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eo.com.cn/2011/1021/213970.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煦 許偉明 東風悅達起亞南海悅亞4S店老闆徐勇的突然跑路,讓佛山南海華南汽車城陷入了 困境。10月18日,廣東南海華南汽車城,4家緊鄰的車行大門緊閉,其中,東風悅達起亞悅亞4S店已被貼上了封條,店內外人去樓空,而旁邊的東風小康、東 風雪鐵龍、東風風神經銷店也已關門歇業,只是偶爾能見到追款人和維權消費者的身影。
這幾家門店與悅亞4S店一樣,同屬徐勇旗下。由於資金鏈斷裂,徐勇突然跑路。9月30日,悅亞被法院查封,而其他幾個門店也都貼上了「內部裝修」和來自業主解除租賃合同的通知。
截至目前,徐勇究竟欠了多少錢,尚未有權威公佈,但有業內人士大致估算,其拖欠的資金應超過1億元。另外,還有72位焦急的准車主,因為拿不到車輛合格證而無法上牌。
據瞭解,今年以來,南海的眾多車行生意普遍不好,虧損面至少有50%。許多經銷商被主機廠壓庫,不得不低價銷售,但依然平均有上百台的庫存積壓。冷清市場加之銀行緊繃的貸款,不少經銷商不得不借助高利貸才能維持現金流,甚至偽造訂車和購車合同騙貸。
一份《2011中國汽車經銷商風險調查報告》也顯示,63%的受訪經銷商表示其的營運資本需求量處於1000萬至5000萬之間,運營均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近一半的受訪者承認,在全部營運資本需求中,自有資金所佔的比例不足30%。
跑路前後
即使到了今天,徐勇的消失在南海汽車城中仍然被談論為「不可思議」。
此前,悅亞店一直保持著原有的工作狀態。今年6月份,悅亞剛剛隆重地慶祝了自己的9週歲生日。而在徐勇跑路的5天前,悅亞還在專業招聘網站上貼出招聘啟事,招攬包括銷售顧問、人事主管在內的29個職位。
但仔細回想,不少人也在事後想起了一些當時不同尋常的地方。據悅亞一位銷售經理透露,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忙於多元化投資的徐勇很少來悅亞門店,但就 在其跑路前的十多天裡,他非常頻繁地來到車行和總經理聊天,「搞得找總經理簽名都很難,估計他們在商討對策,但具體內容沒人知道」。
而一位已經交了定金卻沒法提車的消費者告訴記者,此前,悅亞4S店將東風悅達起亞K2的價格降到了非常低的價位,比周邊其他經銷商都便宜了好幾千元,「估計他當時想以這種低價方式,在跑路前再撈一筆」。
一位被拖欠機油款的供應商也回憶稱,「今年3月份,徐勇就和我說『手頭有點緊』,但承諾說『不會少付一分錢』。因為我們和徐勇合作了七年,而且關係不錯,所以允許他連續幾個月都沒有付貨款。」
9月30日上午,徐勇跑路,而悅亞的數十輛庫存車隨後也被法院查封。不久後,徐勇旗下的其他幾個門店也關了門。據悉,從7月至9月,徐勇拖欠的租金就達40多萬元。
在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後,不少心急如焚的供應商都趕到佛山追討欠款。據一位王姓供應商透露,徐勇拖欠其十幾萬元貨款,加上其它供應商,損失達上百萬元。而作為華南汽車城的業主,疊北村委會不得不自掏腰包,為徐勇旗下經銷網點門店的員工工資墊款160萬元。
10月18日下午,疊北村委會又召集了部分車主開通報會。記者在會上獲悉,目前,受影響的主要有兩類消費者,一類是沒有提到車的,共有68人支付了2000至5000元不等的定金,其中2人付了全額車款;另一類共有72人,均是已提到車,但未能拿到合格證無法上牌。
「對於已經支付定金的消費者,其買車合同將轉由佛山另外一家東風悅達經銷商完成,而對於沒有拿到合格證的消費者,將會通過法律程序進行訴訟。」東風悅達起亞華南首席代表周志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
據悉,在跑路之前,徐勇曾拿著上述合格證分別向銀行和其他經銷商進行了借款抵押。在其跑路後,手持這些合格證的債權人也成為了受害者。72張合格證 分散在廣州、佛山、東莞、肇慶等城市。其中有52張在南海光大銀行,另有8張在東莞永豪車行,11張在廣州粵標、廣州廣悅車行,剩下一張落在擔保公司手 中。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車主提到車無法上牌,但是讓債權人交出合格證給車主也很不現實。
