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揭秘981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5-18/100391542_all.html

正值中國與菲律賓在黃岩島主權問題上摩擦不斷之際,5月9日,中國首座深水石油鑽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下稱981平台)正式在南海開鑽。一時間引發國內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業內專家指出,此時開鑽並非刻意。開鑽地點遠離爭議區域,且該平台歷時六年設計、建造,還成功進行一次試鑽,開鑽時機已水到渠成。

  當天,這座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工勘探設備,將鑽頭探入1500米的南海海底,開鑽荔灣6-1-1自營油井。這標誌著中國終於有能力進軍深海油氣。在此之前,中國僅能在300米左右水深的地方鑽井,按國際慣例,300米及以下水深屬於淺海。

  981平台的能力不僅於此,按設計,在1500米至3000米的超深海區域,該平台也能平穩作業。這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據業內估計,南海擁有石油資源量230億至300億噸,天然氣約16萬億立方米,共佔中國油氣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這些油氣大部分位於上述水深。

  按照服役期,981平台將在未來30多年裡為中國人勘探油氣。這是中國第一座深海鑽井平台,更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為進軍深海戰略打造的深水艦隊中的核心平台船。在一定程度上,有試水意義的981平台,關乎中海油的未來,也關乎中國深海石油戰略的未來。

六年造巨船

  981平台相當於40餘層樓高——117米,長和寬分別為114米、89米,其甲板為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中海油深水鑽井船工程項目組項目副總經理粟京告訴財新記者,與981鑽井平台相同等級的第六代半潛式平台,目前全球大約有17艘至20艘。有些 同級別平台的作業水深超過3000米,但在其他指標上遜於981平台,例如981平台9000噸的可變載荷是世界第一。他認為,綜合打分來看,981鑽井 平台可以躋身世界前三名。

  海洋石油界最看重981平台的兩項關鍵指標——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最大鑽井深度10000米。該兩項指標對中國海洋石油戰略異常重要。981平台屬於世界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在此之前中國僅能生產第三代半潛式平台,僅可在水深300米的淺海作業。

  早在1983年,中國就自主開發「勘探三號」半潛式鑽井平台,具備300米以內水深油氣田的勘探、開發和生產能力,屬於第二代、第三代世界水 平。然而20多年來,中國海上鑽井能力進步緩慢,在981平台之前,中國鑽井最大水深僅達505米,而發達國家鑽井深度已達3000多米。

  據參與981平台建造的知情人士介紹,981的基本設計出自美國F&G公司(Friede Goldman United),隨後中海油公司研究總院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七○八研究所在原有設計上進行升級改造,於2008年4月在上海外高橋造船廠開工建設。2011年12月,平台交付使用。整個過程大約耗時六年。

  中海油從2003年開始醞釀深海戰略,在隨後花了三年時間瞭解和認識國際現狀,決策設備型號,尋求合作方設計圖紙。從2008年起,中海油五種型號、六艘可在水深3000米海域工作的深海工程裝備,陸續開始建造。

  所謂五型六船,包括一艘「海洋石油720」12纜深水物探船、一艘「海洋石油708」深水地質勘察船、一艘「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一艘「海洋石油201」深水鋪管起重船,另外兩艘為深水大馬力三用工作船。

  顯然,981平台是五型六船中的絕對核心裝備。2011年上半年,五型六船相繼建造完成。

981的突破

  事實上,981平台的鑽井已經獲得過成功。財新記者獲悉,荔灣6-1-1井並非981鑽井平台開鑽的第一個深水井,為確保首鑽成功,981平台曾在2012年3月前試鑽水深為754米的流花29-2-1井。

  楊進所在的中國石油大學海洋工程科研團隊一直為981平台的鑽井、施工作業進行技術支持。楊進告訴財新記者,試鑽效果很好,主要體現在裝備調試和人員磨合上比預期快,鑽井速度比預期快10天至15天。

  對於981平台的鑽井能力不需懷疑,但繞不開的一個問題是,當平台面對類似美國墨西哥灣溢油的情形時,能否成功應對並規避油井溢油的發生?

