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聯重科搏殺混凝土機械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13/100379432_all.html

中聯重科正在圖謀斷臂求勝。

  一位中聯重科的重要投資人日前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稱,中聯重科(000157.SZ)此前出售環衛機械業務的主要目的是籌資發展混凝土機械主業,以與同城宿敵三一重工(600031.SH)一爭高下。

  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曾對外解釋稱,「中聯重科無法同時支撐工程機械和環保產業兩塊業務的高速發展,因此出售環衛機械,助推工程機械主業跨越式發展。」孫昌軍表示,中聯重科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到十年進入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前三位。

  在中聯重科衝刺「全球前三」之際,最大的攔路虎就是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兩家公司的明爭暗鬥,在業界從來不是秘密。去年四季度,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市場佔有率首次超過三一重工,內部士氣大振,正圖謀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然而,這種以大量資本為後盾,通過降低客戶首付的激進措施換取的市場份額能否持久,市場不無質疑。中聯重科與三一重工混戰多年,近年更是競相提高財務槓桿,爭奪第一,如此競爭令市場擔憂。

賣的是「靚女」

  3月23日,中聯重科發佈公告,擬通過公開掛牌交易的方式,以不低於32億元的價格出售全資子公司長沙中聯重科環衛機械有限公司(下稱環衛機 械)80%的股權,交易條件中包括同業競爭者不能競標。但由中聯重科高管團隊持股的長沙合盛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長沙合盛)卻加入了競標,聯合投標體中 包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弘毅投資。

  據中聯重科披露,長沙合盛今年3月成立,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持有30%股權,15名公司管理層合計持有49.4%股權。截至目前,長沙合盛未開展任何投資業務。為此,投資者質疑管理層通過出售環衛機械實現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者收購)。

  一位參與該交易的機構投資負責人向財新記者透露,「長沙合盛進入競標,是財務投資者提出的要求,希望能綁定和公司管理層的利益。財務投資人同時也要求,長沙合盛和中聯重科不能控股環衛機械公司。」

  據上述人士透露,「在聯合投標體中,長沙合盛持股將不超過20%,弘毅投資不超過25%,意大利曼達林基金會約持股20%。此外高盛也有興趣持股。」他認為,從這種競標體的股比來看,管理層以及中聯重科佔比不到一半,「尚談不上MBO」。

  「這種聯合投標體的組合,也不排除機構投資者為管理層代持。畢竟這幾方關係不一般。」一位機械行業排名前三的分析師稱。2008年,中聯重科、弘毅投資、曼達林基金以及高盛這一組合,聯手收購了知名混凝土機械製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

  上述機構投資負責人對財新記者稱,如果聯合投標體最終競標成功,將找一個新的團隊管理環衛機械,並且會投入30億-40億元,去國外收購一些先進的環衛機械企業。「預計三年後將有8億—10億元利潤」。

  2003年,中聯重科以1.27億元收購了中標實業有限公司,進入環衛機械領域。2012年2月,中聯重科注資21億元設立環衛機械公司,將與環衛機械業務相關的全部資產轉移至該公司。

  2011年,中聯重科環衛機械營業收入29.8億元,淨利潤3.63億元,毛利率高達32%,僅次於混凝土機械和路面機械,高於起重機、土石方 機械等其他產品。主導產品道路清掃機械市場佔有率接近60%。在環衛機械發展形勢良好的情況下,中聯重科的剝離決定難免令市場產生「賤賣」質疑。

  「按照環衛機械去年的財務數據,32億元出售80%股權的交易底價,相當於11倍市盈率。按照4月10日股價,中聯重科收於9.64元,對應的 市盈率為9.2倍。所以環衛機械的這個價格說得過去。」上述機械行業分析師表示,但他也為中聯重科出售一個與競爭對手有差異性的板塊而惋惜。

  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的主營產品是混凝土機械、起重機、路面機械。目前三一重工在環衛機械領域剛剛起步。一位長期投資機械行業的私募股權投資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三一重工目前在環衛機械已投入20億元,專攻高端環衛機械,目前尚無成品。

  「目前中聯重科的環衛機械主要在道路清掃機械和垃圾收集與運輸機械領域。道路清掃機械進一步提升空間有限,垃圾收集與運輸機械領域門檻低,大多數省份都有本地企業,競爭激烈,毛利率低。」孫昌軍稱,要發展環衛機械,需要向工程服務和投資運營轉型。

