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社交媒體取代電視成英國青少年首選娛樂方式

http://news.imeigu.com/a/1328790060791.html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9日晚間消息,英國《每日電訊報》週四報導,最新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將瀏覽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作為首選的娛樂消遣方式,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樣最注重看電視。

在接受調查的16歲至24歲人群中,65%的受訪對象將通過Facebook和Twitter與朋友交談作為首要的消遣活動。

三分之一的受訪對象每次上網時間超過3個小時,上網地點的選擇很多。電視網絡已經瞭解到這種日益明顯的趨勢,正在嘗試多種方式來吸引青少年上網瀏覽 與電視節目相關的內容。例如,第四頻道在2010年推出了《幸運百萬英鎊》的在線遊戲版本,該遊戲大獲成功,至今已有1100萬人次玩這一遊戲。其模式是 鼓勵人們在觀看節目時玩在線遊戲。

數字市場營銷機構Click Consult在英國進行了此項調查,接受調查的人數為1300人。調查還發現,社交媒體在老年人群中也日益受到歡迎。在5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近三分之一在觀看電視節目前會登錄社交網站。

Click Consult董事總經理馬特·布拉斯(Matt Bullas)表示,人們很早就在談論社交媒體變革,但此次調查發現社交媒體首次超越電視成為青少年最喜愛的娛樂消遣方式,這確實表明數字時代人們的娛樂休閒習慣在快速發生變化。(悠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86

Facebook移動收入飆升 但承認青少年用戶開始逃離 股價劇烈波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763

Facebook(以下簡稱FB)於10月31日發佈了截至9月30日的2013年第三季度財報。本季度FB完成淨利潤4.25億美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5900萬美元。。

報告顯示,FB第三季度營收為20.2億美元,同比去年12.62億美元增長60%。相比今年盈利,去年同期公司虧損5900萬美元,狀況得到很大改善。每股收益0.25美元,比去年同期的0.12美元大漲108%,超分析師預計的0.19美元。

本季度,FB的主要盈利部分,也就是廣告營收,為18.0億美元,同比增長66%。這其中移動廣告帶來的營收約佔49%。另外,付費業務和其他服務費營收為2.18億美元。

目前,FB日均活躍用戶人數為7.28億人,同比增長25%。月均活躍用戶人數為11.9億人,同比增長18%。移動平台月均活躍人數為8.74億人,同比增長45%。

FB幾乎所有數據都輕鬆超越分析師預期,隨即在盤後交易階段一度大漲15%左右。但分析師會議開始後,漲幅不斷縮窄,最終轉而下跌,跌幅一度達到1.5%。

 

為何如此靚麗的數據沒能帶動FB的股價?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FB承認年輕用戶開始呈現減少的趨勢,這讓市場擔心很多年輕用戶已對FB失去興趣,這部分用戶已經開始轉戰Twitter和Snapchat,這意味著其廣告收入的增長或已走到盡頭。

FB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稱:我們更好的針對了目標用戶的需求,現在平均每個用戶每週會點擊一次廣告。這是一個好現象,人們漸漸發現廣告是有用的了。FB在廣告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不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FB不再像此前那麼酷,這個事實無法迴避。年輕人是市場中最主要的消費群體,也正是該群體推動了Facebook早期的增長,因此Facebook投資者必須警惕這種下滑的趨勢。

Evercore的分析師Ken Sena已經意識到這種趨勢的嚴重性,他曾在一份報告中也重點談到了該問題:

Facebook在美國市場的流量正快速下滑,主要原因是年輕用戶群大批停止使用該社交網絡,這種發展趨勢令人擔憂。據市場調查機構comScore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用戶在Facebook網站上花費的時間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2%。這主要是由於,12至17歲的用戶群在Facebook網站上花費的時間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2%,18至24歲的用戶群使用時間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5%。儘管comScore在調查時使用的方法略有改變,這對Facebook造成了一定影響,但無論從哪方面來看,Facebook在美國市場的下滑趨勢毋庸置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367

青少年投資致富大法 Consilient_Lollapalooza

http://blog.frankyfan.com/2014/11/blog-post_4.html
問世間最值錢的東西是什麼? 樓? 鑽石? 股? 人脈? 生意? 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 但我好肯定自己會答: 時間. 這是稀缺, 不可再生的非賣品.

上一代, 讀好書, 未來做經理, 置業安居. 這支歌, 今時今日未必work. M型社會, 階段下流化, 財富世襲, 內地人到港競爭資源與機會. 好似好灰咁. 當然, 我地可以話政府PK, 但實際地, 都做個社會"受害者"的角式, 好嗎? 受害者當然希望人同情而施抒援手, 改變現實, 但往往同情者少, 援手也不足. 與其做受害者, 不如自己諗計求變.

"青少年, 不想成社會受害者, 便要停止埋怨, 立刻計劃自己的致富大計"

不是說社會沒有加害自己, 而是就算加害了, 也不用太在意. 情況就如同麥記買汽水, 買完最後被紋身佬撞跌左, 又可以點呢? 失去公義是蝕章, 但爭取公義的成本也太高, 不如諗下飲水定買過杯, 一定唔會打翻紋身佬條囡杯可樂吧. 我從小便不覺得自然界很有公義, 力量制衡在生物學, 物理學上, 卻比比皆是. 我信上帝過信政府的創造, 但神愛世人, 所以意志力強, 憑信心還是有生路可行.

"青少年, 你想要多少財富, 便有多少財富. 不怕你達不到, 只怕你想不到"

寧欺白鬚公, 莫欺少年窮. 時間是至寶, 可變化出萬物, 而萬物卻變化不了時間. 年輕人真的要敢想. 諗大D, 諗大D, 諗大D. 不用理會旁人, 不用理會自己的出身, 現狀. 那些相對起時間這資源, 實在微不足道. 反而能否想出令自己"心動"的目標, 才是問題. 當然, 心底這個致富大計, 如果讓人知道, 要有一定心理準備, 因為不會有人認同你, 甚至更容易吸引人打擊你. 要緊記一點, 他們說"做不到", 不是在講你, 而是講緊他們自己. 人就是欠缺信心, 欠缺希望, 年輕人要體諒別人未必如自己咁有時間. 精神內守, 沉著做事就得.

