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用另類藝術表達感受溫室小花 紓解後雨傘鬱結

1 : GS(14)@2015-03-08 13:33:16





■卓思穎於雨傘運動期間,不惜由奧地利回港到佔領區做記錄。受訪者提供圖片


【本報訊】雨傘運動期間,她身在奧地利,間歇回港,不想缺席。像無數香港人,憤怒過、期盼過,失落告終。清場後,她重返佔領區,以定點方式攝錄一個月的變化,「馬路開通,欄杆、石墩上的口號,褪封塵至完全消失」。作品〈等待下一輪〉中重新運行的車輛,車轆不停轉動,似前進,又似原地踏步。以新媒體藝術表達後雨傘時代的鬱悶與期盼,她是卓思穎。記者:呂麗嬋


■卓思穎攝錄解封後的馬路製成〈等待下一輪〉,影片表達雨傘運動原地踏步的鬱悶。馮就康攝


走進牛棚的錄影太奇展覽廳,她早在等候,廿六歲的年輕藝術家,禮貌周周。去年大半時間都在海外,回港籌辦展覽,第一時間,她想為後雨傘時代補點白,「九.二八放催淚彈,我不在港,但望着電視,眼淚卻止不住」。運動如火如荼,爭取回港,睡在佔領區,沒幾日又得回去。隔岸觀火不好受,不斷上網了解事態發展,又與不同國家的藝術家,舉起雨傘拍照放上網,以示支持。「真正回港是十一月中,運動已到尾聲,發生立法會撞爛玻璃事件,第二日黃之鋒喺電台解釋,好多爭拗,感覺焦點模糊了,不再一樣」。總說毋忘初衷,是提醒也是願景,只因曾經迷失。這種感覺,讓她籌辦了名為《每每》的展覽,利用裝置藝術,抒發鬱悶情緒,「寫文章,都會用上每每這兩個字,意指不只發生一次,我哋嘅生活,也常常陷入不斷迴旋嘅死胡同」。



「悲觀之中 應有盼望」


在佔領區,她遇上兩個年輕人,在空蕩蕩的馬路上玩技巧球,「係一支小棍連着紅色皮球嘅小玩意」。寬闊的馬路,寂靜無聲,只有皮球拍在地下的聲響,坐在佔領區,她忍不住錄下這段奇異的聲音,結果成了作品〈如果那刻來了〉,「皮球不斷撞向透明玻璃,玻璃上卻佈滿鐵絲網」。看似以卵擊石,但她深信,皮球總有一天一飛沖天。「悲觀之中,也應該有盼望,前面嘅路仍然好長」。利用抽象物件,表達深層意義,向來是她的專長。過去,她便曾以迪士尼玩具的錄像裝置,表達男女差異,為她贏得掌聲,但以政治運動為題材,她不諱言也有掙扎,她說:「撇除審批問題,創作呢類題材,也會擔心被定型為某類創作人,只係佔領後嘅無力感,真實存在,好想以熟悉嘅媒介作紀錄,回應社會。」城大創意媒體學院畢業的卓思穎,原從事藝術行政工作,三年前辭職全職創作,專攻冷門的前衞藝術。上年,她先後到過巴西、奧地利、羅馬尼亞及杜拜舉辦展覽及交流,四月將到瑞士,「所謂嘅創作,大部份時間係不斷寫計劃書同申請資助,過程冇想像咁美好,但能夠全職創作,到世界各地交流,感覺係夢想成真」。媽媽教書,父親是退休生意人,生於中產家庭的小妮子,自嘲謂十八歲前的她,絕對「離地」。



不走主流「成功之路」


「家姐讀女拔,我讀聖保祿,同學都家境好好,中學時代,真係以為住公屋嘅只係少數」。父母全力栽培,身邊同學不是立志做醫生就是律師,主流認定的「成功之路」,她笑言很熟悉,「中學同學感情好,但價值觀唔一樣,始終格格不入」。立志讀藝術,成了家族同儕中的異類,「屋企人唔贊成,一畢業揾份朝九晚五嘅藝術行政工作,係希望佢哋知,我有能力打工,希望佢哋放心少少」。在乎家人的感受、努力撰寫計劃書爭取機會,醉心香港人永遠覺得「唔知講咩」的新媒體創作,卻又不厭其煩努力解釋;遇上政治敏感的題材,也不迴避,直視自己的感受,就是在無人留意的展館展出,也全力以赴,希望引起共鳴。「佔領運動之後,我知道好多人都覺得好鬱悶,但與其消沉,不如重新上路」。聲線柔弱卻堅定,這個八十後,與別不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8/190679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2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