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銀行渠道優勢難撼 卻有「虛肥」之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vy3.html

銀行渠道優勢難撼 

卻有「虛肥」之憂
作者:歐陽曉紅 
肖君秀2011-12-20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歐陽曉紅 肖君秀 「銀行太強勢了,手續費每年都要漲價,我們等於在為其打工。」12月14日,一位股份制壽險公司負責人說,2012年將至,銀保收入持續下滑,他擔心出現「屋漏偏逢連陰雨」窘境。

類似的擔心不只存在保險業,基金、證券、信託、陽光私募等亦有抱怨。

其實,銀行也在訴苦:面臨利率市場化挑戰及政策嚴格監管,其必須得加快中間業務發展,同時又需時時防範宏調經濟硬著陸、房地產價格大幅下挫及地方融資平台等不確定性風險。

不過,掌握渠道優勢的銀行在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的過程中,或許會影響到其他行業的利益。銀行被業界詰問「利潤通吃」,而某個行業獨大、發展格局被扭曲,可能 不利於國內整個金融生態的構建。「市場競爭具有雙面性,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序競爭和無序競爭對市場發展的方向影響具有本質不同。」銀行競爭力研究專家、金 融諮詢顧問曹文博士說,「目前無序競爭有向混亂發展的趨勢,再不協調會造成嚴重影響。」

叫苦

「不是店大欺客,是行業地位決定的,也是長期積累的過程,沒人強迫你用銀行渠道啊。」12月14日,一位國有大行產品創新部人士說。

不過,那些需要通過銀行渠道銷售產品的行業,如證券、基金、保險、信託等對此頗有抱怨。「銀行渠道產品的利潤大多給了銀行,但為了市場份額,又敢怒不敢言。」

不妨算一筆賬,在銀行代理保險產品過程中,以期繳產品為例,2011年之前,保險公司給銀行總行、支行、網點的渠道費用分別佔保費的8%~10%、3 %~5%、2%~5%,總計13%~20%。這意味著在銀行渠道賣出1萬保險的期繳型銀保產品,保險公司要交給銀行1300至2000元。

2011年,在「一家銀行最多只能銷售三家保險公司保險產品」的新規下,渠道競爭更加激烈,保險公司支付的銀保渠道費用水漲船高,據悉最高可達23%。

上述壽險公司負責人補充道,邏輯上,手續費每年要漲,此外,每發一種保險新產品,渠道費率也要相應上調。

此外,銀行在基金產品的銷售中也收穫了頗多的中間收入。以偏股型基金為例,各種費率給銀行貢獻的收入加起來可能超過基金公司管理費的1.5%。如銀行需收 取0.25%的託管費。此外,基金申購費1.5%、認購費0.6%~1.2%、贖回費0.5%(其中贖回費除25%計入基金淨資產)等基金公司三費率的收 入的較大部分也是貢獻給銀行。最令基金公司難以承受的還有「客戶維護費」。據業界測算,一隻新基金最低募集規模必須超過5億元才能達到管理費和營銷費的收 支平衡。一些新基金在成立後的一兩年內注定要為銀行渠道「打工」。

信託公司、陽光私募也在抱怨銀行代銷收費太高,導致產品實際收益率大幅縮水。

如果以某私募產品最終年收益達到20%計算,銀行渠道前後分走的各項費用佔到該產品總管理費用的六成,有私募機構稱,和銀行合作後,產品基本上處於不賺錢狀態。

事實上,根據A股三季報,16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實現淨利潤6920.54億元,而2294家全部上市公司前三季利潤為1.48萬億元,銀行利潤佔比高達47%,利潤佔比幾乎近半。

經濟實體方面,中國輕工投資協會秘書長赫然坦言,出口企業現在更加困難。整個社會融資成本高,必然導致企業的融資成本高,銀行是放貸的主體,放貸利潤高,利差較大,帶來企業成本的增加。

雙面銀行

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證券、保險、基金在抱怨,面臨巨大壓力的銀行也在訴苦:面臨市場份額的爭奪及利率市場化的挑戰,必須加快發展中間業務,一絲都不敢懈怠;又恐怕出現「宏調經濟硬著陸、房地產價格大幅下挫」風險。