"青少年, 投資是致富的方法"

窮爸爸話, 賺錢有四個方法:
- 用時間幫人打工, 讓人地俾錢你. 單純的賣時間.
- 用時間替自已打工, 自己賺錢. 與前者分別是有自主權, 有提高時間回報的權利
- 用時間去運用別人的時間去替自已賺錢, 與前者分別是你可間踪不參與業務而維持事業.
- 用時間去運資金去替自已膁錢.與前者分別是, 你已不用參與業務而維持事業
四個方法, 分別就係打工, 自僱, 做生意, 投資了. 時間是稀有的重要資源, 當然要小心運用, 以最大化它的效能. 這些道理, 不用多說, 投資是最有效運用時間的賺錢方法, 靈活度也最大, 是富人的遊戲, 想致富必定要學懂.

"青少年, 要思考. 學習成功與失敗的方法"

水可以解渴, 但口渴便把任何液體灌進肚, 會怎樣呢? 致富容易, 但並不便宜. 第一天打算不做受害者, 就必須戒了"依賴別人"的便宜心態, 做什麼也要自已負責. 投資的成敗也是, 負責任, 便會認真了. 很多人就以為投資就是買股票, 自己不懂便問別人, 或單純賭搏. 依賴別人, 依賴幸運, 這樣不行的. 咁應該點? 這個問題, 再不要問人, 而是問自己. 這樣, 思考便開始了.

當有思考後, 便要快速學習為何一些人能做得到, 一些人做不到. 只要做成功的方法, 避免失敗的方法就可以了. 這是一個不停的過程. 世界也在變, 也不要太早下定論, 不要依賴所學所知的, 否則現在的思考便要停頓.

"青少年, 要了解自己的致富公式"

打工的致富公式:
回報=時間X月薪
資本累積 = 資本+回報-生活成本
自僱
回報=時間X月薪(1+變動)
資本累積 = 資本+回報-生活成本
做生意
回報 = ((收入-成本)Xn - 人工(買時間)租金(給物業投資者)雜費)-利息/稅項)-
資本累積 = 資本+回報Xt
分紅(給投資者)
投資
回報 = 資本產出/資本投資
資本累積 = 資本(1+回報)^t

打工與自僱主要是以"加法"去累積資本, 做生意是以"乘法"去累積資本, 而投資是以"次方"去累積資本.

"青少年, 第一是要致富, 第二是要盡快有資本"

加法, 可以由0開始, 乘法與次方, 都不能以0開始. 因此要盡方法找到爭取本金. 增加收入, 減少支出. 很多人不能致富, 除了想不到, 就是做不出來. 可能連最基本的"減少支出"也做不出, 如同農夫把自己的谷種也吃掉, 上天如何眷顧這農夫呢? 增加收入的方法很多, 始終不是要找很多的本金才可以開始投資. 或許單純炒賣iphone, 補習,甚至兼職也可以. 單純以時間去得到本金. 然而, 要十分小心債務以及高風險的事, 如犯法的事. 不是道德問題, 而是失敗的後果會浪費很多時間. 欲速則不達.

"青少年, 找本金, 不要忘記準備投資"

由0零到1, 容易令人興奮, 忘記致富的計劃. 本金只是第一步, 同時必須盡快學懂怎樣做下一步. 否則血汗錢便保不住了. 因此要盡快思考及學習如何投資. 一樣, 不要依賴任何人, 沒有人會責任帶著自己走. 沒有人是可依賴的, 包括成功的人, 他們可能是幸運, 或者世界已改變. 觀察, 思考, 驗證想法, 是唯一的學習出路. 可聽, 可學, 但不依賴.

"青少年, 本金不多, 出手也不能多"

例如以兩年的時間找到10萬元, 這時便差不多可以開展投資或做生意的計劃了. 子彈只有一發, 失敗了便要兩年後才可以有10萬. 因此要非常小心地進行. 獅子麻鷹等高等狩獵者, 都不是輕易出擊的, 但出手的命中率很高. 有得做是不夠的, 還要清楚知道怎樣成功, 怎樣會失敗. 成敗對自己會如何. 不要依賴別人, 不要依賴幸運, 中間有不確定性, 內心有恐懼, 沒辦法, 這是生命中信心的一躍, 盡最大努力後, 最後就是憑信心, 以及接受可能要再等兩年的可能.


"青少年, 本金不用多, 機會也不用多, 一生人, 三四個機會就夠"

世界上很多大大小小的機會, 不同的機會有不同的風險, 回報及時間要求. 很紛亂, 很難諗, 對吧. 然而, 實際上, 一生人需要多少個10倍的機會呢? 10萬變1億原來只需要3個這樣的機會. 10億就是4個這樣的機會. 一生人只出手幾次, 你只要研究及等待的這些機會. 市場上的波動很大, 也有無窮的股票在交易流轉, 生生不息, 每年也有很多股票大升, 股市周期十年也有好幾次. 不用怕沒有機會, 只怕自己不相信有.

"青少年, 致富也不要忘掉時間"
時間是至寶的東西, 人生過了就過了, 致富了也買不回時間. 人生美好的事, 要多發掘, 金錢只是工具, 可以增加一點生活的情趣. 時間賣給了致富計劃, 最後得到金錢, 卻買不到時間, 這交易又如何呢?

自己重視的東西一定要緊記住. 生命意義, 也依賴不了別人, 否則就完成了別人的意義, 而失去自己. 你可以聽可以學, 但依賴別人, 便停止了內心的感受. 常聽見人說"活得很累" 就是這樣了. 人的說話都是說出時是真話, 聽進時可以是謊話, 要小心聽呢. 包括這長篇文論的文章. 也不用花時間去與人爭論, 反正全是謊話, 最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明白這些, 便可自由了.



------
後記:
這實際上是基於我在大學year1的想法, 最後一段是今年加上去的. 我也浪費了很多時間及錯過重要的東西. 世界不會沒有機會, 水流低流, 日月交替, 千秋不變的. 沒有機會不是真相, 只是識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83

身價60億元、青少年都挺她 歲歌手泰勒絲 如何讓蘋果低頭?

