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Bond.雷曼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0612/16417655

政府再度推出 iBond發售,限額一百億元,每手一萬元,有一百萬人申請,就每人配到一手,有二十五萬人申請,每人配四手,市場人士估計申請人數在二十五萬至五十萬人之間,認真墟冚。
政 府發 iBond,等於政府向中產階級派錢,政府根本唔需要呢筆錢,派息與通脹掛鈎,當係5.5%好嘞,一萬元收息五百五十,幾好吖,有閒錢擺響度,不如買 iBond問政府攞息,借孖展申請或在二手市場以溢價買入就話有風險啫,用真金白銀買入擺三年,取回本金,有乜風險呀?一啲人士竟然講到買 iBond只能贏粒糖,輸間廠,真不知有何邏輯,自己唔買,都唔好咁樣嚇人吖。

記者 G叫媽咪申請 iBond,陪埋媽咪去中銀香港一間港島分行辦手續,老人家以前未有戶口,於是銀行職員要做足「法事」,講解風險,了解客戶,最後要錄音,搞足一個鐘頭, 媽咪對記者 G講:「咁鬼麻煩,唔買咯,得一手都冇乜肉食啫!」老人家埋怨手續花時間,職員為之苦笑,因為此乃雷曼後遺症,金管局要求嘅,唔做就犯規。媽咪後面有幾位 師奶仲煩氣,因排隊睇住媽咪開戶口,怨到出晒聲:「仲要等幾耐呀,我地有投資戶口㗎。」後來等到不耐煩,走過隔籬間銀行,睇住舊客戶流失,中銀職員更加笑 唔出,開一個長者新戶口唔見咗幾個熟客噃。以前大陸有句口頭禪,矯枉必須過正,現在香港銀行處理投資產品銷售,就有呢種情況發生,因規矩是死的,金管局明 令執行,銀行不得不從;銀行另一方面又怕一啲大戶他日輸錢,翻面不認,於是照足規矩做。左丁山有一次在醫務所碰到一位退隱已久嘅名人,身家有相當,佢對左 丁山講:「我依家住在雪梨,呢次返嚟香港一行,順便到銀行買啲股票基金,銀行職員識咗我幾十年嘅啦,經理出埋嚟歡迎我,但買基金時,要我聽講解,要我錄 音,我叫佢地慳番啲手續啦,我簽個名就得,但佢地唔肯,於是佢地一路講我一路睇蘋果日報,睇咗九個字,佢地先至話 OK嘞,根本我都唔知佢講乜!」聽講銀行界人士不斷向當局反映,要求對一啲客戶可以個別處理,當局或會考慮微調「矯枉過正」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