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貸評山下:保險江湖從此多事

1 : GS(14)@2017-01-12 08:07:24

全球金融體系,經歷過不同的金融風波後,慢慢都由行業自行監管,轉到政府獨立的監管,其中香港近年的例子,就包括了保險和會計行業。筆者認為,這個趨勢整體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讓消費者更有保障;但當然,監管永遠都需要面對幾個問題,如監管有否過猶不及、監管機構的問責(最監管監管機構)、監管和發展靈活性的平衡等等。


投資不能單看回報

以保險為例,保監局於2015年底正式成立後,會有一段過渡時間,就會正式取代現有的保監處,規管保險中介人。在整個監管收緊的大環境下,今年開始,保監處就正式實施了所謂的「指引十六(GN16)」,增加了長期保險業務的資料披露和透明度,尤其是投資相連和分紅保險產品;其中一項,就是關於所謂的分紅保險在非保證回報(non-guaranteed dividends/bonuses)的實現率(fulfillment ratio)。資料一出,江湖就從此多事,因為不少人已經磨刀霍霍,就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比拼;比拼本來是一件好事,因為有競爭先有進步。不過,問題是,這些較複雜的分紅保險產品,是否單靠實現率就能判斷產品的好壞呢?答案當然不是。實現率反映的是,實際表現和當初預期表現的比較;但如果相關的投資資產類別不同,實現率的落差就自然不同。比如說,眾所周知,股票一般比債券更波動,但長遠回報較高;如果單看實現率,就類似單看波動性一樣,畢竟,波動性越高,實現率的確定性就越低。既然,不能單看波動性,要看甚麼呢?當然就是相關資產的實際回報,是否更高,是否能抵消投資者所要承受的波動性(要吃的驚風散)?這個概念,就類似投資者一般不會單看回報,也不會單看波動性,而要看sharpe ratio,用以量度調整波動性後的額外回報(risk adjusted returns)。當然,波動性高,不一定等於回報高;相反,波動性低,也不一定見得必然比較好;兩者最好的比較,需要用混合的sharpe ratio來做更清楚的比較。現在監管機構還沒有這樣的規定。筆者認為,這個方向是否可以值得再深思呢?多了一種risk adjusted returns的資料,就更能投資者和消費者多了資料比較,免於做出了一些「蘋果」和「橙」的比較。最後,以上的討論,用了一般金融學術的假設,即波動性高就等於風險高,其實未必。這個概念,畢菲特已經有多次的論述反對,篇幅所限,此處不重複。黃元山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本欄隔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2/198937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