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孔子的仁愛之道看中國式管理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27519.html

一個跟隨爺爺、奶奶一起去旅行的小男孩,看到路邊一塊反對吸煙的公益廣告,上面寫著:「吸煙者每吸一口煙,他的壽命便會因此縮短兩分鐘」。恰巧這個 孩子的奶奶是一位擁有30多年煙齡的煙民,這個孩子就自作聰明地列出數學公式來進行計算,最後他得出,他的奶奶因為吸煙,壽命將縮短16年。他馬上非常得 意地把這個計算結果告訴了奶奶,結果奶奶傷心的大哭起來。爺爺拍了拍男孩的肩頭對他說:「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仁愛比聰明更難做到」。這句話影響了這 個孩子的一生,從此他牢記爺爺的這句教誨,凡事以仁愛為先,因此,他身邊有很多不離不棄的朋友、同事,他也被上司、客戶,甚至是競爭對手所尊敬。

全球最大的網絡書店,擁有近千萬本圖書,公司市值幾百億美元的亞馬遜網絡書店相信我們大家都知道,而當年的這個孩子就是之後以過百億身價,36歲便登上《財富》週刊年度風雲人物的傑夫·貝索斯。

仁者「五行」

西方的經濟發展較中國發達很多,從某種角度來講,我們今天的市場環境就是西方昨天的市場環境,因此,我們都在學習西方的管理、營銷方法及經驗。但 是,有趣的是,在此時,很多西方的企業、管理學者與商學院卻都在研究、學習中國幾千年來留下的智慧精髓,並從中吸取營養,用於他們今天的管理、營銷活動當 中,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孫子兵法》、《道德經》、《左傳》等。其中,《孫子兵法》對於市場競爭戰略、戰術具有很高的指導與借鑑意義,《道德經》 則可以啟迪經營哲學與商業智慧。但是,由於《論語》是一部側重樹人的智慧典籍,因此,很少有管理、營銷領域的專家學者或企業對其進行研究。但筆者認為,經 營的根本是人,變數是人,成敗也取決於人,在我們研究精妙的競爭戰略戰術的同時,也應該回歸到經營的原點——人的身上,從這裡出發,可以從根本上影響經營 結果,這比精妙的競爭戰略更重要。下面我們就從《論語》中的仁愛之道來解析職業經理人與企業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孔子非常推崇「仁愛」之道,《論語》中對「仁」的論述也非常多。孔子認為「仁」是完美人格標準的基礎。一個人即使非常有才能,但是人格中沒有「仁」 的存在,也無法成就大事,或者空守著財富與權勢,枉有一身才華,卻可能眾叛親離,落得孤家寡人。縱觀歷史,在看看我們的身邊,這樣的人還少嗎?身居高官, 或是家財萬貫,也可能是才華橫溢,能力超群,但是工作與生活並不如意,尤其是遇到困境時,往往乏人相助,事業上很難走的長久,這樣的企業管理者更是經常會 落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孔子所說的「仁」,是我們無論經商從政,還是為人立身,都必須擁有的人格特質,有了 「仁」,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把人生走好。中國的古語也有「仁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側」之說,可見,做到「仁」是多麼的重要,對於一個企業的 管理者又是多麼的必要。

何謂「仁」呢?又如何做到「仁」呢?當孔子的學生請教其如何做到「仁」時,孔子給出了:「恭、寬、信、敏、惠」,仁者的五項行為特徵。即所謂的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兩千年前孔子所謂的「仁愛」在今天的社會中,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更加實際的意義,對於企業領導者來說,做到「恭、寬、信、敏、惠」這五點,對我們 經營企業有莫大的助益。下面我們從一些中國歷代的帝王將相身上來解析,中國儒家文化的精髓——仁愛之道——恭、寬、信、敏、惠,與商道之間的關係。

