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腸胃不適點算好?醫生教你中秋飲食攻略

1 : GS(14)@2015-09-29 07:14:26

不少人趁中秋節,與親朋好友做節食飯、搞大食會,慶祝人月兩團圓,但要提防食得太「立雜」,以致食滯或屙嘔出事。家庭醫生鄭志文表示,中秋節前後接獲的腸胃不適個案比過往多20%,最近便有患病家庭懷疑因食得太雜,無分開處理生熟食物,引致不停腹瀉。記者:梁麗兒鄭醫生表示,與中秋節飲食有關的腸胃不適個案主要分兩類,第一類包括食太多肥膩食物,如參與多個飯局、BBQ,吃太多月餅等導致食滯,出現多胃氣及無胃口等症狀,也有病人「食到嘔」。第二類因食得太「立雜」,又懷疑因不當處理生熟食物,導致交叉污染出事。最近有一家五口因腹瀉求醫,原來患病家庭曾舉辦大家庭聚會,在大食會上一次過吃生蠔、大閘蟹、魚生、燒烤食物及甜品等多款食物,懷疑「摸完生嘢無洗手,直接拎熟嘢食,例如摸完生肉或大閘蟹,就去拎月餅食,就會將細菌放埋入口引起腸胃炎」。據知在場參與約十多人均有不適。過節搞大食會要食得安心有以下幾招,生熟食物要分開處理,例如將燒烤用的生肉與即食產品如月餅分開擺放。另安排不同人士處理生食或熟食、不同顏色器皿處理;或「唔好同時一齊食」,都可避免交叉污染,謹記摸完未煮熟食物要洗手。運送冷盤食物宜用冰箱等盛載,熱食運送時要冷藏,經徹底翻熱才吃。鄭強調西醫無消滯方法,胃藥只能紓緩不適,不能消滯。吃酸性食物如菠蘿,或可刺激胃酸分泌,加快消化過程。提醒市民參與大食會,切勿抱住「唔食好浪費、好唔抵」心態,以免得不償失。註冊營養師陳玉儀指,食滯主要與吃太多脂肪食物有關。若食得太快,腦部「唔夠時間」接收飽肚訊息,令人唔知飽,也會導致食多咗。建議市民任何時候都要慢食細嚼,每餐至少維持20至25分鐘,讓腦部接收飽肚訊息。先吃菜或飲湯,之後才吃肉,可加強飽肚感,避免過量食肉。提防空肚參與大食會,讓自己任意「狂食」。她說:「為咗應節,間中食1/4個傳統月餅唔太大礙,但持續幾日有飲食應酬,可以改食1/8個月餅,或唔好日日食。」建議吃應節水果如柚子、水晶梨更健康。【中秋節飲食攻略】。吃應節水果,取代食太多月餅。BBQ宜多選海鮮或蔬果如粟米、金菇等,減少吃醃製肉類。先吃菜及飲湯,之後才吃肉。良朋一邊傾計、一邊慢慢食。若吃得肥膩,翌日宜飲食清淡。進食期間飲茶、飲水,可加強飽肚感。勿空肚出席大食會,以免過量進食資料來源:註冊營養師陳玉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928/193127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