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強勢 歐洲多國公投大選 歐元面臨下跌風險
1 :
GS(14)@2016-10-18 08:08:23【明報專訊】耶倫於上周五的講話中,提出採取短期「高壓經濟政策」的可能性,並容許通脹高於2%以刺激經濟增長,美國長債息率隨即急升。債息上升加上市場仍然期望美聯儲於年底加息,令美元兌主要貨幣強勢,其中歐元兌美元更於上周五跌至近一年來新低。早前一度傳出歐央行或逐步暫停量寬的消息,但美國總統選舉臨近,市場預期本周五歐央行議息會議暫時不會公布來年3月後會否繼續買債計劃的決定。歐元暫時平穩,但未來12個月面對區內多個國家大選,預計仍有下跌風險。
兩周前英鎊閃跌後一直維持弱勢,近日緊鄰的歐洲貨幣亦錄得下跌,加上英歐為密切貿易伙伴,令人不禁聯想兩者是否有關聯。ONADA亞太區高級市場策略師Jeffrey Halley表示,歐元兌美元錄得新低,主要是由於美元在12月加息預期升溫下呈強,「基於歐美息差走向,美元兌歐元預計將維持強勢」。他認為即使歐元對美元相對弱勢,但暫時未見有大型風險事件會使歐元像英鎊般大幅下跌,「歐洲的經濟規模遠比英國大,英國脫歐後要重新與大部分國家建立雙方貿易協議,對英國造成的影響大於歐盟」。
涂國彬:歐元兌美元明年料見一算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亦表示:「英國脫歐,基本面轉差,是7月初至今的共識,其一浪低於一浪的匯價可見證明市場看法如此。相比之下,歐洲沒有太大的變化,看趨勢,英鎊終有機會跌近與歐元一算水平,但未必是今年之內的事。」
較早時有外國傳媒傳出,歐央行或暫停量寬,刺激歐元匯價急升。但涂國彬表示,歐洲經濟增長緩慢,加上整體財困,能夠推行的財政政策力度有限,繼續貨幣寬鬆是唯一刺激經濟的方法。他認為停止量寬的消息傳出未必真實,不過並非無因,「之所以有此一風聲,只是7月至今全球央行明白,市場已某程度上綁架了央行,令央行投鼠忌器。央行有必要爭取主動,聯手減低量寬的力度,讓市場收到信息而已」。他表示,目前歐元兌美元跌至一算是較大目標,應到明年才會出現。
即使歐元暫時相對平穩,但歐洲面對未來12個月歐元區內將有多個國家進行公投或大選,有更多國家及地區脫歐的風險不容忽視。歐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被稱為歐元之父的伊辛(Otmar Issing)早前接受外國貿易雜誌《Central Banking》訪問時稱,歐央行在救助面臨破產的希臘及愛爾蘭時已做出了致命的錯誤。他認為歐央行目前嘗試以一種貨幣管理19個經濟體,是已經過度擴張,歐元貨幣系統「終有一天會像紙牌屋般崩塌」。投資者需要密切留意區內各個國家的經濟動向。
歐元之父:歐央行犯下致命錯誤
在歐洲貨幣面臨危機的同時,美國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亦為目前處於強勢的美元帶來不容忽視的陰霾。
Jeffrey Halley認為,美元目前能夠維持穩定,是因為民調顯示希拉里入主白宮機會較大,「如果特朗普在民調上開始追近,甚至可能勝出,將會破壞所有人的假設(upset the applecart)。屆時影響的不僅是美元兌歐元,甚至是美元兌全世界的貨幣;資金將大量流入黃金及歐元避險,屆時歐元兌美元將升至超過1.2水平」。
市場預期希拉里勝選 助穩定美元
涂國彬認為,美國大選的結果不能單看民調,因近年反全球化以及推倒現有建制的思潮頗盛,游離票不容忽視;但即使選舉結果如何,相信對美元走勢應無太大影響,因貨幣走勢最終仍以央行決策和經濟增長的趨勢為主調。
明報記者
[蘇樂恩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26&issue=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