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工作超過十年,表現極為傑出 的主管,忽然間提出休假三個月的要求,由於事前沒有任何徵兆,代表此事絕不尋常。 我試圖要瞭解狀況,並且協助他,我問他:為何要休假三個 月?這三個月要做什麼?他沉吟不語,代表了他對我並不信任。 我嘗試展開話題:是工作遭遇瓶頸了嗎?「有點累,我喜歡做書、編書,但現在做的 多是管理、管人的工作,但我發覺我不是位好主管。」終於有回應了。我告訴他,我也不是好主管,到現在還在摸索,而且知道反省自己不是好主管的人,才有可能 變成好主管,壞主管自以為是,從來不知自己是壞主管。 接著我問,休假三個月要做什麼?他又沉吟,我只好導引他:要出去旅行,放空一下,還是 要去上課,學些新東西?「都給你說中了,我想全台灣走一走,拍些照片,寫寫感受,徹底放空一下,也會去上些課。」 他接著反問:何先生,你都 沒想過要去休個假,玩一玩,放空一下,或是去進修嗎? 好問題,我正想分享我的經驗:「我無時無刻不在玩樂,所以我不會想放假去;我也無時無 刻不在放空,所以也不會想去放空;我更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所以也不需要專程去學習。」 或許這個答案十分意外,我需要進一步說明。工作、挑戰 新事物,是我最大的樂趣,所以我在工作中就是玩樂,當然我也會去旅行幾天,找個地方玩一玩,但不會休長假。 至於放空,人是需要放空,但我把 轉換環境與情境,當作放空,我去日本開會,我去上海談事情,時空轉換,離開例行工作,這對我而言都是放空。我在家的時間,看各種與工作無關的書,也都是放 空,所以我也不會需要長時間放空,以解答自己的人生疑惑。 而進修學習,從學校畢業後,我幾乎沒再進過課堂,可是我每天在改變。在工作中、在 生活中,面對每一件事,我都十分好奇,追問緣由,找專家詢問,閱讀,從書中找答案,我在許多領域變成專家,修煉成我自己的「自慢」絕活。幾天的課程,我去 上過,但幾乎從沒想過長時間再去學一件什麼事,因為在生活與工作中,我每天都學不完了。 聽完我的話,他問:這樣的境界,是要靠時間去完成 呢?還是轉念?這個年輕人確實傑出,有慧根,能夠問出這樣的問題。 「轉念與時間都需要,但要先轉念,再實踐」,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我並不 是知道才這樣做,我年輕時,是因為要工作、創業、拚命,根本沒時間休假、放空、學習,所以我只好用這種方式來休假、放空、學習。剛開始,只是心靈上的自我 療癒,可是後來真的用這種方式去找到答案,一切就改變了。 我同意他休一個月的假,去旅行、去拍照寫作,希望他能找到他要的答案,我期待,也 祝福!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netPOPO原創:www.popo.tw/users/feipeng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