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生草藥豈能亂噏 2015年10月15日

1 : GS(14)@2015-10-18 23:53:26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85178
俗語有云:生草藥,「噏」得就「噏」!但服草藥豈能兒戲呢?在外公外婆的年代,醫療科技沒那麼發達,環境又不是那麼理想,有甚麼頭暈身㷫、蚊叮蟲咬,捨不得看醫生,便到街市的生草藥店,執幾錢生草藥回家煲一煲水、敷一敷。這種民間小智慧,卻隨著社會的變遷和醫療進步而逐漸被人遺忘……          文:Phoebe 圖:朱古力



草藥,分為生熟兩種。熟藥主要是指在中醫診所百子櫃裡的中藥;而生藥便是指野生、經曬乾處理的草藥。懂得運用生草藥這些生活小智慧的人,只剩下年長一輩。車前草、臭花頭和雞芒當等草藥到底是甚麼?有甚麼功效?該怎樣處理……新一代的年輕人又怎麼會懂呢?只是打個噴嚏,就像驚恐症般,馬上去看醫生。搞不好只是普通的鼻敏感,看個西醫付了數百元,換來一大堆西藥。假如執幾錢生草藥煲煲水,可能只需數十元就搞定了,更可免除了種種的副作用。可是,年輕一輩一聽到生草藥便耍手擰頭。原因嘛,總離不開害怕有殘餘農藥、對功效成疑、味道難入口、敷藥或煲水不方便等,寧願吞服幾粒連名字都不清楚的彩色藥丸罷了。這些傳統智慧,恐怕在那些對生草藥有研究的老人家離去後,亦伴隨消失……


老一輩的寶
人稱二嫂的老婆婆,今年已經八十有五,卻仍是老如松柏,皮膚滑溜溜的。每朝清晨準時在西營盤正街街市開檔,中午回家煮飯和做家務,之後再回店裡坐坐,到了傍晚時分便收檔回家去。假日時遇上子孫來探望,便索性不開舖,乾脆弄孫為樂,我可是碰了3次釘才找到二嫂呢!這樣規律的生活,已經有六十多年。二嫂的大半生,從二十多歲開始,早就與生草藥種下緣分。從當年正街的「3X4」排檔仔,再搬入室內街市,歷經7次的搬遷,現今在新裝修的冷氣街市繼續為街坊服務。每天清晨3點,她也會到太子花墟買貨。「以往不用出九龍那麼遠的,在置富和黃竹坑附近的木屋區,也有婆仔賣上山採來的生草藥,十分方便。」二嫂住在西營盤,卻要在清早頻撲出九龍買貨,再折返開檔。數十元一紮的生草藥,每日光顧的客人寥寥可數,收入往往抵不了租金,每個月都是「蝕住做」,兒孫滿堂的她,早就可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至今仍堅持開檔,為的只是一班熟客老街坊。她的檔口是該區唯一一家的生草藥店,附近的街坊買慣買熟,難以找到其他生草藥店。雖說客源主要是老人家,但她們偶爾也會帶媳婦和孫兒來「學習」,認識這種課本上沒有教授的民間醫學,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同時亦為二嫂增補常識。
「有一天,當我的體力不足以應付的時候,便會關店結業。」她感慨現代人依賴醫療科技,怯於接觸舊有的醫療偏方。即使有街坊路經,對一束又一束的生草藥感到好奇時,第一句總會開口問:「真是能食的嗎?會否中毒呢?」看來,大家都被間中在新聞上出現,那誤服自己從山上採來「草藥」而中毒的事件嚇怕,對真正的生草藥失去信心。


民間智慧
「久病未愈,看過多次西醫也未見效的,通常也會來執一劑生草藥試試。」二嫂自信地說。不同的生草藥有不同功效,有些用來飲用;有些用來浸泡塗抹;有些用來敷;有些用來泡熱水沖涼……歷經前人的反覆嘗試,調配出最安全、最有效的民間偏方,切合大多數人的需要。學二嫂話齋:「生草藥就是最大眾化,連平民也負擔得起的醫藥。」她亦私人醒了幾條配方給我,著我有需要時可一試。不過,每個人的體質也稍有不同,選用與否便自行決定吧!
有幾聲咳的話,二嫂推介以豬仔笠煲水飲,$20一包,每次用3至4粒,飲用幾次便可止咳。「你沒有聽過『日咳夜咳,不離豬仔笠』嗎?」她笑說。較常見的,則用龍脷葉,配以蜜棗、果皮和瘦肉煲湯,同樣有止咳作用。味道甘甜,較易入口。而店內長賣長有的黃皮葉和碌柚葉,原來是止痕高手呢!「舊時很多細路哥身痕,父母都會買來煲水為他們洗澡。」啊!還以為碌柚葉只是年三十晚洗霉運用的呢!遇上秋冬季節,天氣乾燥,可以俗稱「臭花頭」的五色梅來煲水洗澡,同樣有止痕滋潤作用,她還叮囑:「不用再過水呢!」貼心的二嫂眼見同行的攝影師有點脫髮危機,便好心教授「扁柏生髮偏方」:將扁柏剪碎浸酒約一至兩星期後,用來塗抹在頭髮稀疏的位置,據說有生髮功效。這個嘛,待攝影師親身試過後才跟大家匯報。
常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正街街市的二嫂,卻是大家的寶。她慷慨地向大家分享六十多年來對生草藥的知識,即使路過「無幫襯」,她也毫不吝嗇地分享。懂得使用生草藥的人愈來愈少,這傳統智慧在未來數十年,也許會隨歲月消失,被時間埋葬。

二嫂生草藥店 西環正街街市1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3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