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兩會特別報導】談國進民退,國企民企都低調

http://www.infzm.com/content/72136

原國航董事長孔棟說:「我和民營航空的老總都是非常好的朋友。」

盛大集團總裁陳天橋說:「我們關注改革,也認可對改革的看法。有什麼爭議?我不知道有什麼爭議。」

低調「老闆」

全國兩會期間,兩個企業家的一張組合照片在微博上被瘋狂轉發。一個是王軍,國企中信集團原董事長,一個是許家印,恆大地產董事長。

兩人都是全國政協委員。前者手插口袋,一身休閒打扮,淡定而立,後者為了逃避媒體發足猛跑,西裝散開後被媒體拍到了腰帶。

前者的衣服和後者的腰帶都是頂級奢侈品牌。但一位微博用戶的跟帖道出了其中的差別:我土了,既沒看出下面那人腰帶是什麼牌子,更沒法認出上面那位的上衣居然比下面的腰帶貴好多倍,這才是「低調的奢華」。

王軍的淡定,一部分原因來自無官一身輕。2006年,王軍退休。

在王軍任內,中信的總資產從一千億元左右,做大到了八千億元上下。繼任者孔丹接棒後,中信集團的總資產做到了高達兩萬五千多億元。而恆大才1500 多億元。要知道,恆大算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第一梯隊的企業,這個行業也被看作這5年來最為暴利的行業,也是與政府走得最近的一個非國有經濟主導的行業。

房地產業是很多地方政府的支柱產業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這個行業的高回報甚至引來了中央企業和大型國有企業湧入,地王頻出,房價進一步推高。更重要的是,由於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於樓市,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推進緩慢。

2011年2月,中國啟動史上最嚴厲的地產調控政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更是質問地產商是否流著道德的血液。這一切都讓地產商紛紛低調起來。2012年3月3日全國政協大會開幕的當天,許家印特意掐著時間到達會場,不給媒體圍堵和採訪的時間。於是有了上面那張照片。

孔丹的弟弟孔棟,也在2011年卸任退休。孔棟是從中國國航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休的。航空業被認為是這幾年逐漸破除行業壟斷的成功典範。春秋航空等民 營航空已經壯大到即將登陸資本市場。3月5日,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孔棟談及國進民退的話題時說:「我和民營航空的老總都是非常好的朋友。」

孔棟透露,3月4日,他所的政協小組,就現在應該是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的話題爭論激烈。他個人的觀點是,應該共存共榮,互相補充和競爭。

民企期待更大空間

在南方週末記者約訪的眾多企業界高管中,大部分明星企業家選擇了對改革話題的低調迴避。

TCL董事長李東生是個例外。3月5日,包括南方週末記者在內的十幾家媒體一起採訪李東生,每家媒體一個問題。在一個小時的採訪中,李東生用了二十多分鐘的時間來回答南方週末記者關於改革話題的提問。

李東生認為,目前對於政府到底在市場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存在爭議:有些人認為政府資本應該儘可能從經營性、競爭性的領域中退出,還有一些人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在經濟中的影響力,保持公有制的主導。

「到底我們要選哪一條路,現在真的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我個人認為政府應該在經營性特別是競爭性領域退出。」李東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跟改革同生的TCL,誕生於1981年,三十年的時間裡,經歷了產權改革、改制上市和國際化試水後,TCL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一個標籤型企業。特別是產權改革,是中國企業這三十年裡最重要的命題之一。

跟李東生這個兩屆全國人大代表一樣,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同樣被貼上了改革的標籤和烙印。新希望集團今年30歲了,同樣因改革開放而生。

曾經被評為中國十大改革人物的劉永好,當了4屆全國政協委員。20年參政議政,他最大的「政績」,是成功推動了民營經濟發展的「非公36條」政策的出台。遺憾的是,2005年就提出的「非公36條」,至今尚未出台政策細則。

「更加市場化是必須的。國進民退,有一段時間這邊的說法比較多,最近說的少了一些,我相信國家在這個新格局下,國進民退會弱化。」劉永好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劉永好寧願把新希望的競爭對手歸為跨國企業正大集團,也不願意承認其實央企中糧集團才是其最大的對頭。

這幾年,央企中糧啟動了全產業鏈的擴張政策,幾乎包括了從原料生產到食品加工的所有環節,老百姓吃住用行的領域都要涉足。不少人質疑中糧作為央企的 大邊界擴張,會擠民企的生存空間。但中糧的理由也很充分,全產業鏈能很好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潛台詞是,都是國家的企業生產的了,放心吃喝吧。在全產業鏈 的擴張中,連蒙牛這樣的大型民企也被中糧收歸旗下。

跟許家印和劉永好一樣,曾經登上過各種評選機構富豪榜首富的盛大集團總裁陳天橋,這次兩會期間對於改革的敏感話題也是避之千里。

「文化體制改革的問題嘛,大家都知道的。這個東西已經是公論了,你讓我再說一遍也沒有多大的意思。我們關注改革,也認可對改革的看法。有什麼爭議?我不知道有什麼爭議。」陳天橋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改革突破口

對於非公有制經濟的現狀,全國人大代表、鄂爾多斯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林祥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目前大企業小企業都有難處。中小企業主要為貸款煩惱,因為銀行太少,由於政策限制太嚴格,民營銀行也沒有長足發展。大企業在貸款方面好點,但主要困難是項目審批過於煩雜。

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銀行香港公司助理總裁朱燕來(朱鎔基之女)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金融領域的改革工作空間不小。在她看來,由於利潤率低, 國有銀行大型銀行對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的積極性不夠。國有銀行縣級以下分行貸款審批權限偏低,小微企業的貸款往往審批環節多,審批時間長,難以滿足小微企業 繼續貸款的需求。她建議,可以參考香港的經驗,由政府提供一筆資金,通過銀行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對小微企業進行貼息扶持。

從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看,如實行大包干、設立經濟特區等,選擇矛盾較少、阻力較小的新領域作為突破口進行試點,往往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一步。那麼,具體到經濟領域和產業領域,當前的改革突破口在哪裡?

對此,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人大代表鄧中翰給南方週末記者的回答是「戰略新興產業」。他認為,國家可以像當年搞改革開放一樣,建立 起新的橋頭堡,即在戰略型新興產業,通過新的體制,國家將資金更多地投入到企業中去。比如由財政部牽頭成立一個股份制單位,讓政府科研資金直接轉化為對員 工的激勵,「給員工期權,會在科技創新上爆發出很大的力量」。

鄧中翰認為,在這一改革路徑中,不一定要立刻改掉大學、研究機構的這些老的科研體制,而是要做好增量。在戰略型新興產業中以企業為主體,讓創新融入市場,既能把科研成果做好,又能夠富起來。如果大家都意識到這一點了,就都會從舊有的體制中解放出來,形成一種新的科研體制。

基於互聯網技術的產業,美國最早關注和推動,當時的戰略型新興產業如今已經演變成美國的支柱性產業,硅谷的產業規模遠遠超過了其他發達國家。這些新興產業領域,是國企先天優勢不足的領域,恰是民營經濟能夠大有所為的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