「恭」

孔子所說的「恭則不侮」本意是指做人要謙恭有禮,這樣至少不會在與人接觸中遭致羞辱與難看,而且這樣的為人處事態度還可以從別人身上學習到很多東 西。海之所以能納百川,成其寬廣,就是因為其將自己放在了較低的位置,以開放、包容、謙恭的態度接納四方。自然界的道法對我們的生活及工作具有極強的啟示 意義,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抱持這樣心態的人多數人際交往都很成功,工作上也左右逢源。但是,更多的人在今天的社會氛圍下往往因為居高自傲或愛面子、怕被瞧 不起等原因,無法做到與人謙恭。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別人多不僅不會因為你謙恭的態度而小瞧你,這樣反而會得到大家的好感與認可。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對下 屬持有謙恭的態度不僅不會讓下屬覺得你無能,只會使他們覺得你更加具有人格魅力、務實的領導作風與親和力。謙恭是一個管理者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遺 憾的是,在我國企業中,能夠有這樣心態的企業家或領導者非常的少,即使有,也多存在於企業草創時期或陷入困境時,此時才會記起謙恭,並通過謙恭的態度聚眾 才用群智,以求發展壯大或度過難關。到了企業取得一定成績,或成長壯大後,領導者這樣的心態會隨著成功的取得而慢慢消失,這是人性的特點使然,而這又往往 是使管理者注下大錯或失敗的重要原因。

這和一些歷史中的君主或將領的思想行為非常相似,一個歷史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三國時期的劉備。其基業初創時敬徐庶為師、茅廬三顧請諸葛、泣淚留趙 云、三躬謝法正……直到得西川,稱帝前,劉備都是非常謙恭的,這讓他得到了很多人才的輔佐,也做出了很多英明的決策,由此建立了西蜀的霸業。但是當了皇帝 后,劉備的謙恭之心慢慢消退,在治國與軍事戰略上逐步變得獨斷專行,最終在討伐東吳的決策上一意孤行,沒有聽信諸葛亮、趙云及幾乎所有大臣的勸諫,發傾國 之兵征討東吳,最終落得兵敗白帝城,羞憤而亡,使得多年苦心經營的蜀國發生轉折,逐步走向衰退。

反觀一些謙恭的帝王,如周文王,為請聖賢,讓姜子牙坐輦,自己拉車,拉了八百七十三步,姜子牙幫助姬昌打下了維繫八百七十三年的大周江山。雖然這個 典故有些演義的成分,但是,周朝從周文王開始就打下了謙恭納言,禮賢下士的作風。周武王繼承了父親的謙恭態度,繼續謙恭為政,最終覆滅了商紂,建立了大周 王朝。謙恭的為政態度也多為周朝30餘位帝王所承襲。帝王將相的謙恭意味著一定的民主,這在封建王朝中是很難得的,這也是周朝可以長存800多年的一個重 要原因。

在當今的企業管理中,管理者謙恭的態度不僅可以得到大家發自內心的贊同,同時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思想、信息。IBM曾經就是因為官僚作風導致上面的 領導聽不到下面的聲音,聽到了聲音也不予理睬,因此,頻繁決策失誤,使企業陷入巨虧。新總裁郭士納上任後,因其對IT是門外漢,於是謙恭的向各個部門瞭解 與學習大家的意見、建議,甚至虛心地向庫管人員求教。驕傲自大的IBM對郭士納這個對電腦一竅不通的總裁從最初的小視與不信任,逐步轉變為擁護、信任。慢 慢的,由郭士納帶來的這股謙恭、務實的作風逐步由上層擴展到中層、下層。因為謙恭的聽取組織的各方意見,使IBM的決策不僅正確,符合市場需求,而且行動 變得迅速,內部員工的積極性也被充分的調動起來,謙恭的春風吹化了IBM沉積多年的傲慢官僚作風。