2015-07-06  TWM

美國音樂小天后泰勒絲,為了捍衛音樂創作者的權利,不惜怒嗆蘋果,讓全球最有威力的公司在短短幾天低頭認錯。

她不僅是紅透全球的偶像歌手,更是個為正義挺身而出的女戰神。

Profile 泰勒絲(Taylor Swift)

出生:1989年

學歷:美國亨德森維爾高中

成績單:

114歲投入鄉村音樂,是索尼/ATV音樂出版公司最年輕的歌手2全球首周銷售逾百萬張的專輯只有16張,她拿下3張3以25歲之前專輯銷售數來看,她以2420萬張拿下美國排行第一名,超過第二名的小賈斯汀兩倍面對強大的蘋果帝國,台灣大大小小的代工廠老闆莫不謹言慎行,生怕稍一不慎,就得罪當今世上最大咖的客戶,蘋果執行長庫克七度訪問中國,扶植大陸的「紅色供應鏈」,連接線用立訊、電池用欣旺達、天線用信維、電聲產品用歌爾聲學、瑞聲科技;手機玻璃面板向藍思科技採購,更催生了中國第一個由製造業起家的女首富周群飛;相反地,一路陪著庫克「長大」的台灣科技廠,如今卻是人人自危,擔心被蘋果抽單。

但就在六月底,一位來自美國賓州的二十五歲小女生,唱鄉村歌曲起家的小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卻挺身而出,帶頭抵制新推出的音樂串流服務「Apple Music」,替剛出道的歌手、年輕的作詞者及製作人發聲,抗議蘋果「不付權利金」給歌曲創作者並壓榨他們。

她怒嗆蘋果帝國

為音樂人起義代言維權

泰勒絲在她的公開信中高喊:「我們不會向你們要免費iPhone,也請你們別要求我們送免費音樂。」同時宣布,她正在熱銷中的新專輯《1989》將抵制六月底推出的Apple Music,以示抗議。

Apple Music是在今年六月八日舉行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宣布的重大產品,並在六月底正式推出音樂串流服務。

無時無刻在路上、捷運途中,乃至辦公室內,手機接上耳機就可享受的音樂串流服務,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市場。多年來深耕華人音樂市場的KKBOX,掌握了台灣與中國最新的創作歌手與消費者,是台灣極少數成功的網路服務;近年瑞典的Spotify也以音樂串流服務,吸引了全球七千五百萬名用戶,其中兩千萬名是每月支付十美元服務費的付費用戶。

擁有數以億計消費者的蘋果,對於這個高速成長的串流音樂平台當然不能放過,不僅推出結合創作音樂、即時廣播電台、社交服務,更支援離線播出服務,Apple Music一登場,就同步在包括台灣的全球一百個國家推出,公定月費是九.九九美元(約三一○元新台幣);可讓家庭六名成員同時使用的家庭套餐是十四.九九美元(約四六五元新台幣);而為了搶占台灣市場,更以KKBOX的收費為基準,特別推出月費一五○元新台幣的服務。

重點是,來勢洶洶的Apple Music,一方面宣布「前三個月免費」的殺手級專案,另一方面,也不付費給提供創作音樂的創作者。

由於音樂有新鮮賞味期,蘋果這個不付音樂權利金的作法,惹惱了大量原本就是蘋果電腦、手機忠實客戶的音樂創作者。短短兩個禮拜,就醞釀出史上最大的音樂創作者起義事件,公推泰勒絲為大家代言維權。

她是音樂獎常勝軍

銷售破表,身價逾 億元泰勒絲是當今美國最紅的「國民小天后」,地位直逼二十年前的瑪丹娜、十五年前的Lady Gaga。她的青少年粉絲遍布全球,早已享有無可挑戰的一姊地位,她的MV《Blank Space》,創下了YouTube史上最快突破五億次點閱的紀錄,上傳才七個月,至今年六月底,竟然累積驚人的九.七二億次點閱率,即將創下十億的空前紀錄;另一首《Style》則在四個月內席捲兩億多次點閱率。

當今美國最重要的流行音樂排行榜,就是老牌的《告示牌》及蘋果的iTune,泰勒絲○八年的專輯《Fearless》,一共在告示牌排行榜拿下十一周冠軍,一二年的專輯《Red》則一口氣奪得告示牌七周冠軍、美國首周專輯銷售最高紀錄,以及iTune冠軍的三冠王紀錄。

如果以大聯盟的打擊手來比喻,泰勒絲是創紀錄的超級打擊王,她在○八、一○、一二年出了三張專輯,每次都在第一周就銷售一百萬張、每次都奪得當年銷售冠軍寶座,一四年底發行的《一九八九》新專輯,至今銷售已經突破一千萬張,她的銷售紀錄超越三十年來所有的歌手,無出其右。

從○六年出道至今不到十年的泰勒絲,今年才二十五歲,手上已經握著七座葛萊美獎、一座英國音樂獎,以及難以企及的告示牌冠軍紀錄。她的唱片銷售與數位音樂下載數突破七千萬次,娛樂雜誌《Vulture》估算,二十五歲的泰勒絲身價超過二億美元(約六十億元新台幣)!

泰勒絲出生在美國賓州的小鎮,父親曾經是美林證券的股票營業員,母親做過基金公司的銷售總監。她十二歲開始接觸吉他,很快就展現作詞與作曲的天分,中產階級家庭重視教育與家庭價值的背景,從鄉村歌曲出發的音樂生涯,詞曲兼優的天賦,讓她走出迥異於上一世代的流行風格。

泰勒絲代表了當今青少年的文化主流,她不像前輩那樣奇裝異服、MV沒有腥羶色的畫面,她甚至說:「我的雷達中,沒有性感二字。(Sexy? Not on my radar.)」由於她創作的歌詞饒富新意,歌曲節奏快速,MV說故事的點子也充滿無厘頭的創意,深深抓住宅男少女的心。

她對抗免費音樂潮流

善用數位平台槓上Spotify 泰勒絲的經紀公司Big Machine Records也充分發揮網路世代的特色,在iTune、YouTube及數位音樂平台,創造出新世代的商業音樂典範。

善於運用數位平台的泰勒絲,也引領全球的音樂創作者(特別是不屬於大唱片公司的獨立音樂人),對抗「免費音樂」的潮流。

去年十一月三日,泰勒絲突然將她所有的音樂從全球最大音樂串流網站Spotify下架,引起高度矚目。

原來,泰勒絲帶頭抗議Spotify不給音樂創作人權利金的決定。最後,Spotify被迫同意給予每首單曲、每次串流下載○.六至○.八四美分(約○.一八元至○.二六元新台幣)的權利金。

