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入籃後 下一步A股入摩
1 :
GS(14)@2016-10-01 12:50:13【明報專訊】人民幣今日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其國際貨幣地位獲得確認,對相關投資需求也會逐步增加,因此下一步爭取讓A股入MSCI指數以及債市入全球債券指數,可望令海外投資者更有動力增持人民幣資產,MSCI日前的報告也指出,內地A股已見積極進展,不排除在明年6月之前將A股納入指數。
MSCI稱「有積極進展」
MSCI於周四(29日)發表報告表示,對於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一事仍在觀察,但留意到有積極進展,包括當局在5月執行股票停牌新規後,停牌股票數量略有下降;此外,深港通啟動亦將使海外投資者能更廣泛進入A股,也有助解決資金匯回問題。MSCI更於報告中表明,如果出現重大積極進展,不排除在非常規時間將A股納入全球指數的可能,但目前還需要時間評估內地的新政策效果。
MSCI下次指數評估結果會在明年6月公布,換句話說,若內地能提前消除MSCI的顧慮,A股可望於更早時間被納入。人行於官網刊登文章也表示,人民幣入SDR將帶動海外機構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的動力,其中一個動力源是下一階段中國債市可能加入主要全球債券指數,A股也有望加入主要股票指數,這都有助進一步吸引國際資本配置債券和股票資產。
瑞銀﹕內地資產外資佔比偏低
MSCI當日決定暫不納入A股,主因存在境外ETF須預先審批、20%月度匯出資金限制及大量股票停牌問題。不過,截至昨日數據顯示,在新停牌制度下,從去年7月停牌至今的A股有244隻,比去年7月千股停牌大幅減少。不過,雖然中證監今年2月已放寬部分QFII要求,但有關新額度審批及匯出資金限制仍然存在。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認為,鑑於A股市場總市值近5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債券總市值達43萬億元,境外投資者持有的資產佔比最多僅2%,顯然存在繼續增加人民幣資產的空間,因此為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儲備貨幣,內地應要加快發展金融市場,及對海外投資者進一步開放。
匯豐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則稱,內地會繼續推動市場化改革,逐步放寬跨境資金流動,讓內地市場和人民幣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中銀香港(2388)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也相信,入SDR後內地資本項目將加快開放,境內金融市場與全球市場會進一步聯通。
港8月人幣存款再減2.1%
雖然人民幣入SDR後的長遠前景被看好,但本港人民幣資金池卻持續萎縮,金管局昨日公布8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2.1%,跌至6529億元;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也只有3988億元,低於7月份的4075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19&issue=201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