由此可見,謙恭可以讓一個領導者擁有親和力,但是,領導者的謙恭之心一定要建立在能力、制度基礎之上的,否則你的謙恭就會被視為是軟弱無能。

「寬」

孔子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對人的寬容,他在論語中多次提到「恕」的重要,其更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把寬恕之心記在心中,就可以受用一生。寬恕之心不僅可 以使自己每天都很坦蕩、快樂,還能溫暖你周圍的人。一個寬字小到能讓你很好的修身、齊家,大到可以使你成功的治國、安天下。縱觀歷代帝王,能成就穩固霸業 的君主都是很寬容的。

在中國的封建與集權統治時期,等級森嚴,王權至上,大臣一句話說的皇帝不高興了就可能遭致殺身之禍,甚至是九族連誅。而唐太宗李世民卻可以忍受諫議 大夫魏徵「一日數諫」,唐太宗這樣寬容納諫的態度使大臣們敢於說真話,積極獻言獻策,使得朝風清正,決策正確,也因此才有了舉世矚目的貞觀盛世。一代帝王 能夠做到如此,而我們的企業管理者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寬容不僅能讓組織成員敢於直言,更能使領導者得到大家極高的忠誠度。

春秋時期,齊國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奪王位時,公子糾的謀臣管仲射了公子小白一箭,正中胸膛,幸好有帶鉤保護,沒有受傷。公子小白登基後不僅沒有記恨 管仲的一箭之仇,反倒任人唯賢,拜管仲為相,這讓本為階下囚的管仲非常感動,於是殫精竭慮,效忠齊桓公,把齊國治理的國富兵強,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從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一個強大的組織多有一個寬宏大度的領袖。在企業中也是如此,這樣的領導者更具有領導魅力,這樣的組織也更具有向心力。而我 們的一些企業領導者缺乏寬容的心態,即使有,也多是表面寬容,往往「秋後算賬」,讓下屬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感受,繼而形成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企業 氛圍,還會使員工的凝聚力與工作動力受到嚴重影響。好的建議與思想也都停留在部屬的頭腦中,很多經營的好點子,或是市場的危險信號都無法反饋到決策者那 裡,使信息斷層,最終影響企業的決策,這對於需要不斷創新的企業來說更是致命的。

經濟、管理學家阿里•德赫斯提出過「寬容型管理」。他認為,寬容型管理是新經濟形態下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與方式,也是世界上許多企業能保持旺盛而長 久生命力的原因。其提出的寬容管理表面看來和傳統的組織講求制度及層級結構相衝突,但實則寬容的管理方式是對制度的柔性強化,而非衝突。寬容的管理能夠使 制度具有更高的彈性,應對市場變化時也更能做出敏捷的反應,化解制度僵硬的弊端。現在國際上能夠生存百年以上的公司多數都有著本質寬容的企業文化與寬容的 企業領導者。

寬容的公司部門構成多數是分散的網絡式結構,而非傳統的垂直式或金字塔式的結構。在具體行為上,鼓勵員工創新,即使做錯也不會受到懲罰等。比如,員 工第一次犯錯可以不受到處分、員工可以在特定環境下替公司作出決策、組建企業智囊團等都是一個寬容公司的特徵,這樣的公司員工也多具有很強的責任心與工作 熱情。人性化的寬容管理方式是人類社會由階級制度走向民主制度,繼而走入一個新形態社會的必然企業形態。在今天這個已經由勞動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的市場 環境中,繼續奉行等級森嚴的層級制度與教條的管理方式,想以此提高生產力與競爭力的企業將逐步隨著社會的進步而被淘汰。

「信」

公元前594年,楚莊王與宋國交兵,宋國國弱兵微,只能據守都城不出,楚國軍隊圍困都城大半年,卻久攻不破。最後楚軍只剩下七天的糧食,如果不能馬 上破城,那就只能退兵了。楚莊王打算探察一下城裡的情況,以決定是否撤兵,於是,遣大將司馬子反登於高處俯察宋國城內的虛實,而此時宋國重臣華元也正在另 一高坡俯瞰楚國營盤,兩人相距僅幾百步。

