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碎片-5/21 我和Facebook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z6b.htmlFacebook上市。也算一個里程碑。
我整理下我和Facebook的關係。
可惜沒有timeline。不然會更詳細。我只是用記憶和郵件在幫助回憶。
我記得第一次註冊Facebook當時他還沒有對公眾郵件地址開放。換句話說是2006年11月前。
當時我還鬱悶了一陣。
現在的帳號是07年註冊的。
第一次刺激到我是,2008年,貝布托被刺。當天就有消息說很多記者跑Facebook上去找貝布托的兒子。Bilawal Bhutto Zardari。結果還發現有兩個假帳號。
那個刺激很大。我突然發現類似Bilawal Bhutto Zardari的人他的homeland是否真的就在facebook上?
他的朋友和社會關係真實的體現在那裡。
後來這個事件安替還特意寫過一個文章。「Facebook,一副勢利臉」
當中還有一個插曲。是07年前後很是流行的second life。林頓幣。當時還和美元有實時匯率。
我還記得second life上第一個百萬富翁是華裔女性在德國。
第二人生中首個百萬富翁:從女教師到地產大亨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rz/20070909/14103960409.shtml
當然最後大家懂的。自由發鈔最後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這和任何一個遊戲內的通貨膨脹一個意思。
插一句,so那個比特幣也就一個笑話。這是題外話。
後來的Facebook因為被牆後其實和我的生活關聯度很小。
還是回到投資上
說下幾個看法
1. Facebook 的ipo
Facebook的ipo按照我的理解還是因為股東人數超過SEC的規定。應該算被迫上市。
從歷史上看好的公司ipo價幾乎都是地板價。從Microsoft到Google
這裡一個主要因素是上市時機,從發展的角度看Microsoft上市離PC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microsoft是80年代後期上市的,PC的滲透率增速大概在互聯網時代到來前增速最快。互聯網是最後一擊,滲透率飽和。就是沒增長鳥。so股價也在互聯網熱潮過後一直下坡。MSFT從ipo到最高大概70倍。
google上市04年。我不記得那年開始使用google的。但是應該算比較早。
我甚至覺得是google改變我的人生。
Google ipo到現在大概4-6倍這樣。未來不確定。如果不出意外不太可能超過MSFT的漲幅
這兩個案例寫完我突然發現一個方法。
就是msft上市時用戶數多少對比漲幅。
然後google上市時候的用戶數對比日後漲幅
通過這個方案或許可以預測facebook的空間
現在8億人。到30億人幾乎不可想像。
那麼還有4倍空間這或許是極限。現在1000億到3000億也是世界最大公司。差不多這就是天花板。
2.Facebook的價值
說個虛的。還是那句老話,一個google的產品經理用Facebook改變埃及歷史。
那麼Facebook價值多少?
當一個人的homeland 在Facebook,那麼Facebook價值多少?
3.幾乎所有的App之類流行應用都是Facebook帳號登錄或者Twitter帳號登錄。
本質上就是Facebook帳號在起尋址作用。即Facebook帳號=電話號碼。
這個。。。這個。。。。
價值多少?
4.短期看Facebook會跌破發行價。短期是指2012年。
理由很簡單,兌現的人會很多。整個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在增加。
so低成本入股的總要去買點房子。對不。這時候會發現錢少了。財富多了。所以槓桿的作用就是讓財富減少點。讓錢生點出來。即股價會跌點。
至於跌到哪裡不確定。
5.Facebook 為了還是看貨幣化,Sheryl K. Sandberg 是前財長的高徒。她搞貨幣化是最佳人選。她想的一定比我們多。這不用我們擔心。
能想到的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