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譚新強﹕金融人看金庸(二) 諾貝爾獎機會有多少?

1 : GS(14)@2017-12-26 13:27:08

【明報專訊】上周講述認識金庸的過程和演變。今天更大膽一點,嘗試評論一下金庸的文學成就,和更實際一點,有沒有機會奪得諾貝爾文學獎。

金庸先生最毋庸置疑的成就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中文作家,根據維基百科的估計,其銷售量約1億至3億本書,全球排名第25名。並列榜首的是偵探小說作家Agatha Christie和著名文學家莎士比亞,估計總銷量約20億至40億本。

全球排名第25已很不錯,但我懷疑這仍嚴重低估了真正銷量和讀者人數。大家要記得金庸最活躍寫作的時期是1950至1970年代,亦即是中國內地最封閉和最貧困的年代。試問在那些年,誰有錢去買正版書?幾乎全球華人都最少看過改編自他作品的電視劇和電影,我認為真正的讀者數量應較接近10億吧,如屬實就已能打進頭三名。

核心問題是,金庸的文學成就到底值不值得拿被認為是最高榮譽的諾貝爾文學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鑑賞必然是主觀的。我個人認為流行度已是一種認可,但很多人認為曲高和寡的小眾文學才算「高尚文化」。

諾貝爾獎似乎從未頒過獎給通俗文學,情况有如奧斯卡也極少頒最佳電影獎給賣座的娛樂電影;但拿不到獎不等如不值得拿,這完全是兩回事。

在伊利沙伯一世的年代,莎翁話劇也是雅俗共賞的大眾娛樂。環球劇院的包廂有皇室貴族,但站在中場的觀眾都是普通老百姓。莎翁話劇如《凱撒大帝》和《第十二夜》,開場白充滿古代「爛gag」,劇中也不乏語意相關的「有味」笑話。

時間是文學價值的最好證人

今日有誰夠膽批評莎士比亞是沒有價值的通俗文學?中國古典文學,連至高無上的《紅樓夢》都有不少描述得非常露骨的情色章回,更有各種亂倫(賈珍淫亂兒媳婦秦可卿)、戀童(薛蟠),以及似乎在當時流行和被接受的同性戀(賈寶玉、柳湘蓮)情節。對比下來,楊過和小龍女赤身隔着紅花叢齊練玉女心經,韋小寶和建寧公主玩SM已算是小兒科!

我相信如莎士比亞和曹雪芹仍在世,也會被評為低俗文學而未能獲獎。但時間是文學價值的最好證人,莎翁和曹雪芹在文壇上的地位,當然遠超幾乎所有的諾貝爾得獎者,不少更早已被世人遺忘。

中國武俠小說是一種獨特的文學類型。最早的可算是唐代的《虯髯客傳》,元末的《水滸傳》亦是武俠小說的雛形(《書劍恩仇錄》明顯有它的影子),後傳到民國的還珠樓主,寫下《蜀山劍俠傳》,對金庸有頗大影響。但蜀山還停留在武俠和神魔小說的交雜,故事既有俠士,亦有神仙、妖怪,較似《封神榜》。

武俠小說傳到金庸就起了革命性變化。他去了神魔化,初期他筆下角色如郭靖、洪七公、喬峰等大都擁有反物理學的絕世武功。但到後來,索性破格讓韋小寶做一個學武不精,只靠小聰明掙扎求存的小滑頭。他們都只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令讀者更容易產生墮入感。另外他經常把故事交織在一些大時代的背景上,再加插很多歷史上真實人物如成吉思汗、拖雷、丘處機、乾隆、袁崇煥等,令故事內容更引人入勝。金庸是個極為好學的人,寫作手法和佈局亦明顯受到西方文學影響,尤其是法國小說家大仲馬,以至希臘神話。

我認為金庸對武俠小說文化的貢獻,非常近似任劍輝、白雪仙和唐滌生對粵劇的貢獻,同樣地梳理、淨化和大大提升原有傳統文化的藝術水平!

