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經追擊】中國支付系統 顛覆全球

1 : GS(14)@2016-11-21 03:55:18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0%83-060734842.html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期出訪俄羅斯前,俄國總理梅德韋傑夫已率先開口表明,希望與中國建立一個相容的支付系統,以抵抗西方的制裁。

中國的銀聯及支付寶等支付系統,近年成功在海外市場落地開花,有龐大用戶支持之餘,認受性及安全性亦有高評價,海外國家拉攏與中國合作,日後將成為新常態。

李克強上週展開中歐及東歐之旅,並出席第六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是次行程大有收穫,除了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更成立逾百億歐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以及正式成立「十六+一」金融控股公司,重點支持框架下採購中國裝備和產品的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項目,並支持擴大本幣結算合作。中東歐國家與西方國家關係變幻莫測,與中國則較為穩定,隨着中國的國力愈見強大,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機會就愈多。

面對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的崛起,中東歐國家亦希望可以急起直追,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上週趁李克強到步之前,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專訪時,主動稱俄羅斯希望建立一套與中國相互相容的支付系統,以降低遭受西方進一步金融制裁的風險,亦希望降低對包括SWIFT在內的全球支付系統的依賴。

遭美制裁 投向中國

原來,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後,美國為了教訓俄羅斯,將大量於克里米亞的業務撤走,麥當勞及蘋果這類非常「美帝」的象徵,在當地已不復見,但最慘是美國兩大信用卡發卡組織Visa和MasterCard,於一四年三月起暫停在當地的業務,換言之,當地的信用卡支付陷入停頓。

為了解決燃眉之急,俄羅斯中央銀行去年七月成立一家國家支付卡系統公司(National System of Payment Cards,NSPK),以開發一套國家支付系統,去年底正式發行了第一張國家支付卡Mir。第一階段參與發卡的銀行有七家,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莫斯科工業銀行、MDM銀行、RNCB銀行等,而相關銀行都有相同的背景,就是同被西方國家列入制裁名單。Mir除了可於俄國境內的櫃員機存提款與轉帳,亦能在商店刷卡消費。俄羅斯更希望,Mir支付卡日後可以通行全球。

為了這個自家制的支付卡,俄羅斯政府前後花費四十五億盧布(相等五億五千萬港元)。不過,對於俄羅斯來說,開發金融支付系統屬全新嘗試,而且系統在超短時間內完成,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是否達標,惹人懷疑。今年六月,俄羅斯央行便發出警告指,使用Mir存在被黑客盜取資料的風險。

除了安全性問題,近年已被廣泛使用的移動支付,在俄羅斯的發展亦相對較遲。今年十月,蘋果的Apple Pay正式進駐俄羅斯,但最初只得一間Sberbank銀行接受。到十一月,Apple Pay全面登陸俄羅斯,與當地九大金融機構合作,但最大的問題,仍是兩大移動支付Apple Pay及Android Pay均來自美國,一旦俄羅斯的政治問題再惹怒美國,移動支付隨時會絕跡俄羅斯,所以夥拍中國,對俄羅斯來說將是最穩陣的做法。

其實,俄羅斯今年開始已尋求與中國的合作,支付公司Yandex透露,正與中國數家大公司洽談在俄羅斯通過微信及支付寶進行在線支付。

銀聯成全球老大哥

雖然中國在發展信用卡及支付系統較西方國家遲,但這個後起之秀已力壓行業的老大哥,發展中國家、與主流西方國家關係不好的地區,將成為中國支付系統的藍海。

中國的支付業務近年發展速度驚人,銀聯卡○二年成立,僅用了十多年,就發展到可在境外一百五十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全球發行超過五十億張。去年首季,交易總額及發卡量首次超越Visa,成為全球最大銀行卡清算組織。

尼爾森的數據指,全球帶有Visa、銀聯、萬事達、JCB及美國運通等標識的普通銀行卡,去年的消費宗數達二千二百七十一億宗,較一四年升百分之十六。銀聯卡分額的增速依然是最快,信用卡和記帳卡去年在商戶的消費筆數增長達百分之四十七。

