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策透視:中國光纖調查往事

1 : GS(14)@2016-10-17 08:08:10

上周四,中國光纖(3777)終於被證監會勒令停牌,令筆者回想起三年半前參與調查該公司的嘔心瀝血往事。在2013年3月,本報率先發表調查報道,指該公司賬目可能存在問題。報道出街後,中國光纖股價曾最多跌50%,如果讀者當時有認真閱讀報道,相信今日應可逃過一劫。當時調查發現,中國光纖賬目最大疑點為,雖然公司招股書及年報自稱為中電信(728)的主要光纖連接器供應商,並且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但中國電信之前連續幾年的集中採購中標供應商名單中,卻沒有中國光纖及下屬公司四方通訊的名字出現。兩邊不能對應,因此中國光纖收入的真實性令人懷疑。為謹慎求證,同事曾放蛇假扮電信商,遠赴河北石家莊的中國光纖總部,當面從集團高層口中套料,確認中電信只會以集中採購招標的方式購買光纖連接器,公司是以四方通訊名義參與投標。兩邊資料核對,意味中國光纖之前幾年,極可能並無中標中電信的集中採購。本報報道出街後,其後內地傳媒報道亦有跟進調查,並引來沽空機構發報告狙擊。筆者看過之後的其他跟進報道,都是在外圍調查工商資料、稅務資料、專利登記等,說服力遠遠不及本報來自現場,與管理層面對面的調查結果。以調查報道而言,最有力的方式一定是現場取證,眼見耳聽為實,但這種方式風險極高。之前曾有沽空機構派員直擊上市礦業公司的礦井是否仍在運作,結果被公安拘留。內地21世紀網曾報道多家上市公司造假,之後網站被封,多位記者、編輯被判刑,自此內地傳媒偵查式的報道已經幾乎絕迹。中國光纖是石家莊的明星企業,當時獲獎無數,不斷有官員前往視察。如果當時本報放蛇調查的同事被現場揭穿,亦有可能被當地公安控以詐騙罪名。報道真相是傳媒的天職,雖然環境惡劣,但不少本港媒體仍在致力為讀者發掘真相。港交所(388)總裁李小加在最新網誌提及種種防範「老千股」方法,就是沒有提及最關鍵的傳媒監察力量。香港股民對現在仍享有的新聞自由,宜更加珍惜。黃尹華
http://fb.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一、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7/198028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