她鼓勵女孩向前衝

外媒欽點,青少年精神領袖不僅如此,泰勒絲還在歌詞、演唱會、各種活動中,鼓舞二十歲上下的女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告示牌》說,改變音樂產業生態以及對女性主義的投入,讓泰勒絲超越歌手,成為年輕人的精神領袖。

泰勒斯的影響力,更早已獲得傳統主流媒體的高度肯定。《財星》雜誌選她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領袖第六名;《彭博商業周刊》專題報導說:「泰勒絲就是音樂產業。」《時代》雜誌則選她為封面人物,探討「泰勒絲的影響力」;英國《衛報》在泰勒絲抵制Apple Music後,報導標題是「她會是音樂界最有威力的女人?」泰勒絲對Apple Music嗆聲後,竟然在幾天內便迫使蘋果讓步,《紐約時報》說:「當泰勒絲說話時,連全球最有威力的公司,也不得不低頭傾聽。」日前,蘋果資深副總裁艾迪邱(Eddy Cue)代表公司宣布,Apple Music接受泰勒絲的提議,全額給付音樂創作人權利金。

一個年輕的女生,善用她的天賦與勇氣,迫使蘋果帝國屈服,這的確是個令人回味再三、充滿啟發的寓言故事。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蘋果搶攻線上音樂串流

挑戰KKBOX、Spotify打下的市場平台台灣月費活躍用戶數特點KKBOX149元1100萬1主要服務區域:

台灣、香港、新加坡、

馬來西亞等

2歌曲附歌詞

3華語與韓國歌曲多

Spotify149元7500萬1主要服務區域:

歐美及亞洲

2歐美歌曲多

Apple

Music據傳只收150元;家庭會員專案250元6/30上線1跟Siri做更好的整合,可直接用語音搜尋歌曲2下載的音樂可直接存入iCloud,直接匯入Apple裝置註:統計至2015年6月29日 整理:張佳婷

更正

本刊966期第72頁「簡單喜悅」一文,其中「這一面牆擺的全是茶道老師解致璋用植物染製……」,正確應為天染工坊陳景林老師,特此更正。

編輯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33

電子煙真的有助於戒煙?新研究稱易使青少年成為煙民

電子煙自誕生以來,能否有助於戒煙一直存在巨大爭議。據新華社報道,《美國醫學會雜誌》8日刊登的一項研究說,經常抽電子煙的青少年更容易成為煙民。

這項研究於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進行,分兩次調查了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3000多名15歲左右的學生,詢問這些學生在一個月內抽電子煙和傳統香煙的情況,包括是否從來不抽、偶爾抽(每月抽一到兩天),還是經常抽(每月抽3天以上)。

總體而言,這些學生抽電子煙和香煙的比例較低。但在首次調查中報告經常抽電子煙的學生,在6個月後的第二次調查中有11.6%的人報告偶爾抽香煙,19.9%報告經常抽香煙。相比之下,在首次調查中報告從不抽煙的學生,半年後只有0.9%的人報告偶爾抽香煙,0.7%報告經常抽香煙。

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青少年使用電子煙越多,日後吸煙的風險越大。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在這個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研究里,經常抽電子煙與6個月後經常、大量抽香煙的更高風險相關……在控煙政策中,可能要對從抽電子煙過渡到吸煙這個問題特別加以關註。”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認為,這項研究尚不足以證明抽電子煙與吸煙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聯。

電子煙是一種模仿香煙的電子產品,許多電子煙的外觀與真正的香煙高度相似,其一端會閃光、好像在燃燒。電子煙內部構造主要由電池、加熱蒸發裝置和一個裝著煙液的煙管組成。簡單來說,電子煙是通過供電發熱,讓煙液揮發形成煙霧,令人抽吸時達到“吞雲吐霧”的效果。

近年來,電子煙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一些生產廠商聲稱電子煙比傳統香煙安全,有助戒掉煙癮。美國一項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美國18歲以下青少年吸煙率下降,但電子煙使用率急劇上升。今年5月,美國政府宣布禁止向18歲以下青少年出售包括電子煙在內的全部煙草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01

張一鳴:這幾年我重新學習了青少年階段該學習的東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7/0824/164812.shtml

張一鳴:這幾年我重新學習了青少年階段該學習的東西
張一鳴張一鳴

張一鳴:這幾年我重新學習了青少年階段該學習的東西

他的思維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來源 | 捕手誌(ID:ibushouzhi)

文 | 張一鳴

 編輯 | 潘宇波

 按:

過去11年,張一鳴先生先後參與創辦酷訊、飯否、九九房,雖然屢戰屢敗,但他不以為意,始終按自己的套路出牌。直到這一次,「今日頭條」讓他成功了。按照他的說法,今日頭條之所以能發展起來,是自己做得比別人更認真,首先認真地思考,其次認真地改進了工程技術、算法模型等環節。

但捕Sir更好奇的是張一鳴先生在創辦今日頭條的過程中他思維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對於人才管理又有哪些心得,畢竟「人」是一家公司的內核。

 算法是一個生命體

移動互聯網的創業一代和互聯網創業一代相比,時間更短,競爭更激烈。因為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是在互聯網之上,相關人才、產業條件都已經更成熟了,不像互聯網興起的時候沒有幾個好的技術人員,資本也不發達,經驗也少。

這是一個極好的時代,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產業變化的高潮,很難說高潮的結果是好是壞,但至少會產生很多機會。

我想在移動互聯網興起的過程中做一個對用戶影響更普遍、更有通用價值的東西。我畢業的時候就想以後要和優秀的人做有挑戰的事。很多人說我要賺到第一個100萬,一定要通過創業賺大錢。說實話,我對金錢的渴望沒有特別強烈,我對做技術做產品更感興趣。當時只有一個感覺,要做有意思有挑戰的事,和優秀的人一起做

我沒有太去想如何成為入口,反而覺得如何幫助用戶更有效地獲取信息,這件事情本身更值得關註。這源於對產品觀察的不滿足,我用Twitter、飯否、人人網都用得不滿意。比如說在使用社交網絡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人老發一些養貓的照片,玩開心農場,我不感興趣,但他有時候發一些IT評論挺好的。

