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推銷員不死——電影人於冬奮鬥史

按: 他問天行國際(993) 高息借了錢。

http://www.infzm.com/content/67752

於冬當發行員賣的第一部電影,是徐克的《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主演李連杰。十七年後,於冬當了老闆,徐克找他投資3D版《龍門飛甲》,主演還是李連杰。

從北影廠一位普通發行員,到一個美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把只有幾個人的民營小公司,做成國內第一的民營電影公司,出生於1971年的於冬,用了18 年時間。「我從業18年,中國電影改革進行了18年。博納的發展和我個人的成長,是個挺艱難的過程,也是電影產業艱難崛起的過程。」

喝出「副科長」

1993年,於冬在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讀大三,去北京電影製片廠發行科實習。發行科楊科長領著他們去吃羊肉泡饃,拿了瓶二鍋頭。一頓酒下來,於冬沒倒,處長指著他說:「這小子不錯,可以跑發行。」

中國電影發行體制的改革剛起步。以往的發行方式是「統購包銷」——電影製片廠拍完電影全部賣給中影公司,中影每個電影預付100萬,根據賣拷貝的數 量給製片廠結賬,一個拷貝10500元,多退少補。如果賣了500個拷貝,中影結賬時再給片廠400萬;如果只賣了20個,等於片廠欠了中影80萬,會從 下一部電影的預付款裡扣除。

在這樣的體制下,出現了大批粗製濫造的小成本電影。「大家都是二三十萬拍個電影,交給中影,拿回的錢基本上發工資了,沒錢再拍片。整個製片業都陷入惡性循環。」於冬回憶。

1992年末的全國電影廠長會上,以韓三平為代表的廠長們集體炮轟中影的統購包銷,提出製片廠自主發行。呼籲得到了廣電部支持。1993年4月,電影局發佈「3號文件」,電影製片廠獲得了自主發行權。大聲呼籲改革的韓三平們得到重用。

於冬第一次出差,跟著楊科長坐火車沿著京廣線先到了河南。國產片不好賣,北影給港片《獅王爭霸》搭上另外3部國產電影一起賣,給河南省發行公司開價150萬。對方幾個代表誰都不肯接,沉默了5分鐘,一位老發行科長說:「楊科長太瞧得起河南了。」所有人都笑了。

談判陷入僵局,河南公司只是一個勁地灌酒,於冬的任務是替領導喝酒。接下來的兩天,北影一行人所到之處,省發行公司都是領導全程陪同,全程埋單。「我當時感覺北影真牛。」於冬說。

北影廠當時的確是老大。全國電影廠大多開不出工資時,北影靠一批香港合拍片,突破了賣拷貝的發行模式,嘗試票房分賬,利潤近2000萬。後來於冬才知道,省公司全程陪同是不讓他們接觸鄭州和各地市發行公司。

這之前《獅王爭霸》在上海上映10個拷貝,按價格,北影頂多拿20萬。票房分賬後,北影拿到600萬。但影片在江蘇談判時,遇到江蘇省發行公司強烈 抵制。當時的電影版圖上,江蘇是全國「諸侯」裡的老大,連續10年佔據電影製片廠10%的發行收入。江蘇省公司堅持要買拷貝,單價加到15000元,不搞 上海式的票房分賬。談判破裂後,北影繞開了省公司,直接向蘇州、無錫、南通、常州四個地市電影發行公司供片,放棄江蘇其他地市市場。

河南省發行公司的收入主要依靠省會鄭州,如果北影複製「江蘇模式」,搞鄭州突破,那省公司多一半的收入就沒了。離開鄭州前一天晚上,河南和北影達成 了最後協議:4部電影打包價38萬。如果按照改革前的方式,《獅王爭霸》在河南賣6個拷貝,3部國產片每部賣2個拷貝,北影最多拿到13萬。接下來的湖 北、湖南,北影如法炮製。

