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0 AD
本欄十月十三日寫諾貝爾經濟學獎,一位讀者 Peter來電郵批評:
「本人為普林斯頓校友,有幸上過 Chris Sims和 Paul Krugman的堂, Thomas Sargent的講座亦都去過,發覺閣下日前有關 Sims同 Sargent的學說之言論有頗多不實之處。另外,閣下在『佔領華爾街』一文中對救市的觀點,本人亦不敢苟同。本人之愚見載於網誌
之中,望先生忙中指教,文中語氣有不善之處,敬請包涵。
除此之外,閣下疑惑 Krugman, Sims, Bernanke在學校有否交流,本人認為不多。 Bernanake就任聯儲局主席之後已再無回校。 Krugman就經常四出演講,只有間中出席國際貿易科( International Trade)的研討會。 Sims就最為活躍,每週都出席宏觀和計量經濟兩個研討會。不過以上是三年前資訊,現在或已有變。」
左丁山離開經濟學堂已久,對於大學者如諾貝爾 獎得主之學說,邊度敢信口開河,上次講 Vernon Smith,乃因為有幸與佢同枱吃飯傾談之故,今次講沙準與仙士,因知道佢兩人曾長期在明尼蘇達大學任教,故此寫稿前先與明尼蘇達經濟學博士、上過兩位大 師課嘅 L教授傾咗幾句先。
讀者 Peter認為左丁山與 L教授對沙準與仙士唔夠 update,所知不盡不實。於是左丁山再向 L教授請教, L教授話兩位大師不百分之一百排除政府干預市場之成效,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政府通常 screw up搞彎晒。至於最新動作又如何呢? L教授話普林斯頓經濟系之宏觀經濟學教授陣容之中,有不少前明大教授、博士,其中有相熟朋友在,互通音訊之下,知道克魯明根本無出席 macro workshops,對宏觀經濟學之新發展,甚少與同僚交流,一如 Peter所指,克魯明嘅學術興趣源於國際貿易,對「宏觀經濟學」並非專家,佢近期在紐約時報專欄所言,甚具偏見,講到中國貿易與人民幣升值,根本就係美 國本位掛帥,與學術無關。克魯明受紐約時報狂捧,希望佢成為另一位專欄作家佛利民,不過坦白講,克魯明豈止學藝有所不如佛利民,佢嘅英文文字功力亦不如佛 老咁簡潔清澈,係差一皮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