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概股包裝者「蒸發」

http://www.eeo.com.cn/2012/0714/229987.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沈建緣 一個曾操控美國股市中國概念股近百億市值財富消漲的中介公司日前突然「蒸發」。

6月18日,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下稱「中美橋樑資本」)法務部員工曉軍(化名),像往常一樣來到位於北京建外大街中環世貿D座26層的公司上 班,但眼前的一幕卻讓她驚呆了:整個辦公區只剩下凌亂的辦公桌椅、幾台電腦和隨處散落的賬本。「上週五大家還在正常上班,雖然只剩了不到10人。」曉軍 說,她一直堅持上班是因為「從今年2月1日以後就沒領過工資」,此前她沒有得到任何公司要搬家的消息,只是同事們不斷地離職,偶爾還會聽到公司轎車已被抵 押之類的竊竊私語。

中美橋樑資本是一家專事幫助中國中小企業通過買殼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和OTCBB(美國場外櫃檯交易系統)市場上市的中介機構。通過幫 助中資企業上市並獲得部分股權,中美橋樑資本獲利豐厚,但也因涉嫌過度包裝上市企業而遭到美國證監會(SEC)調查。而中美橋樑資本的幕後老闆徐傑,也是 一位充滿爭議的神秘人物。

中介「逃離」

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從2005年開始在中環世貿大廈26層佔據約2000平米的辦公空間。該寫字樓位於國貿正對面CBD商圈的黃金地段。據大廈的保潔人員表示,這家公司看上去很「體面」,「連前台都是中國和外籍兩個接待小姐。」

中美橋樑資本官方網站顯示,「該公司6年來累計投資13億美元,參股控股了近30家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優質中國中小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 並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公司2011年度的銷售額達到5000萬美元,稅後利潤達750萬美元,追加投資後年銷售收入和淨利潤增長在15%以上。」

但事實顯示,中美橋樑資本運作資金極度短缺。2012年初,為獲取現金流,中美橋樑資本在半年前將原來約2000平米辦公空間的一半轉租給了國瑞中 利(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並開展私募活動,與包括內部員工和債主債簽署轉股協議,承諾運作的企業上市後給予高額回報等。「幸好當時公司沒有接受中 美橋樑提出的其他融資建議,否則還會蒙受更大的損失。」國瑞中利公司副總經理劉魯稱,年初他們公司已把100多萬元租金打到了中美橋樑資本的賬戶上,現在 裝修完畢並開始辦公,才發現中美橋樑並沒有把租房款轉給房東。

據中環世貿大廈物業值班經理丁先生回憶,6月份,有個高個子女孩拿來一張26層租戶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的「出門條」讓他簽字,並說需要更換電腦,搬走的包括幾台電腦和幾隻箱子。「沒想到他們一去不返。」丁先生說,「他們還欠我們1萬多元水電費和一筆物業費。」

目前北京市勞動仲裁委員會已受理中美橋樑多名員工提出的索要欠薪訴訟申請。該公司員工透露,中美橋樑資本北京的員工近兩年都沒有按時發放工資,保險 和公積金也嚴重拖欠,6月初整個公司的員工已不足10人,留守員工一直無法找到包括公司CEO郭宏偉在內的任何公司管理層。據該公司一位內部人士稱,中美 橋樑欠管理層的工資也達數十萬元之多;該公司幕後老闆徐傑去向不明。

「販殼」真相

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網站顯示,該公司自2005年創建,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主營業務覆蓋大型私營企業的戰略投資、融資型反向收購上市(FTO)、 反向收購上市(RTO)、初次公開上市(IPO)及併購業務(M&A)等。但記者並未找到該公司號稱位於美國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總部的聯繫方式和地 址。該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員工則表示,「公司註冊地在維京群島,在海外並沒有總部和員工」。

而記者在百度搜索中美橋樑資本時,發現該公司與位於上海的中美風險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美風險投資」)和位於深圳的鉅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身為 深圳華銀投資擔保公司,下稱「深圳鉅富資產」)同屬於中美資本控股集團。該集團於2003年成立,總部設立於美國洛杉磯,是一家專門從事投資管理、資本控 制的專業金融管理機構,發起人與中美橋樑資本一樣,也是徐傑。

徐傑在美國化名「Kit Tsui」,十年前曾是深圳無繩電話巨頭「萬德萊」的掌門人,後來卻因高達6億元的負債案發而「失蹤」,後徐傑「前往」美 國,在2003年買下殼公司INDI,並通過維京群島成立的離岸公司,操作美國股市中的殼買賣。有媒體報導,徐傑的團隊通過中美風險投資、中美橋樑資本、 深圳鉅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主體,為急於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收購海外殼公司,製造財務數據,炮製業績幻象。

2010年底,徐傑因幫助東方紙業、旅程天下等中國公司赴美上市的「反向收購」中涉嫌會計違規和審計不嚴,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

