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三%,總統馬英九在五二○就職 前夕最新民調。身為「馬友友」一員的郭台銘,趕緊出來護航,把民怨責任,轉嫁到馬英九對經濟學家太過依賴。「你知道嗎?馬英九選後第一個見的經濟學家就是 我。」「我跟他講,你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令人好奇,郭台銘跟馬英九講了些什麼? 「馬英九就是太相信經濟學家」 「你絕對不要聽經濟學家的,十個經濟問題,有三百個意見。」郭台銘心直口快的說。「馬英九就是太相信經濟學家,」「念書的經驗跟實戰經驗不一樣。」他還以 打麻將來形容理論與實務間的差異。「看《麻將必勝》的書來打麻將,你必輸。」郭台銘說。想要贏牌,一定要上牌桌,沒有實戰經驗,很難抓到贏的竅門。 其實,郭台銘的建議馬英九多少都記在心裡。郭台銘曾隔空建議,應該效法鄧小平摸石頭過河,就是「先做了」,再邊做邊改。馬英九聽進去了,也把油門踩到底,大動作進行油電雙漲、開徵證所稅,只是衝得太快、太猛,民眾很難適應。 郭台銘對馬英九的「衝過頭」,開出「加薪」、「大膽牛肉麵」與「反攻美國」三大解方,來為馬英九脫困。 面對於油電雙漲,郭台銘直覺認為,「該漲的就讓它漲,該讓它反映成本的就讓它反映成本。」言下之意,油價漲、電價漲只是反映成本提高,民眾的反應,似乎有點大驚小怪。 而油電雙漲,加上物價暴漲,的確會影響到民眾的荷包。所以,郭台銘拿出的第一個解方是「加薪」。 宣布從七月份大幅調整員工待遇,以加薪來彌補因為物價上漲帶來的支出增加,並巧妙的解決「物價漲、薪水不漲」的民怨。只是這樣一來,逼得其他企業也得跟進調高薪水,墊高人事成本。 美國牛肉進口的問題怎麼解?郭台銘有一段生動的描述。 「我就跟他(指行政院長陳冲)講,第一個這個牛肉你一年,我那天跟蕭萬長也講,那天我去,我說喔,一年台灣進口美牛多少 錢?兩億美金,不多欸。我說喔,我就開一個牛肉麵店,叫『大膽牛肉麵』,怕死,請別來,對不對?全部分配。剩下一億美金咧,做成牛肉泡麵銷美國(眾大 笑)。」 郭台銘說,「香菸上不是有標示,抽菸有害人體,你願意抽是你家的事。」把消費的選擇權還給民眾,政府只要標示清楚,就算盡到責任。至於做成泡麵「反攻美 國」,倘若泡麵檢疫不通過,就說「牛肉全數來自美國,看美國人還敢不敢表示意見?」「美牛就這樣處理嘛!」郭台銘說。 熟稔官場應對進退的郭台銘說,「我說你任何政治,你任何只要有數字,你穩死的,」同樣一件事,只要轉個彎,目的一樣能達到,但話就能說得漂亮。 「正義解決不了吃飯問題」 全力幫馬英九護航的郭台銘,也有生氣的時候。 元月份,馬英九連任當選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經開心的說,經濟沒有「空窗期」,期待馬英九如同企業家,能夠提高政府的效率。不到三個月,馬英九專心處理美國牛肉問題,卻忽略了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業,讓郭台銘氣到跳腳。 日前,日本DRAM大廠爾必達宣告破產,恐將衝擊到台灣合作廠商。郭台銘說,「現在正是聯美、日抗韓的時機,但政府卻只關心美牛。」直接要政府表態,「要 救就救到底,不救,就讓產業自生自滅。」郭台銘話說得重,挑明就是希望政府救DRAM產業,好讓鴻海集團有穩定的DRAM貨源。 對於股民關心的「課徵證所稅」議題,表面上郭台銘持支持態度,實際上卻未必相同。 檯面上,郭台銘說:「國家沒有稅收,哪來發展?」實際上想的是「花這麼長時間與這麼多力氣,只抽到一百億元」,值不值得? 況且,企業投資不賺錢、股票不漲,哪來的稅收?他建議馬英九,開徵證所稅應「多深思」。而且對於馬英九為了「公平正義」,而要開徵證所稅講得更直接,「正義解決不了吃飯問題」。 歐債問題已經搞得全球神經緊張,馬英九表錯情的衝過頭,只是讓經濟更亂,民眾怨氣更高。郭董的藥方是否真的有效,恐怕也真的有人去做,才能證實郭董的鐵口直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