在保險、基金、證券業面前,渠道為王的銀行像是一隻狼;但是在重要客戶面前,當其求存款時,卻霸氣全無;當向國家上繳數千億利潤時,銀行又像只肥羊。此 外,銀行業的人心埋也常常不平衡「憑什麼如此高利潤,薪酬遠不及證券業」。「都是市場經濟,不是誰強迫誰,經濟好銀行日子好過,經濟紅利一旦消失,風險損 失誰擔呢?」一位國有商業銀行人士說。他認為,無法用簡單模式去評估銀行利潤,那時的銀行技術破產時,還是國家出手救銀行,所以多掙出來的錢,還要去還當 年的欠賬。

但銀行可能有「虛肥」之嫌。「利潤大、市盈率小」說明市場並不看好銀行業的未來。海通證券分析師董樂認為「目前銀行估值已部分反映了對於宏觀經濟和銀行可能出現的資產質量問題的悲觀預期」。

上述國有商業銀行人士也表示,掙這麼多錢,投資者都不認同其能力,可能說明銀行要為未來「買單」,錢並未真正落袋。他解釋,國外是風險管理創新,比如資產 證券化等,但中國不行,因此投資者認為銀行風險還在積累。「從此角度上看,銀行的考慮當然多,收費自然也多些。因需要未雨綢繆,撥備率高一些,旨在規避風 險。」另一位商業銀行人士稱,「何況,有些小保險公司信譽不好,既想用銀行渠道就要多付出一些代價。」

與此同時,值得一提的是,中投證券分析師張鐳預計,2012年銀行息差水平上半年基本平穩,第三或第四季度開始緩慢下行。利潤增速逐季度回落,上市銀行全年平均17.65%。

民族證券張景認為,經濟增速放緩、通脹下行態勢確立,政策由控通脹逐步轉向保增長,將減輕流動性壓力和銀行的資產質量壓力,預計明年銀行業績將實現穩健增長,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在15%~20%。

上述增速相對於銀行今年超過30%的預期增速明顯放緩,由此帶來的問題是,息差收入將進入下行通道,銀行會加強中間業務的創新或創收。而這也是諸如保險、 基金行業所擔心的,銀行收取的費用或不斷加碼。「目前佔比不到25%,而像國外70%的中間業務佔比水平才是終極目標,為此,銀行每年都要下達不低於 30%的增速任務。提升手續、渠道費用的價格是大概率事件,因為銀行對應的任務在加碼。」曹文說。

他認為,銀行也是不確定性的行業,必須抓住現有確定業務,如加快發展中間業務。

目前,入世十年的中國銀行業儼然貼著歷史頂峰期的標籤,逾百萬億資產總額,1%左右的不良率、近萬億的稅後利潤。但這並不足以證明中國銀行業已經完成現代一流國際金融機構的嬗變,其尚未經過一個完整經濟週期的考驗,龐大的銀行業資產如何跑贏風險等仍是未知數。

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教授喬海曙認為,儘管銀行目前整體成績樂觀,但從長期看,潛在風險巨大。今年上半年,除農行、華夏、北京銀行外,其餘12家上市銀行 逾期貸款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撥備率只有農行、華夏銀行和建行達標。其預計政府融資平台的風險將在2013年集中暴露。「如何保持銀行收費和利潤增長的可 持續性和合理性,的確需要認真思考。」12月12日,工商銀行副行長李曉鵬表示。

李曉鵬認為,銀行業目前的成績、贏利能力的增強,既有合理性也有必要性,因為是伴隨中國經濟穩健、健康增長,以及是在改革創新和轉型過程中取得的。

「銀行目前中間收入佔總營業收入比例,已由11%提至23%,說明商業銀行已開始擺脫存貸差模式;趨勢變化明顯。」李曉鵬說。

美國斯坦福大學高級研究員孟慶軒說,目前競爭格局下,大家都不願意放慢步伐,但是否會注意金融生態的健康發展問題?顯而易見,誰的「磁性」大,業務資源就跑到哪邊去。就產融平衡理論而言,目前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的發展並不配套,所以才會出現各種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