2009年我意識到機器通過大量學習是可以逼近人在某個領域的判斷力的。看到很多人工智能、數據挖掘、個性化應用的產品,雖然都不太成功,但挺有意思的。做超過人類智商的機器系統非常難,人的大腦是非常複雜的,但是在某一領域達到人的判斷力是有可能的。

afbc9236a1ab90ad6ae3d074c75a66ee

算法是一個生命體,你要調教它,馴養它。這個想法我在2011年的時候才開始萌發,開始只是想怎麽樣更好地滿足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後來研究下去,用戶對信息需求有越來越多的特征,比如說,不同人的信息需求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對信息的需求也不同。

算法對特征規律的總結與存儲是要不斷訓練調教的,而且是因人而異的、動態的,就像一個自我演化的系統。你在看它(算法),它也在看你,它看你看得認不認真,並且不斷地在做感知、存儲、判斷你的一系列動作。算法是社會化的,觀察你就能推導出另一個人,因為你們有共享的特質。推薦系統很有意思,是活的,你做好了擺在那兒,它會越來越好

算法確實有不靈敏的時候,提供一些你不感興趣的內容,但編輯也會編得不靈敏。所以要給讀者機會實時反饋,不靈敏就劃掉,告訴我。如果發現最近給這個人推薦的老是不靈敏,這個用戶老是點不喜歡,我知道我這邊出現問題了,那我會觀察、改進。

比如系統晚上要給北京女性白領都推一個節目,但隨後發現很多用戶都不喜歡,那就要研究為什麽系統會有錯誤的結果,是不是某個代碼寫錯了。

做今日頭條這類推薦搜索引擎的提升空間還很大,難度挺高,前面肯定不止一個對手,你去阻擋一個人反而會耽誤你往前。就像賽跑,你的目的不應該是擋住一個人,因為你擋住一個人,另外的人也會超過你。你應該盡可能地向前看,往前跑。對我來說,如何把事情做好帶來的挑戰,比與其他人競爭更大。

長線思考

國外類似的產品有Zite,但被收購了,發展不算好。我們上線的時候發現有一款叫Prismatic的,和今日頭條同時上線。

事實上,我在國外遇到一些朋友,當他們發現在中國有一家公司這麽積極地在做這個事情、而且做得挺領先的時候,都挺意外的。國外有個風險投資人發微信和我說,「Flipboard最近融資了,我遇到他們投資人的時候和他們說,中國有一個更好的。」

08a6eef1da9136cee8099cfd15e18597

當初,我做今日頭條的時候沒有考慮它的商業價值,後來偶爾想一想。其實,我商業敏銳不強,談判一般談不到很好的結果,覺得差不多就好了。不是很能估計對方的底線,對能夠產生利潤的空間的敏感度也不夠。後來公司有幾個談判很好的人了,他們沒來之前,我去談判都是不說,始終不說,讓對方說,說到我覺得OK。

談判的本質是博弈,我不善於用很強的語氣、語言技巧去影響人感染人。我也很少發現賺錢的機會,對市場對商業我都挺保守的。

我不喜歡特別抽象的詞,因為抽象的詞會掩蓋實際的含義,雖然抽象思維的效率更高。討論問題的時候,我也會避免不必要的抽象,除非指向很明顯。

溝通中沒聽明白的話,是因為這些話常用「這個」、「那樣」等代詞,或籠統的名詞,含糊的形容詞、副詞、量詞替換掉了往往「本身就模糊或有分歧的內容」。雖然句子是完整了,但是意思不清楚。然而如果替換的部分是清楚的,並不會聽不明白。 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這個詞,還給他們。

這幾年我感覺自己又重新學習或者說補習了本應在青少年階段學習的東西:如何閱讀、如何了解自己、如何與人溝通、如何安排時間、如何正確地看待別人意見、如何激勵自己、如何寫作、如何堅持鍛煉身體、如何耐心......

創業還是要經常自省,避免自我強化和催眠。所以要區別信心和「YY」,真正信心源於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潛力,可以分成兩個方面:首先是對事情本身判斷的信心;其次是對自己和團隊的信心。 

我現在更關註事物的本質,關註事物的未來走向,看這件事是不是長期有益的。如果只看短利益,就很浪費時間。我曾總結,當自己無法選擇或判斷的時候,就要離遠一步,遠到用更重要的原則和更長的時間尺度來衡量就清楚了

舉個例子,在我們公司創立不到一年的時候,曾經有巨頭想給我們一個很誘人的投資Offer:比VC更高的估值、上億的捆綁安裝渠道、幾千萬UV的Web流量、數據等等。接受這個Offer,可以在半年內,業務增速有望快幾倍。當時我很糾結,糾結了整整一個星期。

後來我拒絕了,因為:

1)我覺得這些幫助是興奮劑,在自己內功未成之前會導致內生力量受到遏制;

2)有些資源會讓戰略變形,比如我們本來不打算做Web的,而有了這麽大流量,你就會繼續投入資源;

3)接受巨頭的幫助,會被迫站隊,使得自己的想法不再自由奔放;

4)獨立公司的定位,更有利於吸引最一流人才,因為夢想和可能性無限

好處是明顯的、壞處是隱含的,但這類情況很多人容易高估好處,低估壞處。這是一種典型的延遲滿足感不夠的體現,又或者,對長遠信心的不足。而如果一個公司在我手上只能創造10億的價值,並購後能創造1000億的價值,那我覺得應該接受邀約。這對社會總體也是有利的,因為這是增量。

但有的公司賣了未來、賣了願景、甚至接受非常不利的條款「嫁入」豪門,或許Founder有機會套現賺點錢。這樣的公司盡管短期流量快速上升,但用戶留存低、粘性差,策略變形,被假象蒙了眼的團隊核心能力成長是受到制約的,本質上是浮沙築高臺

這個道理也用於找工作,稍微修改下範爺的話:不要加入豪門的公司,加入就很難成為豪門;而應該加入優秀的公司,和它一起成為豪門

招人看基本面

過去,經常會遇到有創業者問我:初創公司在招人方面很困難,你是怎麽招人的?

