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題籽】日文老師扎根天水圍 高橋信之高唱社運之歌

1 : GS(14)@2017-09-17 17:38:32

望着天水圍河邊日落,高橋讚嘆夕陽的美,說道:「如此美麗的夕陽,香港和日本也是一樣。」



【文化籽:胚芽故事】天水圍河畔的單車徑,清晨有居民擺賣自家種蔬果的天光墟,平日有不少人沿河跑步,閒坐聊天,傍晚或有三兩老人,圍坐捉棋、拉二胡、奏色士風,遙對流浮山小丘慢水、夾道綠樹,聊聊往事。河畔風景,日文老師高橋信之,十多年來幾乎每日踩單車經過,還是相看不厭,眼前總有跟天水圍基層一起打拼、弱勢社群安居樂業的遠景。



日本人扎根天水圍做社區工作,高橋可說是唯一。他創辦「天水圍草根社」,白恤衫黑色西褲,每日踩單車來往區內多個屋邨工作。草根社無辦公室,倒過來說,整個天水圍都是他的辦公室。日文課可說是高橋多年來區內工作的起點。2007年,高橋信之開始於天水圍教日文。談起開班初衷,他留意到區內有不少年輕人對動漫、J-Pop、日本文化感興趣,但一般日文課程學費不菲,學生難以負擔,居港日本人大多替當地公司服務,參與地區工作的人不多。相對市面的日文課程,高橋收費不貴,由課程設計、訂購日文教材,到張貼招生章程,高橋一手包辦。不少學生留意到屋邨大堂內,告示板上的日文課招生章程報名。有意報名的學生打電話給高橋,電話筒另一端,往往傳來高橋帶有濃濃日本腔的廣東話。


學生不論學歷 每周上課90分鐘

高橋的日文課,開設初級、中級及高級班,學生來自不同背景。在職人士、學生、一家大小、殘疾人士,不限學歷背景,對日文有興趣,每個星期總有90分鐘,跟「高橋先生」學習日文。同學學習日文用語和詞彙,並分組練習日常對話,練習過後,高橋總會跟學生擊掌,說一聲「奸爸爹」(即日語加油)。除了教授基本日語,高橋每堂課,都會播放動畫和教同學唱日文歌。播得最多的,當是動畫導演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宮崎駿藉作品表達世界和平和環保的理念,我很認同,而且動畫很好看,有藝術感,我想同學會喜歡。」高橋又提到另一套常播的動畫,同樣為宮崎駿的作品《夢幻街少女》。「同學都有各自的夢,追尋自己的理想。」平日看來嚴肅的高橋,說起來也靦腆一笑。上過高橋日文課的學生,大多都學會唱一首日文歌,便是谷村新司主唱的《星》(すばる)。除了日文原唱版,高橋更喜歡作詞人鄭國江譜的粵語歌詞,鄧麗君主唱的版本,「帶着熱情,我要找理想,理想是和平,尋夢而去,哪怕走崎嶇險徑。」高橋低聲唱着,回想自己和學生共同尋找夢想。一人在天水圍奮鬥,孤獨嗎?高橋答道:「也有這樣的時候,但想到自己為草根打拼的理想,逐點將希望和動力帶給天水圍居民,這種使命感想來便很幸福。」採訪當日,高橋在課堂尾聲播了日本兒歌《虹》(にじ),帶着同學用日文唱起來,歌詞意思是「彩虹、彩虹,掛在天空,將愁懷抹去,我敢肯定,明天會是好天氣。」高橋說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福島傳來這首鼓舞樂曲,在課堂教同學唱,也希望同學對前路抱有希望,感到「明天會是好天氣」。