子反拱手問華元:「你們城中現在是什麼狀況啊?」

華元:「城裡情況非常危急,樹木都已經吃光了,現在大家在互相交換子女作為充飢的食物,沒有樹木生火,都把屍骨當柴火燒了。」

子反:「真是太可憐了,但你為什麼要把這些情況告訴我呢?」

華元:「見君子當誠信實言,而且君子都有悲天憫人之心,我看你是個君子,就把實情告訴你了。」

子反:「那你們繼續守城吧,我們營中也只有七天的糧食了。」

兩人拱手道別,子反回營告訴了楚莊王城裡的情況,楚王非常高興:「如此說來,只要我們在堅守幾日,宋國就會投降了?」子反說:「不行,我已經告訴華 元,我們營中只有七天的糧草了」,楚王大怒:「你怎麼能洩露軍機,把實話告訴敵人呢?」,子反說:「宋國不過是一個彈丸小國,人口萬戶而已,這樣小的國家 其大臣都講求誠信,我們楚國戶口百萬,號令四方,怎麼能有騙人的將軍呢?」,楚王頓悟,於是撤兵三十里,兩國講和。仁信化解了一場干戈,解救了無數的生 靈。

上面的歷史畫面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間本真的溫暖,雖然今天的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要像子反和華元一樣,但是,如今僅僅是建立於誠信基礎之上的競爭、 對抗,甚至是交流、合作還有多少呢?相較之下,今天的社會是一個誠信缺失的社會,以至於我們不得不用形形色色的律法來約束大家的信用底線。在市場中更是如 此,同對手爾虞我詐,為了利益最大化,可以毫不猶豫的放棄誠信。在企業的組織內部,員工之間、領導與下屬之間,為了名利二字可以勾心鬥角,自食其言並不以 為恥。我們現在的社會氛圍甚至嘲笑講信用的人,認為他們很愚訥,似乎耍小聰明,隨風就勢的人才是能人、智者。

孔子講的「信則人任」指的是如果你講求信用,有很好的信譽,那麼大家慢慢就會認識到你,賢明的君主自然也會發現你,任用你。孔子甚至說過:「人而無 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了誠信在心,不知道這個人還能做什麼。在當今社會也是如此,大家都缺少誠信的時候,也正意味著誠信比以往任何時候 都有價值。在未來的社會或市場中,無論是個人或組織,擁有誠信將是其核心能力的一部分,並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從這一刻起,就開始積累我們的信 用吧,讓守信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人格特質中的一部分。

反觀歷史中的周幽王,其為博愛妃一笑,烽火戲諸侯,美人一笑失江山,斷送了大周八百年的基業;李自成的成敗也都在一個信字上,最初李自成依靠團結民 眾,愛護百姓,以仁信立足,公買公賣,絕不騷擾百姓,後來更打出「迎闖王,闖王進城不納糧」的口號,口號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了街頭巷尾孩童口中的歌謠。百 姓非常擁戴闖王,所到之處百姓主動開城迎接闖王的軍隊,當闖王軍隊缺乏糧草物資時主動提供幫助,李自成也信守承諾,當軍隊度過難關時會加倍奉還百姓,因此 更加得到百姓的擁戴,都以能參加闖王的軍隊為榮,由此使得李自成的軍隊在極盛時達到了百萬。但是,當李自成取得了初步成功,建立政權,推翻明王朝後,不僅 驕傲自滿,而且完全背棄了當年的承諾,攻進北京城後屠殺明朝百官,搶掠百姓。很快,李自成的大順王朝就失去了民心,甚至多年跟隨的舊部都紛紛離去,各地明 朝殘存勢力與受到壓迫的百姓紛紛起義,李自成又逼反了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推翻了其不到百日的王朝。

上面講到的是領導者失信帶來的與下屬不良的互動,這種互動不僅能動搖領導者的地位,甚至能毀滅一個組織。而宋高宗趙構不信任岳飛;明思宗崇禎不信任 袁崇煥;周瑜反間計,曹操錯殺蔡瑁、張允等,這些又都是領導者不信任下屬帶來的嚴重後果。下面在從歷史事件中瞭解一下信義的正面力量。