招人最簡單莫過於招幹過這個事的人,不過能找到最具合適特質的人更重要。特別是創新企業,很多崗位未必有成熟的人對應,或者業界的普通標準並不特別適合,又或者具體的崗位有一些特別的要求。這時通過對崗位的理解而去招最合適特質的人就特別重要

要能大膽雇傭優秀的年輕人。Facebook、Paypal、Dropbox在雇傭上都非常激進,優秀的年輕人也許犯錯,但不會平庸,更劃算的是會進步

所以,我招人更看重這個人的基本面,我相信只要一個人的基本面是好的,管理能力也不會出什麽大問題。如今,總結過去我所接觸優秀的年輕人共有的基本面,可以歸納成五點:

第一,有好奇心,能夠主動學習新事物、新知識和新技能。我有個前同事,理論基礎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這家公司待了一年多,但對網上的新技術、新工具都不去了解。所以他非常依賴別人。

當他想要實現一個功能,就需要有人幫他做後半部分,因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後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話,那麽很多調試分析,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

第二,對不確定性保持樂觀。比方說今日頭條最開始時,我和大家講:我們要做1億的日啟動次數。很多人覺得,你這家小公司怎麽可能做得到?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有些人就不敢努力去嘗試,只有樂觀的人會相信,會願意去嘗試。

其實我加入酷訊時也是這樣。當時酷訊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後也沒有做成,只做了旅遊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麽想的,我自己覺得很興奮。我確實沒有把握,也不知道怎麽做,但當時就去學,就去看所有這些相關的東西。我覺得最後也許不一定做成,或者沒有完全做到,但這個過程也會很有幫助——只要你對事情的不確定性保持樂觀,你會更願意去嘗試

第三,不甘於平庸。我見到很多大學期間的同學、一起共事的同事中,也有很多非常不錯的人才,技術、成績都比我好。但10年過去,很多人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覺得他應該能做得很好,但他卻沒有做到。

很多人畢業後,目標設定就不高了。比如,我發現有同事加入銀行IT部門:有的是畢業後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時間後加入。為什麽我把這個和「不甘於平庸」掛在一起?因為他們很多人加入,是為了快點解決北京戶口,或者當時有些機構有分房補助,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

我說不平庸,並不是專門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術要很好,而是你對自己的標準一定要高。也許你前兩年變化得慢,但10年後再看,肯定會非常不一樣。

第四,不傲嬌,有延遲滿足感。以前有兩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年輕人,素質、技術都蠻不錯,也都挺有特點。本來都是資質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聰明、動手能力也強,但沒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嬌情緒,總覺得自己是TOP1%當中的人。比如要做一個調試工具,他們就不願意做,或者需要和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們就配合得不好,其實「不傲嬌」就是指對現狀要踏實。

有同事問我:延遲滿足感太過了不好,這個度不好把握。我的理解:延遲滿足感無關高興、慶祝、分享等行為。更多是內心的,是不是滿足感將內心蒙蔽、智慧遲鈍、錯過機會。其實,人生的差距就是在自我感覺良好中拉開的

第五,對重要的事情有判斷力。選什麽專業、選什麽公司、選什麽職業、選什麽發展路徑,自己要有判斷力,不要被短期選擇而左右。懂得建立自己原則的人是聰明的,自信的。有原則絕不是迂腐,反而越有原則,往往越靈活

團隊管理心得

將人招過來以後,就會面臨管理團隊的問題。

a64df688c0efdcc4cf451fec0deae4ce

以前我更喜歡做技術,技術是我的愛好。但管理也變成一種廣義的技術,尤其是隨著公司的快速擴張,對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強,我自己體驗和經歷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對產品和管理的興趣上升得也更快,而且管理現在是我的職業

所以我再分享幾條從今日頭條實踐當中總結出來團隊管理的心得: 

第一,減少規定和審批。不允許部門隨便出規定,即便不得不有規定,我們也希望規定非常簡單,不允許有長達幾頁紙,非常難執行的規定。要減少審批,甚至希望盡量不要審批。

第二,組織結構靈活,拒絕領地意識,能靈活調整匯報關系。讓大家意識到,匯報關系只是匯總信息的一種方式,只要業務需要就可以隨時調整。如果我們有一個項目非常重要,我們可能需要市場部的同事都支持這個項目,那在這段時間里,這個項目的主管也是市場部同事的主管。

第三,弱化層級與Title。我們正面臨著一個巨變時代,外部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公司需要及時對外部環境作出響應。平等的暢所欲言的氛圍非常重要,敬語是形式化的東西,它會有心理暗示。

為了避免形式感給基層節點帶來壓制,我們弱化層級,首先是不允許稱呼「老大」、「某某總」、「老師」等等,這種稱呼一旦出來之後,很多想法就不能湧現出來了。他們可能會傾向於先聽聽「老師」有什麽意見,自己不能先說出來。如果不從這些細節入手,可能還是會給人帶來層級感,進而影響其他同事發表意見。

第四,構建一個好的內部協作系統。我們有將近100個人的內部工具開發團隊,做各種工具嘗試。比如我們自己開發了OKR系統,並且和內部使用的IM打通,方便大家互相查看。這些基礎工具,第一可以讓人更輕松;第二可以規模化。新人加入公司,很快也能適應OKR系統,從內部獲取信息。

他也能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有獲得信息的權利,也有支持相關工作的責任。這樣的實踐,在我們看來,更容易構建公司內部協作系統,從而讓這個系統分布式處理的能力更強。

第五,鼓勵內部信息透明,鼓勵坦誠溝通。我們鼓勵群聊,各部門之間充分溝通。不要只和CEO溝通,也不提倡一對一的溝通,我們認為一對一的溝通效率很低。如果有新加入的同事或者高管希望和我一對一的溝通,我經常會說你可以抄送給我,但你首先要發給其他人,發給需要和你配合的人。

我們讓管理層的OKR對下屬員工保持公開,讓大家知道你在做什麽,為什麽在做這個事情,其他部門的人在做什麽。OKR的制定過程也不是自上而下的分解,而是大家互相之間自己對齊,了解目前公司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麽。另外,我們還會經常舉辦CEO面對面,在這個會上回答員工提問,讓大家了解公司進展。