  就在981平台建造期間內,2010年5月,墨西哥灣發生油井鑽探過程中溢油事件,其鑽井平台為BP(英國石油公司)租用的「深水地平線」(第五代半潛式平台)。

  粟京介紹,981平台在全球首次採用本質安全型水下防噴器系統,觸發中海油在981平台上加入此系統的原因,正是墨西哥灣漏油事件。

  據稱,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事故發生時,以往通用的靠液控、電控信號關閉漏油油井等四種辦法全部失效。

  本質安全型水下防噴器系統提供了第五種防井噴方式,即在收不到電波和液壓信號時,由儲能器自動關斷鑽井,甚至剪斷鑽桿。粟京說,這種方式有利有 弊,利處是安全,弊病是如果出現誤操作,會帶來很大的商業損失。這個系統由美國一家公司研發,但在全球範圍內都一直未被採用,原因就是很多公司害怕可能產 生的商業損失。

  相比世界多數深海區域,南海海況惡劣,為讓981平台在南海保持平穩和安全作業,設計者和建造者煞費苦心。

  「與歐洲北海比,南海的風浪沒有那麼大,但是風速更快;與美國墨西哥灣比,南海的流速沒有那麼猛,但風浪更大。」一位知情人士認為,正是南海的惡劣複雜海況,讓981平台做了很多設計改動。

  例如,首次採用200年一遇風浪參數對平台校核,業內認為該參數相當於17級颱風風速,遠超國際船級社規範。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海洋工程部博 士吳曉源向財新記者介紹,981平台還首次採用了動力定位和錨泊定位的組合定位系統,水深在1500米以內時採用全錨泊定位,水深超過1500米時採用全 動力定位模式(DP3)。吳曉源說,水淺的地方用錨泊,比較省油,但如果水深達到1500米以上,就無法使用錨泊定位,因為所用錨鏈會非常重,平台難以負 荷。最終,水深超過1500米後,要靠八台推進器來動力定位。

  981平台的可變載荷為9000噸,也是世界半潛式平台之最,大大提高了其遠海作業能力。

  超高強度的R5級錨鏈,也被認為是981平台的世界之最之一。

  吳曉源說,R5級錨鏈由江蘇亞星錨鏈廠在全球第一次造出。該錨鏈強度較R4級提高了16%。據瞭解,平台在調試中曾遇兩次15級強颱風襲擊,結果拋錨狀態下的平台穩若磐石,沒有位移。

  981平台的第六項世界之最是首次在船體的關鍵部位系統地安裝了傳感器監測系統。據吳曉源介紹,在建造階段,中海油與船廠合作,把傳感器貼到船上去,這樣出海後可取得平台在海上實際受力的數據。

981含金量

  盛名之下,對981平台的質疑也隨之而來。981平台的科技含金量到底有多大?所謂自主知識產權,其自主程度,又到底有多大?

  有些業界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質疑,如果說基本設計出自美國F&G公司,中海油在此成熟船型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那麼稱「中海油對此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似乎不太妥當。

  「我們申請了40多項專利,現在已經被授予23項。」對於981鑽井平台的知識產權疑問,粟京向財新記者解釋稱,981平台的基礎設計是由中海 油與美國F&G公司聯合進行的。與世界其他現有第六代半潛式平台不同,981平台做了很多技術改進。對基礎設計上的技術改進申請專利,「知識產權 歸屬中海油」。「中海油曾與F&G公司協議共同申請,後來F&G公司放棄申請,變成中海油單方面申請。」

  這種默契,並不意味著中海油已買斷981平台的基礎設計圖紙。粟京透露,如中海油要以981平台的樣子完全複製第二艘是允許的,但如果給別的公司造,就必須先徵得F&G公司的同意。

