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acebook 成長「三重門」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4/yMMDcyXzM5OTIyMg.html

全球頭號互聯網社交巨頭Facebook終於要被迫上市了——之所以說「被迫」,是因為其股東數量正在達到美國相關法律對非上市公司規定的上限。 Facebook過去三年營收分別為7.8億、19.7億以及37.1億美元,淨利潤分別為2.3億、6億以及10億美元。若Facebook估值為 750億美元,市銷率為約20倍,市盈率約75倍。

此前,Facebook創始人、CEO扎克伯格不止一次表達過不上市的好處:一方 面,Facebook並不缺現金;另一方面,上市之後必須為所有股東負責,必須權衡上市後中短期利潤和長期發展戰略之間的矛盾,特別是「賬面成長性」壓 力,一切透明之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祛魅」。

更為重要的是,在過去幾年,一直以光速發展的Facebook也有增速放緩的跡象,一旦放在上市的放大鏡之下,可以看到Facebook在成長路途上的「三重門」:用戶總量、用戶消費時長、業務類別。

從指數增長到線性增長

按照Facebook招股說明書,截止到2011年底,其月活躍用戶為8.45億人,同比增長了39%;日活躍用戶4.83億人,同比增長了48%。僅僅從數據上看,依然呈現出高歌猛進的態勢。

但 是,需要知道的是,從2004年創辦,Facebook在2009年就超越了Myspace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其業務覆蓋幾乎全球所有主流國家。除 了在中國、俄羅斯、日本、巴西、韓國等少數幾個國家,Facebook在其它幾乎所有國家(特別是英語國家)都佔據市場的首位,在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滲透 率更是高達60%。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日、韓、俄等國家,語言、文化等的壁壘導致其長期成長性存疑,進軍這些高壁壘國家市場將成為「攻堅戰」。這也意味著從用戶的滲透率這個維度,Facebook未來的增長可能會顯著減緩。

中 短期看,Facebook的用戶成長上限就是上網人口的上限,這個數字目前大約20億,預計到2016年才能達到30億。也就是說,當前Facebook 的全球互聯網市場的滲透率已經高達40%以上,去掉中國、日本、韓國等市場之後,這個比重肯定超過50%。從長期看,Facebook的潛在用戶成長上限 是全球總上網人口的上限,去掉兒童、極貧人口等,大約50億,這一點類似於全球移動通信市場的發展,其用戶數量未來可能還有2-3倍的潛在空間。

而且,最終Facebook一統社交網絡江湖的可能性也不大,Google+、QQ、MiXi等都有自己的地盤。比如,2011年推出的Google+目前用戶數已經超過了9000萬人,而按照目前的增長步伐,預計年底用戶數將達到3.45億人。

也就是說,單純從用戶數增長而言,Facebook的成長,正在從指數級變為幾何級,並且逐步到了一個緩坡,既線性的代數級。數據驗證了這一點:2011年第四季度,Facebook活躍用戶的每月平均增幅僅為5.6%。

潛在市場的「三重門」

如果說用戶總數增速下滑是Facebook成長的第一重門,那麼,用戶消費時長和業務類別的多元化拓展則分別是其第二重門、第三重門。

Facebook 何以在社交網絡領域一統江湖?它有一個殺手鐧指標,即用戶時長。儘管Facebook流量並不居首,但是,它是全球用戶駐留時長位居首位的企業。根據 comScore對全球主要社交網站的用戶消費時長的統計數據,Facebook單用戶單日訪問時長達到24分34秒,而Google僅為11分38秒。

用 戶駐留的時間越長,也意味著其潛在廣告價值越大。進一步分析Facebook的收入結構,我們發現,2011年它的89%來源於廣告,11%來自於虛擬幣 Facebook Credits,可見廣告對於其營收的重要性。如果用戶在其上的消費時長趨緩,這種潛在的增長動能會下降。數據顯示,去年12月,Facebook的美國 訪問用戶平均訪問時長為7小時,同比增長32%,增速也在下降。

當然,這個數據也從另一個維度告訴我們,Facebook從盈利模式上看 主要是一家顯示廣告廠商,主要依靠的是真實社交關係和網絡遊戲吸引用戶駐留。這也就相應涉及到另一個問題,Facebook是否能夠拓展足夠多的業務類 別,並同樣取得成功,以極大擴充其市場潛在空間,比如,在電子商務、搜索這兩大市場,或者另闢蹊徑?

這一點殊難預測。因為,到目前為止, 還沒有一家互聯網企業可以橫跨這三大領域,並都取得成功,比如,Google在搜索之外尚未真正成功,雅虎在門戶網站之外無法成功,微軟甚至在整個互聯網 領域沒有找到方向;國內也是如此,新浪主要還是在門戶,百度在搜索之外也沒有重量級的業務,阿里巴巴主要聚焦在電商領域。這種現象恐怕並非偶然,最大的可 能是,這幾類市場具有不同的成功基因,相應地,要求企業是不同的物種才能適應,很少有企業具有多種基因,並且能整合好。

互聯網「光榮革命」終結?

整個互聯網的商業化進程和爆發性增長,以雅虎的成立為重要標誌,中間經歷了2001年的泡沫破滅,又再度快速增長,亞馬遜、Google都是標誌性企業,直到Facebook上市為止,這可能是這輪互聯網光榮革命的終結。

這 輪互聯網的「光榮革命」正如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一樣,啟動了互聯網這個虛擬社會當中的資本主義,以效率為核心,將信息、人際關係、人與商品之間的關 係納入到網絡,將人的情緒、獲取信息的便捷性、獲得商品的便捷性作為商品納入到新的市場架構中,最終徹底改變了傳統市場的生態環境。但這種模式的疲憊已 顯,特別是商業模式日趨固化、潛在用戶增長空間日趨逼仄。

從互聯網商業模式看,雖然看起來紛繁複雜,但是,廣義來看,主要的類別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廣告模式,一種是虛擬商品模式。

我 們看到,在這個過程中,商業模式上的本質變化是緩慢的,甚至日趨停滯,增長動力主要源自互聯網人口紅利。比如,就互聯網顯示廣告而言,當前 Facebook佔比17.7%,雅虎佔比13.1%,谷歌佔比9.3%,不過是對傳統廣告市場的替代,以及不同代際互聯網企業之間的此消彼長。去年,在 Facebook上發佈的廣告數量同比增長了42%,而單個廣告的平均價格則同比上漲了18%,這些都是不可持續的。

是的,從內在動力上 看,互聯網的發展正在進入一個平台期,互聯網的「光榮革命」即將結束,新一輪的革命還沒有開啟,這不僅僅是對Facebook的挑戰,也是整個互聯網世界 的共同挑戰。從Facebook的估值來看,在2011年初最高曾達到1500億美金,現在上市則已經下降了近乎一半,這是否可以看作某種隱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