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Nweekly
L=Phil Libin
Evernote作為一種能幫助人們用文字、語音、圖像做記錄,並同步到用戶的所有終端上的軟件,迅速地成為了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云筆記軟件。2012年5月10日,Evernote宣佈正式進入中國,取名「印象筆記」,網址為www.yinxiang.com。
C:你們說Evernote想做一家100年的公司,這個目標使得你們的行事方式有什麼區別?
L:我創辦的前兩家公司都出售掉了,當我們創辦Evernote的時候,我們是想為自己辦一家公司,其中最大的區
別,是我們怎麼保持100年的興致。解決方式是我們只生產自己喜歡的產品,所以與我前兩家公司不同的是,我們不製作任何我們不想用的產品,我們不去考慮顧
客,我們自己就是顧客。我們的風險是,我們製作的我們喜愛的產品,會不會讓其他億萬人也喜歡。辦一家只打算做五年十年的公司,你可以做一些你可能覺得無
聊、但是是好生意的事,但當你想辦一家100年的公司的時候,你就不會這麼幹了,因為你可不想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幹沒意思的事,這逼得你只能幹你熱愛的事。
C:你曾經對記者說,產品不需要本土化。那麼你們在海外擴張的經驗是什麼?
L:我們用這樣的思路來看待打算進入的海外市場:當我們考慮誰是用戶的時候,我們認為任何人都需要一款更好的軟
件,所以每個地方都有用戶我們都想進入;但這不是對「海外市場」最重要的定義,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定義是,「我們想在哪兒建立Evernote」,我們想在
全世界所有厲害的創新中心來「建立Evernote」,在這些地方我們會建辦公室、招本地人才、與圈子建立聯繫。雖然很多西方公司把中國視為擁有13億消
費者的賺錢之地,但我們在乎的不是中國市場的錢,而是這裡的人才。我們想在加州、東京、中國這些地方「建立Evernote」,我們想製作世界上最好的產
品。
蘋果可能是最卓著的例子。如果蘋果僅僅把自己當作一家硅谷公司,它們的產品不會好;如果蘋果只把自己當作一家中國公司,即便知道中國顧客想要什麼,它
的產品也根本不會好。我們對製造一個對中國來說很棒的產品沒有興趣,我們有興趣的是讓中國幫我們創造對全世界來說很棒的產品。這就是我們之所以對某幾個國
家進行重點投資的原因,我們想在全世界做生意。
C:作為一家認為要靠產品取勝的公司,你們對產品開發者有什麼建議?
L:現在要知道用戶的建議並不難,可以通過各種社交媒體獲得,但難的是你怎麼做決定。這對我們來說比較容易,因為我們是為自己做產品,所以在最後拿主意的關頭,我們會問我們自己,這是不是我們喜歡的東西,但如果你是為其他人做產品,這就是困難所在。
絕大多數成功的應用程序之所以成功,並非因為有原創的點子,而是因為細節執行得好。以Evernote為例,這並非一個新點子,做一個讓人們把東西寫
下來、做記錄的服務,這是大家一直都在做的事情。Facebook也不是最早的社交網站,它只是最好的一家。保持簡潔是創造好的用戶體驗的好辦法,比如說
「憤怒的小鳥」就是這樣。我並不鼓勵去尋找全新的點子,你需要的是找一個大家需要、但缺乏良好體驗的東西,然後做一個好的產品、讓大家喜歡上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