「隨後,東風悅達起亞將根據債務的解決進度,確定重新接手悅亞的人選,目前已經有不少經銷商有興趣。」周志華說。
徐勇其人
談到徐勇,曾在悅亞做銷售顧問的李平(化名)說:「徐總是個出手比較大方的人,但脾氣不好,容易動怒。」
南海區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黃招柳告訴記者,徐勇在南海區乃至佛山市的車行中,都是較為知名的人物,甚至「數一數二」。在黃看來,徐對汽車行業內的事挺熱心,因此,同行們對徐勇的跑路都挺意外。
記者在佛山工商局進行查詢瞭解到,徐勇自1999年開始進入汽車行業,當年,徐出資900萬元與人合作經營東風風神品牌汽車。之後幾年,他繼續在汽 車銷售領域投資。2000年,他出資720萬元,與人合作經營東風雪鐵龍。2002年,悅亞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專營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在這些門店 中,徐勇的投資份額都為90%。在苦心經營10多年後,徐勇在南海已經打造了一個小有影響力的汽車銷售集團。
事發之前,悅亞是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授權的南海地區產品一級代理商,也是東風悅達起亞至誠二手車授權店,店面佔地面積4500平方米。悅亞還在佛山地 區的高明、三水、大瀝、佛山建立了二級網點。而悅亞也先後獲得了「十佳汽車經銷商」、「佛山十佳汽車名店」、「佛山最佳表現獎」等諸多稱號。在2010 年,悅亞達到了年銷2000台的銷售業績,在全國屬於中等水平。
然而,在經歷了中國車市暴漲的幾年後,徐勇並不安心專注於汽車領域,多元化發展成為其進一步攬財的思路。
2009年和2010年期間,佛山土地市場異常活躍,甚至出現了「一房難求」的現象。徐勇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將在汽車領域賺到的錢挪用於投資房地 產。但進入2011年後,國家出台若干政策來降低樓市的流動性,防止房價過快增長,再加上持續加息和提升存款準備金率,佛山的房地產業風光不再,被當地人 稱為「樓市僵持年」。
更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國內汽車銷售開始趨冷,徐勇在多元投資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有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原計劃,徐勇將在今年10月份獲得一筆銀行貸款,以緩解資金飢渴。但由於銀行貸款收緊,他最終沒能拿到這筆救命錢。
「他太糊塗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經銷商稱,即使資金鏈斷裂,也可以將店賣出去,憑這幾家店面的位置和成熟度,「賣兩個億應該不成問題」。
灰色融資
此次「老闆跑路」的南海悅亞也多少受到了車市遇冷的影響。
今年以來,佛山還針對價格調控出台地方政策,對包括汽車銷售業在內的八大行業徵收千分之二的「價格調節基金」。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小經銷商每年要交幾十萬元,大經銷商甚至要交上百萬元。」
汽車廠商制定的銷量目標過高,也讓經銷商感到了莫大的壓力。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稱,根據年初時車企拋出的銷售目標來看,有些定為增長20%-30%,而目前,中國車市銷量平均漲幅為3%左右,與廠商目標差距較大。而經銷商如果完不成指標,將面臨經濟損失。
一位經銷商人士稱,今年大部分經銷商的淨利潤在2%至5%之間,而做其他傳統項目的回報則要高出一些。這也是資本逐利的經銷商們決定做多元化投資的動機之一。
