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投資筆記:投資要看清本質
1 :
GS(14)@2018-01-28 18:39:02投資,要看清本質。看不清事件的本質,只看表象,容易被迷惑,從而作出錯誤決定及取態。例如,早前浸會大學普通話豁免試風波,部份傳媒的目光,只集中在學生會會長粗言辱罵語文中心教師,或是認為學生要求取消普通話能力的畢業要求,就代表拒絕學習普通話,都非常流於表面。假如換個角度看,以18歲作為大學入學年齡計,今年的大學一年級學生,大部份是1999年左右才出生,大約2005年開始讀小學,2011年讀中學。這個年頭,大部份學校已設有普通話科目,部份學校甚至推「普教中」,而且參與豁免試的人,本身對普通話理應有一定的掌握。結果,只有三成人通過浸大的普通話豁免試。三成合格率,代表着難度比合格率超過四成的CFA更低。浸大發言人更聲稱,過去的豁免率僅得一成。有這些資料比較後,你會否開始同情學生要求校方公開評分準則的怒火?甚至會否懷疑,校方設定的低合格率,背後是否有其他目的?又例如樓市,有些文章經常提到息口上升,樓價下跌,很合邏輯,但同樣流於表面。只要看過2005年至2008年的數據,當時最優惠利率由5厘升至金融海嘯前8厘,但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則由49.3,升至2008年最高的73.98,升幅有五成,就知道息口並非影響樓價升跌的主要因素。事實上,只要換個角度思考,政府「辣招」一撤,香港樓肯定再次成為北水的獵物。所以,真正影響樓價升跌的理由,似乎與樓宇供求,以及中國富豪的海外資產配置計劃等更有關係。投資很直接,只要看清本質,就容易取得回報。執拗於表面理據,被一些過激或過於美好的語言偽術迷惑蒙騙,無可避免要交學費。多訓練自己對社會時事的看法,不要流於表面,就會更容易看清事件的核心本質,投資眼光將會變得更精準,共勉。徐風
http://facebook.com/1min.investment/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6/20286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