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30.html
今天恒指下跌266點,國指跌205點(2.11%),成交增至779億。股票升:跌數量大約為1:3.3。今天MSCI指數換馬,換的股票數量也不少,再加上建行配股,對成交量影響力不少。滬深300指數大跌3.3%,成交略增,直指十月低位。商品方面,銀價銅價領跌。
主要消息包括:中國人民銀行有官員表示,國家經濟轉型要靠財政政策,而不是放鬆銀根(這觸發內地股市大舉拋售);標普降低多間美國大銀行評級(包括美銀美 林、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標普調降滙豐評級、調升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評級(由A-升到A);其他國家的經濟數據包括日本的十一月工業生產升幅超預 期、澳洲的資本開支水平上升、美國十月成屋銷售由九月跌4.6%轉為升2%;歐盟財長對加大 EFSF 達成了期識,但加幾多和如何加並不清楚。
個人操作方面,放棄高追突破「強勢」股票,繼續買進估值便宜而走勢較穩的股票;早上$2.35買進中國中鐵(0390.hk),其他股票繼續持有。
看到了留言版的留言,我在此一氣過回應吧。
首先,由於指數換馬的關係,走勢和成交量會有短期扭曲的情況;亦因為如此,這也造就技術走勢的陷阱。所以,指數換馬換什麼是要知道的,否則中了伏也懵然不 知。而今年特別強勢的消費股,我認為下一年繼續保持強勢的機會不高,當中好些股票估值亦非便宜,所以對此類別並不特別喜好。
至於派貨與否,現在才談派貨有些遲。我相信十月底十一月初的時間,不少基金都應該已派到夠甚至已提早收爐;若現在大手派,肯定守不住萬七點。另外,為何今日滬深股市很恐怖,港股不順水推舟的衝下去呢?個別股票沒有普遍暴跌,尾市也有抽升的現象。我也沒答案,繼續觀察。
個別股票的操作方面,跟買行為我一直都是不鼓勵的,理解論者背後的原因和操作的理據才是重要。新買那四檔股票是同時審慎考慮過價值、技術因素等原因而去 做,希望大家留意。止損位應該在買之前已經想清楚,而不是買進後才考慮。雖然可能是抽水,不過也要答一答,例如恒隆地產,在$23左右買進的話,若參考上 週低位以及十月跌浪的底部,止損位是十分明確,亳不含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