欠貨款等諸多問題。同為團購網站的美團網最近也不平靜,該網站的株洲站在近日突然被告知將被撤站,該站員工控訴公 司還存在拖欠工資的情況。9月底國內另一知名的團購網站窩窩團,其韶關站點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20多名員工同時收到一封來自網站總部的辭退郵件。隨後幾 天內,窩窩團韶關站辦公室也突然被搬空。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9月底,全國已有超1000家團購網站關閉、退出團購市場,這些網站佔所有運營團購網站總數量的18%。

團購行業發展的瓶頸,一方面是行業的亂象,另一方面是華爾街的投資者們對中國互聯網相關股票的興趣也漸漸淡去。

迅雷、盛大文學紛紛在前段時期暫緩了其上市的計劃,盛大集團更是因為不滿美國資本市場的估值而選擇大規模回購,進行公司的私有化進程。

「如果拉手網能夠上市,這些情況也都將影響拉手網最後的定價。」梁劍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17

業內人士解密宗教產業化利益鏈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12/zMNDIwXzQ1MTczMQ.html

\

「要 理解宗教產業化的利益鏈,其實並不難。回想一下馮小剛的電影《大腕》中的情景:一個藝術界的大腕將死,於是,一些瘋狂想追求經濟效益的商人竟然把這個大腕 的葬禮進行包裝,然後開始了融資,並計劃納斯達克上市。」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一位熟知宗教產業化流程的業內人士這樣說。

宗教產業化的過程正如這個荒唐的葬禮一樣。

當 然,另一個很讓人擔憂的問題已經擺在曲江系面前,據法門寺內部人士透露,一份內部報告顯示,今年法門寺文化景區的經營目標是「全年經營收入1.3億元,全 年實現利潤總額400萬元」,但目前每月要支付的銀行貸款利息就高達2000萬,如此算來,本來一個清靜的寺院,經過包裝炒作,反而成了負債單位。這其中 的奧秘在哪裡?恐怕只有締造了曲江模式的管理者們能解其中味。

西安市副市長、 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段先念曾在2010年接受《時代週報》專訪時承認:我們做這些項目也掙不到錢。法門寺距離寶雞和西安都很遠,法門寺一期耗資32個億,打造世界佛都,但周邊的土地遠離城市,是無法炒地的。

地方政府要追求政績,GDP是最有說服力的,然而如何拉動GDP,卻「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據上述業內人士透露,宗教產業化的操作程序一般包括:

一、成立開發區;

二、開發區成立投資公司;

三、投資公司對宗教場所這個產品進行全面策劃、包裝,講有一個美麗前景的故事,完成第一次融資;

四、成立風景區股份公司;

五、再一次用那個美麗前景的故事圈地;

六、圈來的地和故事一起完成銀行貸款;

七、對圈來的地進行部分開發,此時必須把宗教場所這個產品圈進來,把「故事框架」初步搭建起來;

八、邊經營邊還貸邊進行招商融資;

九、進行上市準備;

十、上市套現。

上 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這個利益鏈裡,最大的獲益者是地方政府,因為刺激了內需,拉動了GDP,招來了其他項目,搞活了當地經濟。通過做文化使土地增值, 解決了開發資金的問題。這裡面最大的風險是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因涉及宗教問題,但這反而更加刺激了利益集團在可控範圍內最大化地透支宗教資源。

該人士認為,在這個利益鏈裡,最大的可能被侵害者就是宗教品牌,商業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而宗教品牌在傳統觀念裡面,是應該非營利的類似公益性組織,這就造成了兩者的絕對衝突,加之宗教品牌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在這方面是沒有話語權和自我保護能力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