西晉名將羊祜在遇到強敵——吳國名將陸抗時,正面進攻屢屢失利,於是羊祜改變軍事策略,與吳軍在邊境線對持,採用以信義來感化吳軍與吳國百姓的策 略,軟性地瓦解對方的軍心與民心。羊祜和吳軍交戰時都是先和對方約定好時間,從不採用偷襲等詭詐手段,對於敵軍陣亡的將士,有認領的就送回,沒有認領的就 妥善安葬。晉軍善待俘虜,被其抓獲的吳軍多被放回。對於戰區的吳國百姓也從不騷擾,公買公賣,吳國百姓遇到困難甚至會就近向晉軍求助。吳國軍民都尊稱羊祜 為「羊公」。羊祜依靠仁信之道,反襯吳王孫浩的暴虐,慢慢瓦解了吳國軍民對本國的信心,雖然羊祜最終在生前沒有打敗吳國,但是其死後次年,他選中的接班人 杜預征服了吳國。

諸葛亮在第四次兵出祁山征討北魏時,遭到司馬懿的頑強抵抗,加之魏主曹睿率30萬重兵親征,兩軍相持數月未分勝負。因為劉備發傾國之兵征討東吳失 利,幾乎全軍覆沒,使得西蜀軍事實力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此次兵出祁山,諸葛亮所帶的兵馬的也不過20萬人,而此時西蜀軍中有8萬名服役期滿的老兵應該 返鄉,但是,這些士兵若要離開,西蜀與北魏的軍事力量對比將更加懸殊。眾將都建議諸葛亮讓這些服役期滿的老兵們在多駐守兩個月,打完即將展開的這次戰役在 退伍。諸葛亮則斷然拒絕:「國無信不存,人無信不立,不可食言」,於是,按期讓老兵返鄉。此時要退役的老兵們因為早知道此時要退役,所以歸心似箭,希望早 日看到親人,回到家鄉。但現在戰事吃緊,都擔心不能如期返鄉,紛紛議論,當得知諸葛丞相讓他們如期退役,個個感動非常,都表示要繼續留在軍中替丞相分憂, 此事使軍中士氣大振。相對的,魏軍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而司馬懿採取的則是強制士兵超期服役,結果導致士兵怨氣衝天,士氣低落,很多士兵都紛紛私自逃走。

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更看出了誠信的價值與珍貴,信用好的企業較容易獲得銀行等機構的貸款與融資,以信譽作為擔保的品牌產品其銷路不降反升,而沒有品牌信譽的商品則被淘汰。信譽,已經成為了今天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對於明天的企業,信譽則可能意味著生命。

宜家家居是目前全球經營最好的家具商之一,他們能有今天的成功,原因有很多,但是誠信是成功的諸多元素中不可缺少的一個。一次,宜家生產了一批椅 子,出廠後發現椅子上的一個裝飾品可能被兒童拔下,誤食發生危險。於是在全球無條件召回該產品。表面看來此舉給企業造成了一些損失,但是換來的消費者及社 會的信任卻是更為珍貴的。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時隔不久發生的某知名汽車品牌旗下產品爆出的「剎車門」事件。該車剎車真空助力泵存在缺陷,嚴重影響駕駛安 全,而廠家拒不召回,先是悄悄地電話通知車主來店裡更換ABS的螺絲和彈簧墊片,而部分車主還要自費幾百元更換。按照規定,汽車檢修、維護保養、召回等行 為都要給車主發送正規通知,為什麼只是電話秘密通知呢?如果沒有問題為什麼要秘密更換呢?這種隱性的召回卻被廠家稱之為「售後服務」。我們都知道,更換 ABS的螺絲和增加彈簧墊片絕不是常規的維護保養,當被問及如果不更換螺絲與安裝彈簧墊片可能發生的問題時,廠家卻稱即使不更換也不會有任何問題。廠家這 樣強硬的態度直到中央電視台對該事件曝光後才有所扭轉,最後不得不承認存在質量缺陷,並正式召回。