我認為能否坦誠溝通是公司團隊管理的主要問題 ,當感到溝通困難的時候,最好的溝通方法不是想太多技巧和說法,而是更坦誠的溝通

最後,我認為創造公平的文化和公平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獎罰分明,這樣大家才相信遊戲規則存在,才會挑戰自己更大回報,才不會有僥幸心理。類似這樣的原則CEO要謹記不忘。 

張一鳴算法團隊管理招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35

青少年沈迷暴力電子遊戲調查:網絡“死亡遊戲”真實上演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8/1191510.html

新華社長沙2月7日電(記者 袁汝婷 蘇曉洲)這是一個極端悲劇的案例。幾個月前,在湖南武陵山區的一個貧困縣,沈迷於一款暴力電子遊戲的15歲少年小唐,為了在現實中體驗虛擬世界殺人的“刺激快感”,將23歲的女鄰居小西殘忍殺害。

暴力、色情、貪婪、玄幻……各種吸睛的因素,讓很多孩子欲罷不能。這些電遊已淪為不少未成年人荒廢學業、增加家庭經濟負擔甚至誘發犯罪的“精神毒品”,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危害社會安定。有關部門利劍已出,升級管控、強化執法,欲斬斷這一伸向下一代的黑手。

一款暴力電子遊戲對未成年人的扭曲影響究竟有多嚴重?記者進行了調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太殘忍,一款暴力電遊誘發血案

小唐是一名初三學生,沈迷於“俠盜飛車”遊戲。他與小西比鄰而居。警方查明,去年9月16日,小西來到小唐租房客廳借用其電腦,小唐趁其不備,采用猛擊頭部、狠掐脖頸、水淹等方式,最終致小西死亡。據公安調查,兩人並無仇怨。

在警方的審訊中,小唐交代,他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在鄉下、縣城的網吧里接觸各種暴力電遊,對“俠盜飛車”尤其沈迷。在這款遊戲的情節設定中,玩家可以扮演“黑社會”殺人。

據辦案幹警介紹,小唐交代,他初二就萌生了體驗現實殺人感覺的渴望,“想體驗一下真的殺人是什麽感覺,是不是像在遊戲里一樣簡單又有快感。”在審訊過程中,小唐沒有表現出悔意,供述殺人過程思維清晰、舉止平靜,甚至不時露出得意之色。

記者了解到,“俠盜飛車”在青少年中普及程度很高,遊戲操控的自由度很大,玩家以角色扮演的身份進入,在遊戲情節的設置中,玩家可以靠撞車、殺人、搶劫等犯罪行為吸引警察,然後飆車逃避追捕。還有玩家自制擴展包,因為缺乏有效的審查機制,內容尺度更大。

一些“俠盜飛車”的成人玩家告訴記者,這款遊戲里充斥著各種犯罪場面,且畫面高度逼真,“開車到處撞,殺了人就有錢花,沒車就搶一輛,特別過癮!”有人說著說著,流露出難以抑制的興奮。

一些暴力電遊淪為“精神毒品”

去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披露,將把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與合成毒品等一起,列入物質使用及成癮行為障礙。

近年來,電子遊戲特別是手遊作為迅速膨脹的新生業態,供大於求。除了少數巨頭占據較大市場,上百家小公司在尾端廝殺,競爭慘烈。為了吸引玩家,很多開發商以低俗出位內容吸引未成年人;有的遊戲甚至公開誨淫、誨盜、誨黑,歪曲民族文化和歷史,傳播異質文化內容,為了謀取利益不擇手段。這類遊戲精神控制力、人群擴散力驚人,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缺乏“免疫力”,一旦沈迷往往難以自拔。

“未成年人沈迷電遊易導致人、錢、魂都沒了。”民盟湖南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局長何寄華,多年來奔走呼籲遏制電子遊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沈迷遊戲不僅對未成年人身體發育產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很多孩子還因此變得性格孤僻、極端,家庭矛盾與日俱增,加重家庭經濟負擔。更有甚者,一些未成年人因為急於籌錢為遊戲充值而偷竊、搶劫,帶來嚴重社會惡果。”何寄華說。

利劍出,斬斷伸向下一代的黑手

為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有效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推動我國網絡遊戲健康有序發展,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文化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嚴格規範網絡遊戲市場管理的意見》,從統一思想認識、強力監管整治、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制度保障、加強教育引導、加強監督舉報等六個方面,對集中規範整治作出了全面部署。

意見強調,各相關部門要迅速開展全面排查,重點排查用戶數量多、社會影響大的網絡遊戲產品,對價值導向嚴重偏差、含有暴力色情等法律法規禁止內容的,堅決予以查處;對內容格調低俗、存在打擦邊球行為的,堅決予以整改;對未經許可、擅自上網運營的,堅決予以取締;對來自境外、含有我國法律法規禁止內容的,堅決予以阻斷。全國人大代表、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認為,任何一家有良知、有公德的企業,都不應該誘導未成年人對電子遊戲成癮。“不管成癮遊戲業能帶來多少財富,社會都應該堅決抵制,絕不能以犧牲民族的未來賺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105

社論:青少年沈迷網絡需整治更需引導

如今,網絡日益成為民眾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但部分網絡產品為牟利而忽視內容價值導向、中小學生玩網遊耗費時間精力過多等問題,也招致越來越多的質疑之聲。

近日,教育部發布《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稱成癮遊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絡賭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須大力防範,是以倡導全體家長,恪盡父母責任,與學校共築防範之堤。

中國網民數量的龐大是網遊火爆的基礎。截至去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72億,一款火爆的網絡遊戲,用戶數達上億之多,可以有幾百萬人同時在線,年齡跨度亦非常之大。且網遊以互動式為主,來自網絡的不良信息對身在其中的青少年習慣養成和行為規範具有極強誤導性。

此時,當一些網遊提供商為了牟取利益或審核不嚴,遊戲內容存在低俗暴力傾向、歪曲歷史、惡搞英雄等價值觀念偏差現象,甚至出現賭博、淫穢等違法信息與行為,對青少年成長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而且,在網絡遊戲中,玩家特別是自制力不足的中小學生,因耗費時間精力過多,沈湎其中,日常行為有時會不自覺地延伸到現實社會中,造成一些中小學生行為失範、價值觀混亂等問題。近年由網絡遊戲引發的暴力事件與未成年人犯罪屢屢見諸報端,且參與校園暴力事件的青少年大多有癡迷網絡遊戲,或者閱讀不健康讀物的經歷。

