慳租金省車費 夫妻閒日「分居」
1 :
GS(14)@2014-06-16 12:53:53http://www.skypost.com.hk/港聞/要聞/20140616/001/%E6%85%B3%E7%A7%9F%E9%87%91%E7%9C%81%E8%BB%8A%E8%B2%BB%20%E5%A4%AB%E5%A6%BB%E9%96%92%E6%97%A5%E3%80%8C%E5%88%86%E5%B1%85%E3%80%8D/142507
最近有網民在討論區吐苦水,聲稱因樓價貴,婚後仍要各自住老家,待樓價回落才置業。有網民指婚後分居不可行,寧推遲結婚計劃。80後Bonnie(化名)兩年前結婚,夫婦收入超申請居屋上限,加上樓價及租金不斷上升,兩人被迫做無殼蝸牛兼「分居夫妻」。
角色模糊 家人微言
Bonnie說:「二百幾萬嘅樓,多數在天水圍及屯門區,交通唔方便。」她指夫家及娘家地方淺窄,夫婦難同時遷入其中一方,婚後至今仍分開住,她指「可能等到生仔,才考慮買較偏遠地區嘅樓。」她承認親友對此有微言,「有時連是否已婚,自己都覺模糊!」
同屬80後的Kathy(化名)結婚兩年,已在天水圍置業。但為了方便在港島上班及慳車費,她平日仍在荃灣的娘家住,「由天水圍去港島,來回車費近50元,車程又長,所以周末才返天水圍住。」她坦言,奶奶埋怨此舉有違正常婚姻生活。「奶奶經常同我老公呻,呢個問題已變成我們之間的忌諱。」
圓滿關係中心創辦人兼心理輔導專家蔡綺文指,以前鮮有婚後分居情況,但過去一年已有四、五宗求助,全屬30歲出頭年輕夫婦。「有個案係男仔覺得拍拖好耐,唔想拖住個女仔,但未有資格買私樓,惟有婚後分開住。」
長期分居 爭拗增加
夫婦對「分居」生活模式感惆悵,爭拗由此起。蔡說:「男方反映結婚與否無分別,無論開心或唔開心,回家後想搵個伴分享都無。女方亦常問何時才買到樓,講到這些問題就嗌交。」她又指如婚後分開住,夫妻對自己角色也模糊。「一對新婚夫婦結婚首半年是蜜月期,若這段時間分開住,返到屋企沒最親密的另一半在左右,無論生理或心理都不太健康,亦擔心成婚姻危機。」她又指家人及朋友對婚後分居非議,更會增夫婦之間壓力。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指,婚後分居令男女停留在拍拖階段,未能在生活中深入了解對方,不利於維持兩人關係。
難捱貴租 月入三萬上車難
據中原地產去年底公布數字,過去十年樓價由谷底回升約三倍。惟本港過去十年,打工仔入息中位數仍徘迴在約9,500至14,000元。周永新指樓價高昂,即使夫婦月入三萬多,上車也不易。「年輕人不想同家人住,在市區租個500呎單位,動輒逾1.2至1.3萬,扣除租金及生活開支,就所剩無幾,上車更不用說。」他認為樓價超出年輕人可負擔範圍,他們也要鑽空子擇可行之法。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樓價貴及住房問題導致婚後分居這個怪現象,有違傳統結婚原意。「當樓價貴及交通費貴,令明明結婚仍要分居,令正常關係變到不正常,是非常可惜。」他又指年輕人覺得結婚與未婚無分別,分開生活變相減生育意慾,長遠不利人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