諾貝爾文學獎要求得獎者推動某些「理想」,原文為瑞典文,很難意譯,近年被解讀為「爭取人道的理想」。今年得主石黑一雄,代表作《長日將盡》,描述的是二戰前後的一位英國貴族莊園管家,一生愚忠,犧牲自己包括愛情,不肯面對主人是一個接近賣國的納粹同情者,直到晚年才感到後侮和羞愧。

融合西方文學 提升傳統武俠小說水平

金庸寫的大部分主角都是憂國憂民的俠義之士,陳家洛本是紅花會總舵主,志在反清復明,但後來也逐漸發現老百姓需要的是和平和明君,其實朝代不重要。《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碧血劍》和《鹿鼎記》都貫徹同樣的人道理想。我認為非常符合諾貝爾獎的要求。

其實查先生的出身跟很受歡迎的諾貝爾獎得主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有點相似,都是報紙人,半改行成為作家。他的名著包括《百年孤寂》和《愛在瘟疫蔓延時》,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典範。金庸的射鵰三部曲為現代武俠小說代表作。

那麼金庸能否獲獎?老實講,在此問題上,最大的敵人是時間。諾貝爾獎有一個過於狹窄和無理的規定,就是得獎者必須在世。據聞沈從文在1988年本應獲獎,但可惜在宣布前剛去世。查老畢竟已九十有三,相信身體仍很健康,但請不要再讓他久等吧。

諾貝爾文學獎的遴選過程頗為黑箱作業,透明度極低,所有提名資料保密50年。任何得獎者更需最少被提名過兩次以上。

金庸能否獲獎 時間是最大敵人

諾貝爾獎經常被人抨擊,最常見的批評是偏幫歐洲作家,人煙稀少的北歐就已出產過16位得獎者。對比下,人口大國中國只出過莫言,和勉強算半個、已入法國籍的高行健(真的不懂欣賞)。另一人口大國印度(極多優秀英文作家)更只是出過一位──泰戈爾!反而日本已出過兩個半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以及算半個的石黑一雄。

很多大文豪都被諾貝爾獎忽略,包括俄羅斯文壇泰斗托爾斯泰(據說因瑞典是俄國世仇),和奧匈猶太裔作家卡夫卡等,當然很多村上春樹的粉絲仍在癡癡地等。

語言是另一大問題。雖說委員會有多國代表,懂最少8國語言,但我猜絕大部分的非西方語言著作,還是需要先翻譯成英文,才能讓大部分委員看懂。我最近才發現原來連《射鵰英雄傳》,都要等到明年2月才有由英國/瑞典籍的Anna Holmwood,翻譯成英文,還將分4冊出版。希望她的翻譯水準夠高(瑞典籍加分?),對金庸有幫助。

委員會傾向保守,過去鄙視通俗文學,但已有所改變,去年竟頒給美國民謠歌手卜戴倫(Bob Dylan)。此決定帶來極大爭議,但整體還是非常受大眾歡迎的。既然歌手可以得獎,那麼武俠小說有何不可?

最後一道無形難關是政治。很多批評者指控它實為用文學來包裝的半個和平獎。莫言能得獎,非常替他高興,但不知是純粹倚靠諾貝爾委員會的慧眼,自己去發現他的才華,還是有大批在文學界極具影響力的朋友積極推動提名。

據我所知,近20年前香港有一班支持金庸的大商家,曾出力替他爭取提名。到了今日,如要成功,需要的當然是更強大有力的全國文學界的支持。

中國可用軟實力助金庸爭獎

如中國適當運用其軟實力(有別於尖銳實力,近日西方借意批評中國的另一名詞),是可以非常有效的。想當年在SARS一役後,竟能把陳馮富珍推上世衛總幹事一職,就可見一斑。另一佐證是聯合國世界遺產表,中國是單一國家身處首位,擁有52個遺址。我鄉下開平的碉樓都榜上有名,連我都覺得近乎奇蹟!對比下,如國家支持的話,金庸要拿諾貝爾獎,有何難度?

最後我是現實的,金庸獲諾貝爾獎的機會肯定不是很高。况且隨着中國國勢愈來愈強大,亦沒必要強求諾貝爾獎來認同金庸或其他中國作家的成就。

我建議國際聲望已頗高的邵逸夫獎增設一項文學獎。邵逸夫獎現有3項:數學、醫學和天文學,原則上僅能授予在世者,我認為應該放寬;不少邵逸夫獎得主後來都拿到諾貝爾獎(諾貝爾獎不設數學獎,沒有根據的傳聞是因諾貝爾的未婚妻被一位數學家搶走),醫學獎跟諾貝爾獎已有重疊,再設文學獎也可以。

我知道已有其他中國文學獎如茅盾獎和Newman獎等。但我並非建議再設一個中國文學獎,是要設立一個像諾貝爾獎、是頒授給全世界不同文化、語言的文學獎,評審過程盡量客觀和公平,但主導權當然屬於中國人。在這種機制下,金庸得獎的機會自然大大提升!

最後,有點可惜的是六嬸方逸華女士剛去世。要不然以她對電影和電視的終生熱愛,在她領導下的TVB就曾多次拍製金庸著作改編的電視劇,我相信她可能贊成我的建議,希望邵逸夫獎理事會能考慮。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75&issue=20171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6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