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期權策略 穩袋期權金 倘大市現調整須接貨
1 :
GS(14)@2018-02-04 20:58:01【明報專訊】昨日恒指升至33,500點見阻力,期指結算日前夕,港股高開低走,收市跌187點。其實,恒指引伸波幅開始上升,由16至17升至20至21,說明股市波動增加,投資者宜作即市部署,中國銀河國際環球市場部銷售總監林志良(筆名金曹)表示,近期有大行發表報告指港股即使調整也在31,500點有支持,若短線調整中長線看好,可以利用期權策略,如果真的出現調整可以在低位接貨,否則也可以穩袋期權金。
接貨後大跌 Short Put最大風險
金曹表示,投資者見恒指急升至現水平,開始有些不安是可理解的,但又不想錯過今次升浪,也不知浪頂在何處。期權有很多策略,他建議現階段用Short Put,即認沽期權短倉,策略是以指定行使價和到期日沽Put,如持倉到結算而結算價低於行使價便需要接貨。例如Short Put 建行(0939)即月8.75元、如結算價9元,Short Put賺了期權金。不過當結算價低於行使價超過1.5%,即「8.75元-0.13元=8.62元」,港交所有一個強制行使機制,Short Put 8.62元就一定要接貨。這個強制行使機制是保障Long Put的投資者不會因為忘記行使權利而錯失賺取那1.5%利潤的機會。
以內銀股建行為例,現開倉做Short Put,接到貨就全數現金交收,接不到貨就賺期權金,雖只是兩三千元也高高興興。如是者過了幾個月,他發現太早開價外的Short Put,收的期權金並不多,而且開倉後遇到股價下跌,帳面虧損的感覺也很不爽,因此他改變Short Put策略,專找波動較大、銀碼也較大的,如中國平安(2318)、騰訊(0700)、港交所(0388)等,只在結算前一周甚至兩三天的時間開倉做貼價Short Put,以每注賺最少1%的期權金為目標。如意算盤是不用接貨便幾天可賺1%,化作年利率是12%以上回報。建行現價9.12元,買5萬股要45.6萬元,但做2018年3月建行期權,其行使價為8.5元可得0.217元以上期權金,即是以42.5萬元接這批貨,或以備用42.5萬元賺取10,850元的期權金,這比銀行存款好。Short Put最大風險是接貨之後股價大跌,但若是足夠實力接貨,不怕跌市被追「孖展」,只要耐心等股價調整,便可以高高興興收期權金開倉等接貨。
未能行使期權 買方最多損失期權金
期權是種合約,可在合約到期日或之前決定是否以指定價格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期權合約的買方會支付期權金給賣方,以獲得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的決定權。另一方面,如你是期權合約的賣方,就會收取買方的期權金,並有責任向買方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期權可以在交易所以標準合約的方式買賣,或在場外,即透過期權交易商,以自訂合約的方式買賣。買入期權要繳付期權金。在買方未能夠行使期權的情况下,買方的最大損失一般只限於已繳付的期權金。
另一方面,如果投資者沽出期權,就可收取期權金,但與此同時,由於投資者有責任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因此投資者需在投資戶口內存入一筆按金。如果相關資產的價格變動與預期背道而馳,投資者有可能需要繳付額外的按金,就如用孖展買賣股票,屆時經紀會要求補倉,存入額外的按金。投資者的潛在損失有可能遠高於所收取的期權金。
資產價格不如預期 或需繳額外按金
在港交所買賣的期權設有莊家制度,以提供流通量。那些經營買賣期權業務的經紀行或交易商在獲委任為莊家後,就有責任為期權提供買賣價。然而,投資者應明白莊家提供的報價不一定是你心目中的理想價格。此外,期權在某些情况下會變得不流通,例如在市場異常波動下,可以出現沒有莊家或莊家不能履行責任的情况,屆時投資者或難以買賣期權。因此,投資者須留意這方面的流通風險。
龍彩霞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19&issue=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