在南海的汽車經銷商中,由於汽車主營業務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多數都在像徐勇這樣搞多元化投資。「新能源、鋼材、物業、建材等諸多領域,都有經銷商老闆涉足。」一位經銷商負責人如此表示。
此外,今年央行持續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再加上銀監會限制存貸比,使得銀行貸款規模極大萎縮,中小企業得到貸款難度增加。這使得原本就資金鏈緊繃的經銷商壓力更大。
為彌補營運資本需求與較低的自有資金水平之間的資金缺口,融資成為當務之急。但是49%的經銷商的外部資金利率是當時基準貸款利率的1-1.3倍。從銀行融不到資,很多中小企業便選擇民間借貸。「現在汽車流通領域中,染指高利貸的很多,大家也是沒辦法。」一位經銷商表示。
在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時候,經銷商仍然會為了得到貸款資金鋌而走險。由於經銷商本身沒多少固定資產,因此拿汽車合格證去做貸款抵押的做法也非常普遍。 此番跑路的徐勇便是這樣得到了貸款。調查顯示,目前,有31%的經銷商運用商品車車證質押為主要擔保方式,而這也是最具風險的操作模式,即經銷商將新車的 合格證質押給銀行以獲取貸款,當新車售出後,資金回籠,再將錢還給銀行,取回合格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操作模式在汽車市場需求旺盛時期沒有太大問題,但 是一旦汽車市場轉冷、銀行信貸政策收緊或融資成本上升,就會引起經銷商的財務危機。
監管黑洞
在羅磊看來,此次經銷商跑路事件以及之前發生的經銷商資金鏈斷裂案例都表明,汽車經銷商專注於做汽車銷售,是發展和成功的關鍵,多元化、跨行業經營對自身發展極為不利。
「如果原本用於汽車銷售的資金不被亂用,經銷商不會資金鏈斷裂。」理特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經理江崇龍稱。此前浙江眾城集團也是進行跨行業投資而敗落。
「對於經銷商跑路和資金鏈斷裂,實在不好控制,廠商也很難進行監管。」據羅磊介紹,目前,汽車廠商在與經銷商簽訂品牌銷售合同時,會要求支付一定的保證金,包括建店保證金、運營保證金等名目,大約為500萬元左右,但與經銷商動輒數千萬元的資金流動相比,沒有任何意義。
一位合資品牌廠商負責人稱,「我們頂多瞭解運營狀態,對其財務狀況一無所知,資金來源、走向均無法瞭解。」
這位車企負責人稱,惟一對經銷商有所牽制的就是年底返利。隨著車市增速放緩,單車的銷售利潤越來越薄,很多經銷商甚至是賠本賣車,經銷商的收入主要是指望年底得到廠商的返利。
「這是一起突發事件,是個案,並不是東風悅達起亞企業的責任,對企業品牌也不會造成影響。」周志華坦陳,經銷商是獨立法人,讓廠家來擔責並不現實,但東風悅達起亞會協助消費者通過法律手段來維權。
江崇龍稱,避免經銷商資金鏈斷裂需要銀行、汽車廠商與經銷商一起努力。汽車廠商協助銀行監控經銷商的資金利用情況,而銀行在授理經銷商的融資申請 時,也必須簽署三方協議,即「三方承兌匯票」,由汽車廠商為經銷商的銀行貸款提供擔保,經銷商使用車輛合格證抵押,為融資進行雙重保險。
此外,經銷商來自銀行貸款用於購車的資金,直接由銀行交付廠商,而不經過經銷商。「目前基本上都這樣做,但也有的監管並不完善。」而業內人士同時建議,銀行可對經銷商門店進行抽查,審核其貸款進的車輛是否到店、賣出,以確定款項的走向。
「只有對貸款的申請審核更為嚴格,而經銷商也要有遠離高利貸的決心,專注於汽車銷售市場,才可能完全避免。」聯拓集團二手車總監匡振博認為,受此事件影響,經銷商集團化的趨勢將進一步加速。單打獨鬥或者規模有限的經銷商將很難與資本雄厚、具有融資平台的經銷商集團相抗衡。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也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的表現。
據羅磊透露,目前幾大經銷商集團都在積極進行兼併重組,收購中小規模的經銷商。因此,經銷商在遇到資金難題時,應該首先想到通過兼併重組的方式解決,而不是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