中小學生沈迷網絡難以自控無非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使用網絡可以帶來放松、娛樂等積極反饋,二是使用網絡可以逃離壓力、痛苦等消極後果。針對第一點,如果孩子的快樂只能通過網絡獲得,說明孩子生活中的快樂來源出了問題。此時,培養孩子網絡之外的興趣愛好十分重要,如果學習占據了孩子大部分生活,甚至成為生活中僅有的內容,也會給網絡沈迷可乘之機。

第二點相對難以察覺,家長時常以為孩子是愛上了遊戲才討厭學習,其實原因可能恰恰相反——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學習、人際、家庭等方面壓力得不到及時支持和化解,才會紮進網絡虛擬世界這一“世外桃源”。此時,家長要重視對孩子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識別與解決,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等專業幫助。

對此,學校和家庭要築牢雙重防線。為預防青少年沈迷遊戲,學校可以限制學生使用手機和電子產品,如南京市中小學即有規定,校園內禁止使用電子產品玩遊戲、上網,有的校園甚至不允許帶手機進校園、進課堂。同時要做到疏堵結合,與其一味限制、禁止,不如積極引導學生文明上網,發揮網絡有利於學生成長的積極作用。

家庭作為青少年成長的第一課堂,是網絡行為有效監管一個不可或缺的場所。需要改變長期以來很多家長迫於工作和生活壓力,疏於對子女教育引導的現狀。

此外,針對網絡產品出現的亂象進行整頓亦十分必要。除了對現有網遊產品進行全面排查、整改甚至取締含有不良價值導向內容的產品外,還需要築牢制度與法律的防線。既要繼續完善包括網絡身份驗證制度在內的網絡管理制度,也要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做好制度與《網絡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配套銜接,加快制定、修訂《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網絡遊戲開發指引》等規範性文件。

總之,網絡成為休閑娛樂方式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針對自制力偏弱的中小學生,不應放任自流,但也不可能讓學生隔絕於網絡,因勢利導是可取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14

做齊功課有得打機!青少年監獄啟用「優點中心」

1 : GS(14)@2016-11-17 11:30:36

在美國的大城市,連串複雜的社會問題導致少年罪犯問題嚴峻。三藩市市長想出新招想感化這些誤入歧途者,打造一個「五星級」的更生院舍。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三藩市青少年看守所(Juvenile Hall)作為拘留因犯事被青少年法庭判處感化拘留少年犯的更生中心,以往少不免需維持像一般監獄的紀律和森嚴氣氛,才能起到一定懲戒作用。惟三藩市政府發現這種「傳統」的制度感化力度不足,這種環境尤其無助一些因遭遇人生創傷(trauma)、貧窮、暴力和精神問題而作案的少年改過自新,只會令他們更感絕望,重複犯罪。市長李孟賢周二為革新少年感化廳的破格「優點中心」(Merit Center)揭幕。這個外牆塗上鮮艷顏色的活動中心位於拘留室的房間中央,有圖書角、棋類遊戲、電子遊戲房、甚至你想不到的扮靚靚化妝間都有,根本與一般社區康樂中心無異。原來當局想到以「正面獎勵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鼓勵拘留中的少年,只要他們按時完成日間功課、紀律良好,就可以賺取「優點」享用這些設施。負責看守所教學工作的「校長」拉尼爾(Chris Lanier)本身也從事特殊教育工作,「對付」這些別人眼中的「壞小孩」自有一套。他對《蘋果》拍心口指這種方法絕對湊效,「他們被判入拘留所,與社會隔離,已獲得足夠教訓了!他們更需要的是關懷和照顧,這才是真正幫助他們的方法」。他以一位獲釋少女在拘留所的經歷作證,「有個學生回到常規學校上課後,對我說『我在拘留所愛上學習了,原來不是我讀不了,只是我沒有盡力過而已』」,令他意識到正面感化工作的重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7/198369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933

厚待青少年軍 劉江華死撐跟程序議員斥上樑不正下樑歪

1 : GS(14)@2016-11-25 07:21:26

【本報訊】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被揭在香港青少年軍申請捐款及空置校舍事件中,可能涉及利益衝突及特事特辦,劉昨首次現身解釋並否認所有指控,直言一切按程序辦事,但有立法會議員借動議辯論狠批劉「上樑不正下樑歪」,更損害公務員公信力。記者:陳雪玲 潘柏林早前有傳媒揭發去年才成立的香港青少年軍總會,在民政事務局力撐下擊敗其他老牌制服團體,不單奪得空置校舍作訓練用途,更獲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極速批出3,000萬元翻新校舍,而劉江華分別是青少年軍總會的榮譽顧問及華永會主席,被質疑有角色衝突。立法會昨討論區議會職能,劉作為主責官員須與會,席間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發言時借機欲追究劉「光速」向青少年軍總會撥款3,000萬一事。林批評他用千幾萬公帑支持該機構,做法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將來民政專員都「抬唔起頭做人」。不過林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指他離題,禁止他再發言批劉。劉會後被大批記者追訪,他一再重申不論是華永會批出捐款以及青少年軍申請撥款都根據程序,「我嘅角色基本上沒有所謂利益衝突,當時批款係經過委員審批,大家同意呢項撥款」。


落選團體促交代準則

至於批款快與慢問題,他指重點是提交申請時是否經過既定程序審核,又稱自己雖是任青少年軍的榮譽顧問,但完全沒有參與其運作,「我作為民政事務局局長,係兼任差唔多幾十個會嘅榮譽職務……我唔覺得有任何利益衝突」。當被追問青少年軍與其他申請團體相比有何優勝地方,劉未正面回應,只稱該組織比其他兩個申請者優勝,但未有交代有何優勝之處。申請落選的香港基督少年軍總幹事吳淑玲指,在6月30日收到局方回覆申請失敗,當時並無解釋原因,兩次追問下才稱財務安排不及另一團隊(青少年軍)切實可行,但青少年軍是獲批地後,才獲捐款,希望局方可清楚交代審批準則。另一落選的香港少年領袖團總參事姜柏松慨嘆,沒有資源追究,認為局方審批空置校舍予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極具「效率」,「期望將來任何機構攞錢攞地,同樣有效率就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5/19844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8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