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儀:投資債券 穩定又保本
1 :
GS(14)@2017-09-25 04:10:00【明報專訊】每每當股市不穩定的時候,總會聽到有人說買債券可以保本避險。對初學習投資的投資新手,認識債券亦是重要的一課。
其實債券是由企業或政府(「發行人」)發行的債務證券。投資者買入債券,即等同向發行人借出資金,而發行人會承諾將於債券到期日償還本金,及定期支付利息。於債券到期前,投資者會以票息形式收取定額利息。由於多數債券均定期派息,因此債券亦被視為有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
債券可分為上市及非上市債券。如果債券在交易所上市,其買賣方式與股票相若。至於非上市債券,你可透過銀行或經紀行在二手市場買賣。你亦可以直接向發債機構首次公開發售時,直接認購債券,例如直接從政府認購,香港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
債券特點 一一拆解
1. 票面值﹕票面值即是貸款本金,債券於發行後可以在二手市場上進行交易,而債券本身的價格或會出現波動。但無論持券人最後以什麼價格買入債券,在債券到期時都只會收取到債券的票面值。
2.票面息率﹕發債機構以此息率,每年按債券的本金向持有人支付利息。債券可按息率分為定息、浮息或零息債券。
3.到期日﹕債券的到期日,決定了債券持有人何時可獲償還貸款本金及累計利息。
波動小於股票 定期收息
債券有三大好處,第一是債券有保本能力,債券有到期日,有特定的年期限制。到期日一到,除非發行人違約,否則保證債券持有人可收回債券的本金。第二則是可有定期的收益,債券發行人須按既定的時間表,向債券持有人支付特定的金額作為利息,通常會是根據票面息率而定。債券亦可以達到分散投資,以及穩定投資組合的表現。由於股票市場的波動較債券大,不少投資者會以兩者兼備的方式持有。股票市場表現理想時可得到較高回報,表現不理想時,亦可以依然在債券投資上取得定期的利息回報。
留意信貸風險 通脹太高反虧損
購買債券就等同等借錢給債券發行人,我們要如何才可以知道及確保借給別人的資金不會「一去無回頭」?這時候我們便可以查看該債券發行人的信貸評級。標準普爾、穆迪及惠譽等評級機構,會就發行人的債券發出及維持信貸評級,以反映有關債券的違約風險。借款人信貸評級較低,其債券便會提供較高的利息或票息,以補償投資者承受較高的違約風險。
最後若地方的通脹率過高,而收益率不足以補償通脹所侵蝕投資本金,即使債券有一定的保本能力,最後也會錄得虧損。
美國萬利理財控股有限公司亞太區總裁
[張佩儀 財女手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04&issue=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