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研究】IT行業創新的迷思(2)

http://www.infzm.com/content/74781

要成為領域的專家才能創新麼?技術的創新是關鍵麼?

迷思之五:要成為領域的專家,才能創新

這個想法看起來沒什麼錯,我們不正是為了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才來上學,拿學位,並且希望拿到學位之後成為專家,然後再開始在這個領域進行創新的麼?

但是統計數據顯示,70%的創新者,他們最成功的創新是在他們擅長領域之外產生的。

Tim Berners-Lee是一個物理學家,他在1989年3月提出了一個想法,利用HyperText實現方便的信息共享和更新。他的老闆看了他的想法後 說,「vague, but exciting」。一年後,他和同事們實現了通過互聯網的HTTP協議通信,WWW就這樣誕生了。

這個在現在看起來如此順理成章的想法,為什麼是由一個物理學家,而不是計算機學家最終實現的呢?事實上在WWW/HyperText協議剛出現的時 候,一些計算機專家很看不起這個想法(根據我看到的2001年資料)。因為專家們認為,一個文本文件上有一些文字,有些是藍色的,用鼠標一點,就能打開另 一個文件,網頁上都不記錄狀態。這看上去有什麼難度,又算得上是什麼創新呢?這個文章又沒有提到很多希臘字母的公式,在哪裡發表論文呢?當時計算機科學家 在研究開發COM、DCOM、Remote Process Call這些高難度的東西。

事實上,正是這種看似簡單的無狀態(stateless)網頁改變了世界。

在中國甚至全世界,B2B網站做的最好的是阿里巴巴,那它的創始人是學計算機、互聯網專業的麼?

Nokia公司在進入通信領域之前是芬蘭一家做森林木材相關產品的企業,比如紙漿、衛生紙、雨靴等相關產品。芬蘭全國人口只有500萬,他們能用多 少衛生紙和雨靴?於是有一天公司領導決定創新,他們最終看上了通信領域,但當公司想去融資的時候,專家們包括資本家們並不看好他們的前景甚至都在嘲笑他 們。15年之後,Nokia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和通信企業,擁有79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當然Nokia在成為行業領頭羊,成了專家之後,也碰到了自 己的問題,它不得不從自己著火的平台跳進冰冷的海水裡……

另一個例子是索尼公司的「單放機」(Walkman)。索尼公司在大型的收錄機取得成功之後,其創始人盛田昭夫想進一步讓所有人都能隨時聽到音樂, 於是就有了發明「隨聲聽」的想法。但是這個想法在公司內部受到很多阻力。公司的專家們認為市場認知是:「收錄機,收錄機,就要能收能錄」,隨聲聽沒有市 場。他們還做了多次市場調查來證明大眾不會喜歡「只能放音樂,不能錄音樂的小玩意」。盛田憑著他對電子消費品趨勢的洞察和對未來的直覺,堅持推進研發甚至 以自己辭職相要挾。最後在產品快要上市的時候,大家要給它取名字,Walkman是最後的候選名字之一。公司請教了語言專家,語言專家語重心長地指 出,Walkman不符合語法,動詞不能修飾名詞,改成Walking Man才是正解!

值得慶幸的是,盛田昭夫沒有聽專家的建議。Walkman(而不是Walking Man)上市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Walkman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市場,點燃了爆炸性的增長。

在Walkman的生命週期中(1979-2010),它共賣出了2.2億台,開闢了一個新的市場。Walkman產品引起了從Panasonic、Aiwa到國內的許多廠家的效仿。如此巨大的市場和銷售旺景是許多專家們當初不曾想到的。

為什麼領域內的專家有時候反而沒有領域外的創新者那麼有創意呢?這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迷思之六:技術的創新是關鍵

技術創新是關鍵這個想法對理工科的同學們來說更是自然不過,很多同學孜孜不倦地跟蹤某編程技術各個版本的細節,津津樂道其中奧秘。大家的想法無外乎是我們就是要先學習各種科學技術,然後創新,然後,齊家治國平天下。讓我們看看手機的發展歷史:

手機的哪一個進步不是技術進步的結果呢?這句話當然不錯,但是最有技術含量的手機,在這個圖上還沒有顯示。它是這個:

你別小看那天線,那麼粗,裡面都是技術啊!

這就是著名的Iridium銥星計劃的手機,它的確凝聚了多種先進技術,而且開發思想簡明。只用往天上發66顆衛星,衛星信號把地球全覆蓋了,大家就可以隨時隨地用這個手機打電話了。這比在地面上每隔幾公里就建造一個手機基站要好不知多少倍。對吧?

不幸的是,這個服務從1998年開始運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迫終止。

在事後諸葛亮看來,銥星的想法有許多不靠譜的地方。

1.銥星的獨特價值點是在荒無人煙,沒有基站的地方也可以打電話,「荒無人煙」的一般定義是人們很少去的地方!銥星為最不常見的條件優化。那麼用戶在哪裡?用戶們大多在大城市裡,會在房間裡打電話。但是在房間裡反而使用不了銥星電話。銥星電話說明書有這樣一段:

當你在室內感覺通話效果較差時,請走到室外,把手機天線指向衛星所在的方位。但是用戶哪裡知道你的衛星是在哪一片天空中飛呢?

2.由於使用了衛星通訊技術,銥星的帶寬、延時都比不上普通手機。

3.銥星有用戶群體麼?當然有,那些登山運動員、在南極科學考察的人們、還有想隻身駕船周遊七大洋的孤膽英雄們,他們當然希望有一部這樣的電話。但 是這樣的用戶數量在全世界有多少呢?銥星電話現在變成了一個租賃業務,為這些幾千幾萬用戶提供短期服務。與此同時,全世界手機用戶早已突破了10億。

我們在這裡看到,除了技術的創新,還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創新:商業模式,用戶體驗,生態系統。

iPod、mac iTune client、iTune web site共同實現了在音樂購買、同步、播放這整個流程的整合。如果單獨拿出來和同類型產品比較,各有千秋,但是把各個環節整合得如此流暢,打造成一個盈利的生態系統,使得蘋果公司目前遠遠領先其他競爭者。

搞IT技術的人們有時候把「功能的增加」和「技術的創新」等同起來。但是產品功能的整合容易被很多人忽視——茶壺由這些組件組成:茶壺蓋、茶壺體、茶壺把、茶壺嘴。各個部分及功能還要有機結合起來,滿足用戶的需求。那麼請看下圖的茶壺滿足用戶的需求了麼?

(來源: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by Donald A. Norman)

大家在使用一些軟件的時候,往往會覺得這些軟件,要說功能也都齊全,可是怎麼就這麼難用呢?一旦出現了更好用的軟件(也許功能一般),大家就呼拉一下都換掉了原來的軟件了。

(本文整理自鄒欣和北大同學交流的講稿,暑期課程-職業規劃與領導力發展的一部分)

作者簡介:鄒欣:微軟亞洲研究院創新工程中心首席開發經理,主要負責研究成果向產品轉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