一個是在我們眼中微不足道的小瑕疵就主動召回,一個是關乎生命的大問題卻為了利益與聲譽而百般抵賴,兩個企業誰能走的更遠,我們一目瞭然。能夠把 「信」字時刻放在企業經營第一的位置,是成就百年品牌的基本元素之一,而企業是否能做到誠信為商,多取決於企業的文化,而誠信企業文化的推行與落實,其關 鍵因素又在企業領導者身上。

「敏」

孔子所說的「仁」不僅僅是一種道德的尺度與標準,更包含了一個人的能力,即仁者應兼智、勇、德、才。孔子所謂的仁德之士,就是天地於胸,簡言敏行的 人。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不應該誇誇其談,而是要善於去做事,孔子所說的「敏」,我們今天可以理解為一個人是否善把理念落實到行動上,是否有執行能力,而 非是紙上談兵。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位大將趙奢,曾經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由此一舉成名。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談論兵法、戰策時連他的父親都辯 不過他,因此,趙括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但是,其父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趙奢和人談論趙括的時候說,趙國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 使趙軍遭受失敗。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入侵,趙軍在 長平對壘拒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掛帥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採用反間計,派人到趙 國散佈謠言,說廉頗膽小,不敢進攻,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趙王聽到傳言後產生了動搖,打算啟用趙括,並親自會見趙括。與其探討用兵打仗的對策 時,趙括侃侃而談,滔滔不絕,趙王非常讚賞,於是,派趙括替代廉頗統帥三軍。趙括自認為熟讀兵書,而廉頗只是勇猛,不懂兵法,於是其到長平後按照兵書的理 論行事,完全改變了廉頗以固守來消耗遠道而來秦軍的力量與糧食,最後不戰而勝的作戰計劃,主動出擊去迎戰銳氣正盛,兵力也多過自己的秦軍,結果四十多萬趙 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亂箭射死。

在今天,以實戰決定成敗的市場環境中,無論是做內部管理還是外部的營銷活動,一個合格的企業領導者可以訥於言,但必須要敏與行。也就是說,其可以講 不出什麼理論,但是,必須要有具體行動的方法與主張。市場活動是複雜的,一直動態變化的,企業管理與市場營銷工作作為一門實踐科學,實踐永遠走在理論的前 面,因此,在企業經營中切不可「照本宣科」、「按圖索驥」。

一家美國著名企業聘請曾經成功改造通用電氣兩家子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娜黛麗為企業進行改革,但這家企業的情況和娜黛麗成功改革的前兩家企業截然不同, 理論上成立的改造方法在遭遇不同的組織結構,不同企業文化,不同性格領導時,失去了作用,使改革進展的速度很慢,最後以失敗告終。

「惠」

《麥肯錫季刊》調查,絕大多數美國公司高管都認為,增加員工福利對提高公司競爭力至關重要,特別是將其作為公司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的手段。可是在我 國,企業主都想方設法來壓低員工的工資與福利待遇,以此降低經營成本。這樣雖然表面上減少了成本開支,但實質上必然增加了員工的流動性,造成人力成本的隱 性浪費,繼而影響到經營效率。因為,一名新員工要熟悉並勝任工作崗位,必須有一段適應的時間,而這段時間所能產出的勞動價值是很低的,對於一些核心人才的 離去恐怕更是很難快速有人能頂替,給企業造成的損失遠高過所付的薪水。因此,對於企業的核心員工、關鍵崗位的員工,不應吝於支付豐厚的酬勞,因為這樣不僅 能為企業節約很多隱性成本,增加組織穩定性,並且,會加強員工的向心力與歸屬感,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市場回報,尤其是當企業陷入困境的時候,這些高忠誠度的 員工會成為企業度過危機的最好幫手。