半年實習結束,酒量好加上是黨員,家在北京又不用分房,於冬通過了發行處的鑑定。1994年夏天,於冬成為北影廠正式員工。1996年,韓三平簽署了任命書,26歲的於冬成了北影廠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科長。

弄不好就是「推銷員之死」

作為北影廠的發行負責人,於冬幹勁十足,天天在全國跑。

香港電影和進口大片一統天下,國產電影日子難過。作家陳染的《與往事幹杯》,由導演夏鋼拍成電影,片子很好,但屬文藝片,不好賣。全國跑了一圈,山 西省就要了一個拷貝,於冬不甘心,跑到山西各地做了很多宣傳,最後「往事」在太原一個影院放了兩個月,票房拿了40萬,一戰成名。

1999年2月,廣電總局將原中國電影公司、北影廠等7家國企合併,組建中國電影集團。於冬和13位同事被北影的人事處長帶著移交給了中影,負責國產片發行。忙活一年多,業績不好,於冬所在團隊被合併到發行大區。

副科長位置沒了。大區副經理是自己的師弟。「特別沒面子,算了下崗吧。」於冬狠心出了北影廠大門。

出來以後賣誰的片子呢?於冬想起在中影看過《說出你的秘密》,黃建新導演,王志文主演。電影拍完3年,在中影擱了一年多沒人理。他私下約黃建新:「當時中影給你的60萬太低了,我現在出來單干,給你保底120萬,先給你30萬作定金。」

黃建新不願電影放在倉庫裡,說服了投資商浙江電影製片廠,把片子給於冬做發行。

於冬找了幾個親戚組建博納文化交流公司。這時博納還沒有電影發行資質。公司註冊資金30萬元裡,有7萬是合作夥伴的,20萬是從親戚那裡湊的。30 萬匯票給了浙江廠,付了第一筆定金,拿著授權書、文件、合約,於冬開始周遊全國。十幾個省轉一圈回來,靠以往的老關係,100萬現金到手。加上北京、上海 等幾個城市分賬發行,最後《說出你的秘密》總票房1000萬元。於冬淨賺五六十萬。

陳凱歌為《和你在一起》做宣傳發行,和於冬一起跑遍了主要城市。他嘆道:「於冬,你每天背著個拷貝,到了哪都是一頓大酒,你這弄不好叫『推銷員之死』。」

2001年,博納公司獲得了電影局頒發的《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家持有電影發行許可證的民營公司。

港片愛上博納

至今《我的兄弟姐妹》仍被於冬認為是博納最重要的電影:「它考驗了我的眼光和判斷力,營銷策劃都對路。」導演俞鐘是新人,最知名的演員是崔健、梁詠琪。投資人是香港電影人文雋。

於冬同時在二十多個城市媒體上做宣傳,號稱該片是「2001年的催淚核彈」,並且協調各地發行公司同一時間上映。《我的兄弟姐妹》最終在內地獲得了2000萬元票房。

文雋200萬的投資,獲得了700萬利潤,回港後到處給於冬做廣告,還拉他參加香港金像獎「亞洲新力量」論壇。

於冬在論壇上認識了施南生。「施南生當時是寰亞的執行董事,知道我是《我的兄弟姐妹》發行人,願意給我合作機會。」於冬還碰到了老朋友鐘再思,他正在製作《天脈傳奇》。競爭這部電影發行權的還有他的老東家:中影集團。

為了拿下「天脈」,於冬第一次提出了「保底分賬」:「500萬保底再分賬。我當時手上的錢都不夠500萬,但如果這個電影成功,將是博納的一個飛躍。」

沒想到中影安排了《蜘蛛俠》在同期上映。「鬧到電影局去協調,最後他讓了我一週的檔期,就這一週,我搶了2000萬票房。」於冬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

「天脈」總票房近3000萬,超過香港的1700萬港幣票房,在當年內地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七。多賺的利潤中,又給了寰亞近100萬分賬。劉德華、張柏芝主演的寰亞賀歲片《老鼠愛上貓》,施南生主動建議給博納發行。