反向收購(RTO),就是通常所說的「借殼上市」,相對於常規意義的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所需週期更短,費用也更低,一般幾十萬甚至幾萬美 元就能買到一個「殼」。中美橋樑資本所有的殼買賣,幾乎都是通過ValueGlobal和TopInterest等離岸公司完成,然後再轉賣給中國的擬上 市公司。

在該公司提供給客戶的一份合作協議中,中美橋樑資本「負責整體策劃和運作並負責擔保,保證合作企業通過反向收購在美國Nasdaq、OTCBB市場 上市,在企業達標後即負責向主板市場進行轉板的操作」。中美橋樑資本承諾「融資參股、保證上市」,並提供所有金融服務和資金投入,承擔在上市過程中產生的 所有費用,條件是企業上市後將一定的股份作為報酬「支付」給中美橋樑資本。

通過獲得股權,中美橋樑資本收穫頗豐,以港灣資源項目為例,中美橋樑資本以上市包裝費用和用於增發、承銷中「打點」相關機構為由收取的費用是30%的股份。急於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企業正是徐傑這樣的「殼主」們的發財良機。

上市與「謊言」

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後由徐傑團隊主導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有12家。但調查顯示,2004年後在美國借殼上市的中國公司多數成了垃圾股,尤其是 當「做空潮」來襲後,這些企業的缺陷,迅速被做空機構放大。此類公司在反向收購(RTO)三年左右市值縮水75%。而中美橋樑資源的「成功案例」也無一例 外成為中概股中的「爛蘋果」。

在中美橋樑資本的網站上,旅程天下、海灣資源、東方紙業這些備受爭議的中國概念股都被作為「成功案例」赫然在列。其中旅程天下2012年4月17日發佈公告宣佈自願從紐交所退市,並於2012年4月26日提交退市文件。

該公司正是在中美橋樑資本的操作下,僅僅花費了43.5萬美元收購了美國一家名為Tam of Henderson的殼公司從而成功登陸OTCBB,後於2009年10月27日在紐約證交所正式掛牌交易的。該公司也是2011年度被渾水「圍獵」的中概股典型案例之一。

此前,專注於中國概念股研究的Glaucus Research Group發佈的一份分析報告稱,該公司誇大了公司收入、現金餘額和淨利潤。比如 「旅程天下2010年前三季度的廣告預算僅25萬美元,淨利潤卻高達1.1億美元,而它的競爭對手在市場營銷方面比旅程天下多支出了5~10倍。」為此他 們將旅程天下評級為「強力賣出」,目標價僅1美元。

海灣資源是中美橋樑運作下轉板的另一家企業,但不久便被Glaucus Research 在美國知名科技博客網站Seekingalpha上發文 討伐,指其涉及不恰當關聯交易、空殼實體、工廠的規模遠比其在SEC文件中提到的小、CEO隱瞞事實等七項指控,存在欺詐嫌疑。

東方紙業 2007年登陸美國OTCBB,2009年轉板紐交所,也被中美橋樑拿來作為其「成功案例」,但同樣遭遇做空機構圍獵,被指財務造假,股價像是坐上了過山車。渾水在指責東方紙業存在欺詐行為時,一口氣列舉了其「誇大2008年營收27倍」等九宗罪名。

中美橋樑網站上提到的另一家企業,家庭系統集團在中美橋樑的投資運作下,於2006年8月登陸美國OTCBB市場,5年過去了,仍未成功轉板。新能 源系統集團也經中美橋樑多年運作仍未轉板。事實證明,多個被做空機構圍獵,成功轉板之後又因為各種「醜聞」而黯然退市,或因被指財務造假而深陷爭議漩渦的 中國概念股都出自中美橋樑資本之手。

涉嫌欺詐導致的直接後果是中國概念股過去10年中所累積的市場信譽土崩瓦解。2012年上半年,包括旅程天下在內,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市的中概股企業有19家。

對中美橋樑資本和徐傑這樣的「殼主」來說,既往的「包裝」方式,並不總能被美國資本市場輕易認同,在2010年經歷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之後,雖經多方「努力」,中美橋樑資本近三年內再無一個成功案例,生意受到重創。

利益鏈條斷裂直接導致了中美橋樑資本的資金短缺,財務狀況已經無法支撐正常運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本報,中美橋樑資本僅房屋租金和員工欠薪方面的債務已達數百萬元。目前,徐傑及中美橋樑資本高層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但中美橋樑資本是否就此草草收場?

據瞭解,在中環世貿人去樓空之前,中美橋樑資本仍在操作的項目包括山東一個有機農業項目、北京金山城美食包裝上市項目以及江西上饒百花洲項目,這些項目尚未「修成正果」。

另據媒體報導,2011年中美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美橋樑資本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與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合作建立的首個「汽車零部件(安陸)產業基地」,根據計劃,該項目預計在6年內總投資100億人民幣,利用外資1達億美元,目前仍在運作期間。

或許,中美橋樑資本和他的幕後操盤手試圖再次通過「失蹤」遊戲,為仍在操作的項目爭取時間,「鹹魚翻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