但是,在我國,尤其是中小企業中,擁有這樣先進思想理念的管理者並不多,多數還抱持著工業時代的人力用工觀念,這種觀念在今天這個人才決定企業成敗與發展的市場環境下,顯然是錯位的,甚至是危險的。企業可能省下了一點點的薪酬費用,可是卻失掉了無數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財富的人才。

我國有一位著名的「散財老總」——牛根生,他當年在「伊利」時就聚人才,散錢財。企業獎勵其一部轎車,牛先生把轎車買了,換成幾部面包車獎勵給下 屬。這樣的作風使其離開「伊利」後依然有眾多的人才不離不棄,放棄「伊利」的高薪,同牛根生一起在50多平米的房子裡成立了前途未卜的蒙牛乳業公司。當蒙 牛集團成為中國乳業龍頭,股票上市後,牛先生又把自己的股份拿出去組建基金,以獎勵人才。就是這樣一個散財的老總,人才與財富卻不斷向其彙集,這種舍與得 的商業智慧值得我們今天的企業家與管理者們思索與學習。

在春秋時期,一次楚王夜宴群臣,酒過三巡之後,大家都很興奮,楚王更讓自己的愛妃出來給眾臣敬酒,突然,一股大風把屋子裡的燈火全部吹滅,此時一名 大臣藉機抱了楚王的妃子一把,這名妃子則扯下這個人頭盔上的裝飾盔纓。於是其告訴楚王,並讓人掌起燈火,看看哪位武將的頭盔上沒有盔纓。如果查出,這個人 必然是死罪,可是楚王卻說:「所有武將都把盔纓摘下,而後在掌燈」,楚王這樣顯然是打算放過這個人,沒有計較他的無禮行為。多年之後,楚王親征時遇到危 險,幾千人陷入敵軍幾萬人的包圍之中,最後楚軍且戰且逃,最後只剩下幾十人,其中一員武將身中數箭,卻一直拚死保護楚王,最終背著楚王逃出重圍。事後楚王 非常感動,問這個武將要什麼封賞,這名武將卻說:「臣不要任何封賞,因為三年前陛下放我一條生路,就已經是對我最好的賞賜,臣肝腦塗地都無以報答」。原來 這個捨死救楚王的人就是當年楚王放過的那名醉酒調戲王妃的大將。

由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對別人的恩惠不一定是物質上的,而是綜合的。往往非物質層面的給予能帶來更多的回報。最近一條新聞很有趣,英國一位87歲老 婦人在遺囑中把自己700萬英鎊的財產贈予一位送外賣的女孩,而非留給自己的兩個兒子。贈予原因則是這位女孩每次為她送外賣的時候,無論多忙,都願意拿出 十幾分鐘時間傾聽她嘮叨、訴說,而她的兩個兒子則僅每月看望她一次,留下一些禮物後便匆匆離開。能夠耐心的去傾聽別人講話是不是也是一種給予呢?答案是肯 定的。我們今天的企業領導者,想一想,我們除了物質獎勵外,是不是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獎勵給下屬呢?比如一句誇獎,一個肯定的目光,一句生日的祝福等。這些 非物質的獎勵可能效果遠勝過多分配一些獎金。

現在美國的一些公司開始嘗試給予員工彈性的工作時間、給予他們更多的工作自由、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這些換來了超過物質獎勵的工作熱情與勞動產出。由此可見,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僅要能夠在金錢上慷慨的給予,更應該懂得如何在其它的非物質層面對下屬更多的給予。

「仁」的思索

從以上的「仁者五行」可以看出,孔子對「仁」的標準要求很高,一個人很難兼具五點,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更是難以做到全善,但是,作為一個企業領導 者,我們只要向著這五個方面去努力,就一定會對自己的管理、營銷工作,甚至是生活,有莫大的助益。筆者對20幾位全球知名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做過研究比 較,發現他們至少擁有「仁者五行」中的兩點特質。其實,兩千多年前的儒學智慧,完全可以啟迪並幫助今天的我們走向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