牢記平上去入 學廣東話接觸基層

除了晚上教授日文,高橋關心基層民生,他反對領展霸權,組織居民上街示威,白天的工作還有上樓家訪、跟社工合作,幫助有經濟壓力的家庭和年輕人申請書簿津貼、曾在區內籃球場教授巴基斯坦青年空手道,又籌辦免費瑜伽班,主動跟區內少數族裔婦女聯絡,希望她們藉瑜伽互相認識,建立社交網絡。決心高昂,不過跟街坊接觸仍有一道難關,就是廣東話。「廣東話跟日文、英文都不同,平上去六聲,加上三個入聲,一共九聲,的確很難。」談起學廣東話,高橋不禁說起粵音六聲要訣,哼出「三碗細牛腩麵」的聲調,平日看書自修,主動跟居民聊天,受訪、上課都說得一口帶有日本腔的廣東話。高橋出生神戶,於日本福祉大學修讀社會工作,上世紀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執政期間,高橋擔任大學學生會主席,投身社會運動。當時中曾根政府奉行新自由主義,大幅削減日本公民福利,連串舉動包括解散工會、鐵路私有化,令日本基層福利無法得到保障,高橋帶領學生上街抗議、示威,開展社運之路。「大學前我只想當個日本足球員,但那只是一人之事。要逐漸改變社會,惟有參與社會運動。」高橋信之畢業後,便在日本當記者,編採國際和財經新聞,不過看不過日本政府對傳媒的控制,在政府部門、警區等設立「記者俱樂部」,只讓親政府傳媒採訪,藉此操控輿論。


大學投身社運 不滿解禁集體自衞權

1992年,他把握《Business Post》外派到香港的機會,採訪財經新聞,訪問過合和集團創辦人胡應湘、恒生銀行大班利國偉等商界巨頭。不過隨着採訪時日越長,高橋認為要更直接幫助香港市民,倒不如選個地方,努力耕耘。高橋考慮過長駐深水埗,不過該區當時已發展出社區意識,千禧年代左右的天水圍,地區工作仍有待開拓,高橋便由港島搬到元朗廈村,一待十多年。高橋信之時常希望身邊人關心社會、開拓眼界。有住在天水圍的學生,因喜歡日本動漫,主動跟高橋學習日文,課餘時跟老師討論核問題、社區重建等議題,其後赴日本德山大學升讀,在學期間燃起大學所在山口縣的社運,將天水圍基層和領展的個案帶到當地,帶動日本居民討論,探討當地小學空置的問題,社區關懷如此越過千里,落戶日本城鄉。根植天水圍,高橋不止關心朝夕對着的香港,仍着眼日本和世界。年輕時,高橋的理想世界就一直心繫日本憲法第九條,其中「放棄戰爭、不維持武力、不擁有宣戰權」三大原則,皆是高橋一直相信和提倡。近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代表的執政自民黨和政治聯盟公明黨,極力提倡解禁集體自衞權,違反戰後「和平憲法」的理念,引起不少民眾反對,高橋認為這股反政府民氣,代表公眾對和平和社會的願望。他同樣創辦另一個社運組織「亞洲和平前進」(Asia Peace Front),在國際社會發聲。


今年七一遊行 充當公民記者

至於香港,高橋深感社會近年因前特首梁振英政府和中共拈手,矛盾不斷。今年七一遊行,他充當公民記者,上街收集民眾對劉曉波事件和梁振英管治的意見,拍成短片,希望跟其他地方的社運人士交流。同樣於七一,日揆安倍在東京秋葉原為自民黨東京都議會候選人站台,會場出現大批民眾,高呼「打倒安倍」、「維護憲法」等標語,在高橋心中,兩地同樣稱為「家」的的地方,民眾不會坐視政權對社會不公,這也是他奮力前進的方向。訪問尾聲逢天水圍日落,高橋信之遠眺夕陽,想起日本歌星近藤真彥原唱,梅艷芳翻唱的《夕陽之歌》,望着天水圍河邊日落,讚嘆夕陽的美,說道:「如此美麗的夕陽,香港和日本也是一樣。」高橋念想跟日文課學生同唱《夕陽之歌》的時刻。



高橋的日文課,開設初級、中級及高級班,學生來自不同背景。

天水圍河畔的單車徑,高橋十多年來幾乎每日踩單車經過,來往區內多個屋邨工作。

高橋(左)在天水圍屋邨貼告示,招攬有興趣學習日文的人士,學費當然不貴。


高橋創辦「天水圍草根社」,自己生活一樣草根,愛去茶餐廳醫肚,日常生活如普通香港人。

除了晚上教授日文,他還會主動跟區內少數族裔婦女聯絡,建立社交網絡。

高橋每周跟學生上90分鐘課,上堂時不時跟學生擊掌,說一聲「奸爸爹」,以示鼓勵。


家住元朗的他,平日除了踏單車代步,還經常乘搭輕鐵出入。

要跟街坊接觸,高橋努力學習廣東話,平日看書自修,主動跟居民聊天。

採訪:陳駿豪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5/201529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2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