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果汁,該做減法了 icefighter
http://xueqiu.com/1622002697/21977382匯源果汁的戰略,實在失敗。
果汁行業沒搞好,又開始搞大農業,搞葡萄酒了,主業都沒有做強,盲目多元化,有好果子吃嗎?
抑或,朱新禮對於果汁事業已經失去信心?
匯源果汁落到如今地步,責任在誰?
只能說,在匯源果汁自己。
果
汁本來是一個可以和牛奶,植物蛋白飲料,中藥功能飲料等並駕齊驅的超級飲料市場,可是,時至今日,果汁依然只是配角。中國人均年消費果汁不到1公升,尚不
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2000年前後,中國的果汁行業幾乎與牛奶業同時起步,但十年時間,在蒙牛和伊利的拉動下,牛奶行業已經形成近千億規模,而果
汁行業仍然在數百億元間浮動。
牛奶,歷經三聚氰胺等這麼多次的食品安全事故,中國人卻依然趨之若鶩,難道僅僅是蒙牛當年「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的忽悠的結果?
在我看來,最大的責任在於匯源自己
我在非洲生活過幾年,朋友們很習慣在那邊喝百分之百和中高濃度果汁,早餐喝,中餐喝,晚餐喝。難道是這些地方受西方文化影響,喜歡喝果汁而不是牛奶?
如果是文化影響,那麼為什麼西方的肯德基,麥當勞,燕麥片到了中國卻風行起來?
歸
根結底,我認為是中國的果汁行業特別是領導品牌匯源沒有能夠抓住機遇,把中國的果汁消費習慣培養起來。看看現在,超市的堆頭上數不清的各種牛奶,含果肉牛
奶,奶茶,營養快線,五穀飲料,涼茶這類中藥飲料,益力多,紅牛等類似的功能飲料,身影最少的就是濃縮果汁和中高濃度果汁。
國外也有很多濃縮果汁品牌,例如南非的Ceres,在非洲南部國家就很流行,人家不做中高濃度和低濃度的果汁。
匯源現在拚命的推果汁果樂,不倫不類的一款產品,果汁本來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結果又跟碳酸飲料這種非健康食品混搭到一起,市場能做起來嗎?
再看看其他不少小廠家,例如東北的林海雪原藍金,人家只做一款中高濃度的藍莓汁,都能做起來。
匯源,到了做減法的時候了。不要再做杏仁露等植物蛋白飲料,不要再做蘋果醋,不要再做果汁果樂,回歸你的核心產品百分百果汁和中高濃度果汁,將你的奇異王國,沙棘系列做起來,甚至也可以增加藍莓,蘆薈這些新品種。
努力去培養消費者飲用純果汁的習慣,讓中國人習慣早餐喝果汁而不是喝牛奶,豆漿,早餐喝,午餐喝,晚餐也喝,甚至當零食和功能飲料來喝,例如沙棘,藍莓這些高價值高營養品種,完全是個藍海市場,只有小廠家在做,你一個全國性的領導品牌為什麼不去做,為什麼做不好?
只要把濃縮果汁做好了,你的市場空間就至少還有10倍的成長空間。這個市場,匯源已經算是領導品牌了,你為什麼不聚焦產品,聚焦資源,把它做大?
市場領導者本來就有責任去教育消費者,去和牛奶,植物蛋白等其他品類抗爭。你不做這個工作,誰來給你做?
如
果匯源繼續現在這種戰略模糊,營銷混亂的思路,未來,匯源絕對是邊緣化的結局。小廠家憑藉藍莓,蘆薈,沙棘等高價值的新興果汁品種,可以做成局部細分市場
的全國龍頭,到時,說不定人家一款果汁產品的年銷量就可以超過你匯源的全部產品的年銷量,就如同營養快線和王老吉涼茶一樣,到時,匯源還能有容身之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