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A股港股小結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vly.html
我博客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今年我寫過2次A股的投資組合和小結,但港股卻一篇小結都沒有,也沒列過持倉,只是在一些博文和跟帖回覆裡提了一下。說實話,主要原因是我港股虧得太厲害,怕丟人不敢寫。
為了不讓這個小結太難堪,我把A股過去幾年的收益情況放在前面。說明一下:因為以前自己沒有詳細記錄,所以盈虧數據不是很精確。過去幾年,除了2007年 10月-08年3月我基本空倉外,其餘時間我幾乎是100%滿倉,只換股不減倉。港股也一樣,只是09年11月虧光後,反思了9個月,到10年8月才重新 從A轉錢去香港,然後滿倉至今。

從上表看,A股貌似還不錯,儘管08年慘虧,但實際仍然跑贏了指數,看來我A股滿倉穿越牛熊的理念已經有了實證依據。港股收益一蹋糊塗,如果明年不能大幅跑贏指數並正收益,那真的沒法再玩了。
有關我09年虧光的詳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新浪港股論壇看《港股一年祭(滿倉認購權證一年到暴倉)》,這個帖子點擊近8萬了,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感慨萬千。08-09年我港股收益的波幅可以簡單列幾段,入市後一週虧60%,8個月後從最低位上漲1600%,然後一週跌75%,再二個月漲500%(此時盈利已近10倍),最後2個月虧光,賬戶結餘200港幣。
今年上半年我港股基本沒有虧損,但那時換股很頻繁,組合一直不穩定,老想等著組合穩定了再寫小結。到了第三季度,特別是9月份前後,我持有的股票在很短的時間內跌了一半,然後我就老想等著收益好點時再寫小結,免得太丟人,結果港股的小結一直沒能寫成。
像我寫了十篇帖子的1068雨潤食品,僅3個月的時間,股價就從29塊跌到7.45元,跌幅達74%,我重倉不止損,慘不忍睹。其它幾個小票跌幅也大多達 到50%,我的港股賬戶最高虧損超過55%,要知道我一二月份時,賬戶還曾浮盈近20%,因為1月份買的117宇陽控股,一個月就盈利70%並順利出局。
年初運氣太好,短期的勝利讓我完全昏了頭,這直接導致後來激進冒險的港股操作。在配置上我基本沒有考慮過防守,手中的股票主要是2種:一是重組借殼的概念 股,比如3344互益紡織,最終慘虧一半,被大股東狠狠的宰了一刀,我有幾個股友損失慘重,我認識的朋友在3344上合計虧損達數百萬元。這個票最初我看 它的財報時,是否定了它的,只怪自己不堅定,結果還害了朋友們,虧損後再向大家道歉,已經於事無補了。二是快速成長股,比如1863、1068、 8058、182、956等。1863思嘉集團,我從上市初的懷疑,到觀望一年後買入甚至後來高位加倉,再反思出局,理智完全被市場走勢和網友們的噪音所 操控,最後倒在成長的陷阱裡。1068雨潤食品,讓我深刻體會到,在港股的熊市裡,瑕疵完全可以無限放大而對股價予以致命的打擊,並可能對實業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甚至導致公司被收購。
其實,我今年A股配的也是成長股,不過A股普遍分紅收益極少,市場對分紅不感冒。港股在這方面就完全不同,牛市時,資金喜歡有成長有概念的票,瑕疵被市場無視,成長較慢分紅慷慨的股可能還跑不贏指數。但一旦轉入熊市,大股東厚道,管理層誠信並重視二級市場維護的股,抗跌很明顯。比如陳老頭的三個股375、294、448,業績穩定、分紅多、大股東增持、上市公司回購、甚至448被利豐高價收購,完全是多管齊下。對比1068這種大股東不厚道報表有瑕疵的票,市場的表現,反差非常明顯。
我幾乎看過全部港股的財報,大部份看過2遍以上,有的是一掃而過,有的看得較仔細。我很清楚哪些是好公司,價格貴不貴,但自己老嫌白馬股漲得不快,估值對 比A優勢不明顯。這種思維是我今年港股組合配置嚴重錯誤的主要原因,前不久有幸當面請教「八戒」的師父,他告訴我熊市應該儘量配高息股,他也是滿倉穿越牛 熊的,不過他在高位時會把一些股票換成香港的房產,低位再抵押貸款抄底,房子不賣,越囤越多,所以嚴格來說他並不是一直滿倉股票的。他的股票,在熊市時會跟著指數一塊跌,甚至跌幅超指數,但牛市時他會數倍於指數增長,所以他的賬戶總是進二退一,每三年上一個台階。有成功的榜樣言傳身教,我屢敗屢戰的決心增強不少,希望下一輪熊市時我能在倉位控制和組合配置上吸取到教訓,順利穿越,港股的學費我交得實在是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