從「愛上貓」開始,於冬按國際慣例,將全國票房做成日報,詳細列出各地電影院的名字、銀幕數、觀看人數、票價,每天傳真到香港。許多香港電影公司找 上了於冬。博納靠專髮香港電影,成了電影發行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博納發行的港片中,成龍主演的《神話》利潤是最高的。「保底700萬,但當時發了近1億 票房,我賺了800萬,還給英皇又分回了1000萬。」

再與香港電影公司合作,於冬採取全年整包的方式:把電影包下來,預付定金。等影片完成,再根據具體陣容、投資規模定出價格。緩解了香港公司資金周轉問題。

參與投資,交出學費

2003年,於冬給博納戴上了一頂叫「保利」的紅帽子。國有大型企業保利集團入股北京博納,成為「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於冬和管理層的股份稀釋到49%。

這次融資實非得已。那兩年,有兩部香港大片的發行權博納沒有拿到:成龍的《寶貝計劃》給了華誼兄弟,因為華誼參與了前期投資;徐克的《七劍下天山》,投資商北京慈文把發行權給了另一家公司。

在《英雄》巨額票房的刺激下,眾多投資公司介入電影製作。民營機構逐漸取代國營機構,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力軍。

於冬很受刺激:「這樣下去,很多電影我就拿不到了。我算了筆賬,票房保底加上後面的分賬,足夠前期買你的成本。我參與投資,除了分紅外,還可以優先獲得發行權。但資金是一個制約槓桿。」

於冬希望保利增資,但此時分管領導更換,無意增資,還要每年利潤分紅。「這種破壞性分紅對公司發展很不利。」於冬回購控股權,2007年,博納開始大規模參與電影投資。

《竊聽風雲》是博納全額投資的電影,成本不到3000萬,內地票房近億。2008年,博納在香港成立電影發行公司,把內地公司投資的「港片」賣回香港。「版權是我的,還賣香港和東南亞市場,我實現了香港電影的反銷,這是對以前『合拍片』的顛覆。」

《十月圍城》是當年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這個電影讓我經歷了以前沒有經歷的事,比如外景地的超期、反覆,製作費超支,導演陳德森和監製陳可辛創作理念的衝突……這些是我在發行領域碰不到的。」

計劃投資8000萬的《十月圍城》,最後總成本達1.05億。影片光行政管理費用就高達五百多萬。

《十月圍城》票房2.93億,各方算是略有盈餘。但合作傷了臉面,博納與陳可辛合資成立的人人電影公司宣告解體。

「打入好萊塢內部」

2009年,博納引進新投資者,融資1億人民幣,開始投資國產片,結果賠了不少錢。「姜文的《太陽照樣升起》,何平的《麥田》,如果單從生意上考慮,可能不會投。」

於冬開始放大博納的品牌,從《新警察故事》開始,博納發行的所有電影都掛上博納的標識。至今於冬已經成為二百多部電影的出品人。

2010年,博納影業集團完成上市重組,於冬成為最大股東。2010年12月9日,博納在納斯達克上市,融資近1億美元。但由於對資本市場的陌生和操作失誤,股票上市當天破發。

「美國人不瞭解博納的電影發展模式,只要我業績好,股票還會回去的。」於冬很從容,「2011年我們總票房如果包括《大魔術師》,應該超過15億,佔了中國國產電影總票房25%。」

於冬很樂意講他的「上下游垂直整合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發行、製片、電影院建設。影院建設是重中之重。「未來十年,如果中國電影銀幕達到三萬張,票 房接近600個億,就是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一線城市的影院已經快建完了,再建肯定是二三四線城市,我們現在已經去北京順義郊區了。」

博納現在看好的下一個潮流,是和好萊塢合拍。於冬打算在洛杉磯的比弗利山莊開博納美國分公司,「打入好萊塢內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