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官媒為李克強經濟學正名

1 : GS(14)@2014-06-11 12:02:2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1/news/ec_caa1.htm



官媒為李克強經濟學正名
專家指澄清不走溫總舊路

2014年6月11日




【明報專訊】官方新華社日前連發3篇「刺激與改革之辯」的系列文章,系統地闡述了國務院近來的宏觀經濟政策。系列文章一開始,就為在官方媒體中一度沉寂的「李克經濟學」正名,指「微刺激」並不等於「緩改革」,刺激與改革兩者並非必須二選一,而是並存和互相輔助。有經濟學家指出,官媒此時重提並解釋「李克經濟學」,是因為刺激政策後,李克的政策與前任溫家寶的刺激政策界線已開始模糊,需要定義並澄清兩者的區別。













新華社3長文力撐「微刺激」

新華社6月5日連續發出3篇逾千字的文章,解釋刺激政策與改革的關係。其中第一篇文章題為〈「微刺激」不等於「緩改革」〉開篇就指出,去年英國巴克萊集團所創造的「李克經濟學(Likonomics)」概念,核心是「不刺激、去槓桿化和結構性改革」,但這種概念以偏概全,「造成了刺激和改革對立的輿論假象」。文章續稱,刺激、改革並非必須二選其一,「對當下的中國改革來說,需力解決債務、影子銀行,以及房地產等風險;但更為重要的,在改革解決問題前,不能讓問題先把改革『解決』掉。」

第二篇文重點指出,微刺激加大「定向降準」力度,重點支持農業、小微企業、鐵路、能源等,中國美國商會副主席、政策委員會主席萊斯‧羅斯對新華社稱,微刺激直擊中國經濟領域的不平衡、不平等問題。

第三篇文則稱,中國政府今年3月來在流動性、基礎設施、房地產、就業等方面的若干措施,證明微刺激力度逐漸加強,同時中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出口總額等數據開始改善。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稱,中國經濟增長企穩,要歸功於微刺激。

兩會前沉寂 重提為挽下行經濟

去年首次提出後,「李克經濟學」曾一度被國內外各大媒體熱捧,認為其指明了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方向。但去年8月開始,國開行與農行分別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向市政府發放貸款方式,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當時已有外媒以「李克經濟學已死」為題,指中國還是需要靠強刺激抵抗經濟下行壓力。去年年底、今年3月兩會前夕,「李克經濟學」一詞在國內一度沉寂。經新華社此番「解釋」後,內地媒體解讀為,這是官方嘗試為李克經濟學正名。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對本報表示,外界擔憂若經濟若不能走出下滑趨勢,政府可能會再次依靠大規模刺激挽救局面。本屆政府已現微刺激,外界開始認為,政策已和溫家寶政府大規模刺激的界線模糊,「改革不就沒了嗎?之前批評只刺激不改革。」張說,此時官方為李克經濟學正名,是說明重點不是增長,而是調結構,但調結構需要一定經濟增長,「做一些適度刺激是必要的,但不是回到溫家寶的做法」。

明報記者
2 : GS(14)@2014-06-11 13:13:4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11/news/ec_caa2.htm
話你知﹕倡市場主導 陣痛換長線發展


2014年6月11日





【明報專訊】去年李克接任國務院總理一職時,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的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原因包括人口紅利已近乎枯竭、不合理經濟結構導致經濟增長不可持續等。而李克上任初期,展現了與前任溫家寶風格完全不同的政策。


去年6月,外資機構巴克萊資本公司首度提出「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概念,其包含三個主要的構成部分:

一、政府不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逐步縮減國家主導的投資行為;

二、去槓桿化,以大幅削減債務,降低借貸與產出比;

三、推行結構改革,以短痛換取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巴克萊資本公司的分析員指出,李克強經濟學代表用短痛換取長期的益處。巴克萊稱,李克強政府的政策將把中國推向「臨時硬陸」。報告指出,除非經濟和市場面臨迫在眉睫的崩潰風險,預計中國決策者不會採取激進的財政和貨幣擴張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6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