使用銀聯卡作跨境網上支付亦有極速增長,銀聯國際的數據顯示,去年增長近三倍,而境外發行的銀聯卡網上交易金額更升六倍之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二萬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四十三,銀聯卡跨境網上交易勁升,主要是受網購所推動。

銀聯卡的成功,一方面靠「自己人」支持,而境外發卡量大升,亦在背後推一把。銀聯近年大肆擴充,與WorldPay、PayPal、Global Collect、Adyen等國際主流的大型收單機構合作,不斷擴大銀聯卡在線上支付的受理範圍,同時亦主攻同胞愛消費的平台及商舖,包括iTunes、Amazon、韓國新羅免稅店、亞洲航空、Agoda、Booking等。

此外,銀聯卡在境外四十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包括美、英、法、日等中國遊客經常到訪的國家。全球受理商戶數超過二千六百萬戶,櫃員機超過一百八十萬台。銀聯指,以加拿大、英國、西班牙、俄羅斯等為代表的歐美國家,受中國遊客歡迎,加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銀聯卡交易量增長顯著,未來生意將愈來愈好。

支付寶布局全世界

除了銀聯的國際地位大大提升,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旗下的螞蟻金服,亦是中國支付系統的最強武器。螞蟻金服本月初宣布,投資泰國華裔首富謝國民旗下的企業Ascend Money,並將其打造泰國版支付寶,通過輸出技術和經驗,將金融模式複製到泰國,未來五年有望服務當地一半以上的網民。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除資本層面外,雙方將在產品技術、業務模式、市場運營等方面展開合作。Ascend Money將參照螞蟻金服的業務模式,拓展線下支付、小貸等服務,同時也會接入支付寶「全球收全球付」支付系統。一方面,內地赴泰國的遊客可以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另一方面,亦可以打開泰國本土市場的大門。

阿里巴巴近年積極布局全球,在美國上市提高知名度後,螞蟻金服大舉進軍美國、歐洲和亞洲。支付寶上月與支付處理平台First Data、Verifone達成合作,正式殺入美國市場,之前又投資印度的Paytm及韓國的K-Bank,將業務擴展至全球。

現時海外市場已經有八萬家線下商戶接受支付寶付款,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等,而韓國更成為支付寶普及度最高的海外國家,支持支付寶的商家超三萬家。今年年中,螞蟻金服更高薪聘請前高盛合夥人Douglas L. Feagin加盟,負責領導拓展全球化的相關業務,可見馬雲的雄心。

去年百分之十五的美國人使用手機購物,預計到二○年,比重會升至百分之四十六。TrendForce研究報告指,去年全球行動支付市場規模為四千五百億美元,預計今年將達六千二百億美元,增長近四成,而到一九年,更會升至超過一萬億美元。

勢力躍升 兩大助力

中國支付系統得以全球擴張,最大動力莫過於同胞強大的消費力。由於大量中國旅客使用銀聯、支付寶或微信等支付系統,直接由中國「出口」大批固有客戶到海外,令更多海外商戶願意採用「中國制」的付款系統,令中國在全球支付系統的影響力愈來愈大。

市場研究機構GfK的報告指,中國去年外遊旅客共有一億九百萬人次,合共消費二千二百九十億美元。亞洲為中國旅客的首選地,歐洲則是新寵兒。支付寶的數據顯示,國慶黃金週的七日,中國用戶在海外使用支付寶付款的宗數,同比勁升三點九倍,當中歐洲地區支付寶交易宗數更勁增十八倍,成為增長最快的海外市場。  

中國用戶使用支付寶的人均消費額達四千五百人民幣,在英國的百貨公司HARRODS,自來支付寶的交易一日便超過一百萬人幣,更有單宗交易額達十五萬人幣。

另一個助力,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於十月一日正式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內,反映人幣的國際認受性提升一大步。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數據顯示,九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的市場分額已升至百分之二點零三,全球排名第五。由一四年十月至今年九月的兩年間,使用人民幣向中國及香港進行超過一成付款的國家新增七個,包括西班牙、科威特及哥倫比亞等,總數增至五十七個國家,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正在提升,亦為中國支付服務的發展鋪好路。



撰文︰伍逸華

圖片︰資料圖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