  上述投資機構負責人士稱,中聯重科在環衛機械方面投入不到5億元,如要轉向製造垃圾處理車,投入得達到30億-50億元。「靠中聯自己的錢是不夠的,中聯的錢都投到主業打三一了。」

  「通過這次出售,公司可獲得32億元現金,同時減少對環衛公司超過15億元投資,相當於一次47億元的融資,改善了公司資本結構。通過持有環衛公司20%股權,還繼續分享環衛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帶來的收益。」孫昌軍稱。

混戰混凝土機械

  中聯重科宣稱,賣掉「靚女」環衛機械,志在換取資金,與三一重工「決戰」混凝土機械。

  從幾個細分領域看,中聯重科的工程起重機市場份額僅次於徐工,三一重工增勢很猛,但還不足以和中聯重科抗衡;但在挖掘機方面,三一重工排名第一,而中聯重科進入較晚,銷售並不樂觀;在裝載機方面,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都不強。

  因此混凝土機械成了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競爭的焦點,尤其是在中聯重科收購CIFA後。

  「混凝土機械是目前工程機械中利潤率非常高的產品,相對其他工程機械,也有較大上升發展空間。」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分析說,一 方面混凝土嚴禁現場攪拌的法規執行將不斷深入,現有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間基建仍是投資重心,水利、資源、能源等各方基礎建設項 目,將會帶動混凝土機械的需求。

  在2011年四季度之前,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機械市場佔有率一直略勝中聯重科一籌。根據雙方披露的數據,2001年-2007年,三一重工的混凝 土機械銷售收入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8%,高於位居第二的中聯重科的44%。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機械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接近70%,居全國第一;遠高於緊隨 其後的中聯重科的25%。

  據王金星介紹,在2008年收購CIFA之後,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的市場佔有率上升到35%左右,三一重工略有下降,但仍然強於中聯重科。但去年四季度,競爭格局發生改變。中聯重科的混凝土機械市場佔有率達到48%,而三一重工為42%。

  「公司成套設備優勢及CIFA複合材料技術優勢明顯,使得市場份額提升。」興業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吳華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

  一位分析師對財新記者指出,「去年底中聯重科市場份額超過三一重工,主要是降價促銷。」工程機械的銷售,客戶購買產品一般採取全額付款、分期付款、按揭貸款和融資租賃四種方式,而客戶通常會採取後三種方式。在工程機械銷售中,一般首付在20%左右。

  「目前大家為了搶佔市場份額,都在降低首付比例,現在已經降到10%左右。」一位從事混凝土機械代理的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

  根據財報,三一重工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其他應收款累計達131億元,是淨利潤的1.5倍;中聯重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其他應收款達136億元,是淨利潤的1.7倍。

  「高應收款主要是調整了信用銷售政策所致。去年下半年,工程機械市場持續回落,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都採取了加大融資租賃、分期付款等激進的銷售策略。」上述分析師稱。

  首付比例降低,對於中聯重科這種以融資租賃銷售為主的企業,意味著銷售企業需要墊付更多資金,「估計中聯重科這樣大規模的銷售量,每個月需要多花10億-15億元」。上述代理商稱。

  「去年四季度在混凝土機械的超越,堅定了中聯重科做大主業的信心。」中聯重科一位高層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出售環衛機械可以讓公司有更多資金擴張。

  一部分將用於擴大主業的市場份額,一部分用於提高技術,其中包括收購。

   但是,對中聯重科以資本支撐擴大市場份額的舉措,一些業內人士並不認同。「融資租賃和降低首付的競爭方式不可持續,除非保證資金持續充裕。」上述分析師稱。根據財報,2011年中聯重科長期應收款為128.05億元,同比增長30.68%。

  「三一重工則主要以按揭貸款為主,佔到將近50%。按揭貸款是由客戶向銀行貸款付給三一重工,這種模式令三一重工在資金上的壓力小於中聯重 科。」上述分析師稱,不過三一重工也在調整銷售策略,「一季度混凝土機械銷售收入與中聯重科相差無幾。」根據一季報,中聯重科2012年一季度營業額 107.35億元。其中混凝土機械一季度營業額達到70億元,增長近30%。

  對於中聯重科來說,另一個爭取的戰場還有海外業務。

  目前,海外業務僅佔中聯重科營業收入的6%,在金融危機前,比例接近20%。中聯重科的海外業務目標是到2015年達到30%。

  中聯重科的一位高管向財新記者透露,公司將在海外建立全球研發基地,在新興市場建立生產基地和組裝基地;此外,中聯重科還在與美國一家工程機械企業洽談收購事宜,目的是提升技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