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企鵝×果籽】你有我無

1 : GS(14)@2016-02-15 02:20:48

新年回溫哥華探親,初二陽光普照,在這個冬雨連綿的城市,殊不容易,中午走到西百老匯大街的童書店Kidsbook逛,在店內當眼位置見到繪本《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記得這書去年在新聞報道中出現過,它獲得美國繪本界兩大重要獎項;包括以插畫為評審重點的Randolph Caldecott Medal銀獎及以文字作審核標準的The Newbery Medal金獎,給我一再遇上,一定要介紹一下。


故事關於小男孩CJ與阿嫲一起坐巴士回家的經過,他們一早到教堂參加彌撒後,遇上下雨天,二人一起走路到巴士站,CJ在路上不斷向老人家問這問那,等巴士的時候見到朋友Colby坐在私家車裏經過,還跟他揮手打招呼,他問阿嫲為何自己沒有私家車,老人說:「我們有會噴火的巴士及懂戲法的司機Dennis先生,更好喔!」巴士來了,司機Dennis對男孩說:「看我手裏拿着甚麼?」說時從CJ耳邊變出一個銀幣來,就交到男孩手裏。他與阿嫲走入車廂中間,老少同向乘客打招呼,這時兩個戴耳機聽音樂的年輕人上車,CJ轉頭向老人說:「如果我也有一部iPod就好了。」阿嫲指一下坐在對面拿結他的年輕人說:「為何不請他給大家唱首歌呢?」抱着結他的年輕人開始自彈自唱,鄰座的盲人說如果想好好感受音樂,不妨閉上眼睛。CJ有樣學樣閉上眼睛靜心聽着,隨着節奏拍子男孩覺得心神都飛出巴士了,煩囂的城市景象更變得安靜。


故事關於小男孩CJ與阿嫲一起坐巴士回家的經過。

從其他角度看待差異

一曲唱畢,全車人拍掌叫好,阿嫲示意CJ將司機變出的銀幣放到結他手的帽子裏。到站下車,四周環境烏煙瘴氣,CJ又抬頭問為何這地方總是一團糟,阿嫲說當我們置身塵土飛揚環境,更會認識美麗整潔的可愛!果然男孩舉頭一看,就見到大廈背後出現的一道彩虹。這是一個關於貧窮、關於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故事,CJ及阿嫲是居住在貧民區的少數族裔,作者Matt De La Pena在訪談中表示,作品的精神並非想聚焦於種族或階級差異,而是借老人的智慧,鼓舞在「成長過程中欠缺物資」的孩子。CJ總愛與別人比較,認為人家擁有一切,偏偏自己缺這欠那,阿嫲每次都沒有正面回應孩子的提問,反而引導他從其他角度去看待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不用只羨慕別人擁有一切,在匱乏中也可找到美麗的一面。坐巴士大夥兒有說有笑,聽真人表演比聽MP3音樂更具現場感,破落的社區更能展現七色彩虹的美。畫家Christian Robinson透過油彩與拼貼技巧,表達出一種具拉丁美洲特色的壁畫風格,讀者不難發現當中的「差異」,插畫與文字內容雙方高度配合,難怪此書獲得兩項殊榮。今天不少人處身貧富懸殊的社會,貧窮帶來的差異感特別大,《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說明了快樂來自感激的心情,學習接受眼前的生活,快樂就是學懂主宰自己的心,擁有一個積極而崇高的人生觀,自然會活得開心。



面書:http://www.facebook.com/Books4you



撰文:鄺穎萱編輯:李寶筠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14/194887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9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