  據財新記者多方瞭解,981平台的國產化率為40%。一位參與981項目的中海油人士向財新記者承認,雖說有40%的國產化率,但是這部分的價值比較低,價值高的鑽井設備包、主機、推進器都是國外進口。

  事實上,設計建造之初,國產化率高低並非是中海油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中海油)總公司說,能夠在國內把它造出來就很了不起了。」上述中海油人士參與了981平台從設計到建設的六年曆程。他說:「當初我們頭一次去國外看類似平台,發現造平台這麼複雜,心裡都直打鼓。」

  熟悉981平台設計建造過程的知情人士還告訴財新記者,981平台在基礎船型上的設計改造量其實非常大,其中兩個關鍵的改動是把母親船7000噸的可變載調高至9000噸,以及把動力系統由DP2改至DP3。這兩個關鍵改動,是981平台創造六個世界之最的關鍵因素。

  一位來自外資電氣公司的人士對後一項關鍵技術改動表示憂慮。

  他說,由於原始設計是DP2,而DP2船型相對較小,改裝DP3後,相當於981平台是「一個小個子背了一個大包袱」,「這需要額外增加很多設備,那麼,這些改裝設計是否存在隱患,有待實踐試驗。」

  還有一個質疑是981平台造價過高。據粟京透露,981平台設計壽命為30年,總造價大概在58億元人民幣左右。如果油價維持在每桶100美元水平,預計未來七至八年就可回收成本。

  「花了六年,平台是造出來了,但是也沒少花錢。」上述外資電氣公司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在升級改造過程中,平台上一些主要設備有返工重做的,電工系統也有很多工序被弄反了,「花了不少冤枉錢和時間」。

  對此,中海油一位熟悉情況的內部人士表示,的確存在返工等情況,但他認為,由於這是中國第一次設計和建造第六代半潛式鑽井平台,造第二條肯定就會節省很多時間和費用,「一定會比新加坡造、韓國造便宜」。

  儘管存在種種質疑,但絕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981平台的真正技術價值在於「技術集成」。而吳曉源則認為,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都是做集成,採購各種產品後做總包商。

謹慎深海夢

  在5月9日「海洋石油981」首鑽儀式上,致辭的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和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先後提到發展深水油氣資源的政治意義。維護中國領海主權,維護國家海洋權益被一再提及。

  作為大型央企,中海油還得算南海開發的經濟賬。

  首先,南海的油氣儲量到底是多少?儘管南海一直被民間稱為「第二個波斯灣」,但是南海的油氣儲量一直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

  已有的數據僅是估算值,在油氣行業,資源量是最粗放的概念,儲量才是可靠數值。在南海深水處,中國沒有打下一口探井,南海油氣儲量仍未可知。

  對於南海油氣資源一直未得到有效開發的原因,中海油曾表示是「由於自然環境惡劣、開發技術難度大、成本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近年這些原因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高位油價激發了石油公司積極投資高風險的深水領域的熱情。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在2011年 年報中表示,對於南海深水區油氣資源,中海油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地震資料,加深了對地質構造的認識,並鎖定了一批勘探目標。目前中海油已經在技術準備、作業 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做好準備,於2012年開始深水勘探。

  不過,業界的一個擔憂是,中國的深海油氣開發速度,可能並不像中海油宣稱的那樣快。

  在傅成玉掌舵中海油時,曾計劃到2020年建成一個「深水大慶」,即在中國海域深水部分實現5000萬噸油當量的產能。但現實情況是,直到目 前,中海油在中國海域深水的產能還是零。按照荔灣3-1氣田2006年發現、2013年才建成投產的速度推算,用剩下八年實現從零到5000萬噸的「深水 大慶」目標,實在無法讓人樂觀。

  顯而易見,上述速度的戰略需要更多的深海鑽井平台。中海油內部人士表示,第二座平台即「海洋石油982」的建造計劃,在2009年做過可行性研究,目前中海油的打算是:先觀察981平台的實際運作情況和物探船的進一步發現,再決定何時建造第二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