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同性婚姻 趙式芝
1 :
GS(14)@2013-07-17 21:52:14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30716/18335542
很高興在過去的一年,社會各界對同性婚姻和同性戀情的看法持平了許多,喜見更多人願意站出來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大家也不再避忌,主動加入討論性傾向歧視立法,實在是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何謂同性婚姻?大眾對婚姻這個字眼,有着根深蒂固的聯想──傳統的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組織家庭生兒育女。以我的經歷,部分上一輩會將同性婚姻的焦點放在性事上面,他們會想,你們晚上在睡房搞些什麼?
我的另一半楊如芯的父母,很早便知道女兒喜歡的是女性,他們支持女兒尋覓伴侶陪伴終身,因為他們明白,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和自由去選擇自己的終身伴侶是什麼人,不論夫夫、妻妻或者夫妻的結合,都是基本的人權,應該得到法律的尊重,這是合理的要求。我希望同性戀得到社會的認同,容許伴侶民事結合得以立法保護,伴侶民事結合毋須要套上婚姻的包袱,令到事情複雜化。
香港在96年成立法定機構平等機會委員會,專責香港的反歧視,促進平等機會等工作。既然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殘疾歧視、家庭崗位歧視可以立法保護,為何伴侶民事結合不能立法保護?性別歧視條例立法前也有反對聲音,有人擔心講錯說話會輕易入罪,也有人稱聖經不支持男女平等。但事實證明,即使華人社會傳統思想向來男尊女卑,最終卻也突破了重重障礙,女性因為立法得到了社會保障和尊嚴,可見立法能讓社會更文明。
究竟香港何時適合就伴侶民事結合立法?這個真的不好說,一切都是事在人為,如果政府有意願推動,立法可以很快。現時大陸在某些層面上比香港思想更開放,不排除某天中國已經就伴侶民事結合立法,香港仍在原地踏步。爭取性傾向歧視立法當然有其迫切性,但即時未能在短期內立法,我們也得有耐性、有堅持,因為只有放棄才會失敗。
香港書展明天舉行,在此向大家推薦由「大愛同盟」策劃的同志小說《大愛同誌》,主題是「聚結各方大愛力量,張揚攣直大千色相」。大愛同盟成員聯同多位知名作家及插畫家獻稿撰文,包括林夕、周耀輝、鄧小宇、蔡康永、陳雪和平機會主席周一嶽等等,也有其他宗教界同志友善代表撰文,以不同身份及角度談論性傾向,還有插畫家小克、黎達達榮等為「大愛」一題進行創作。
書中穿插十二組香港不同性小眾訪談紀錄,對象包括何韻詩父母、跨性別人士、女同志家庭、聽障同志等等,透露他們面對自己或家人朋友不同性向時遇到的問題,並細訴如何可以勇敢愛自己、愛別人的心路歷程,一起以文字和行動,與大家分享他們對多元同志文化以及平權運動的所思所想。
本周日我會聯同何韻詩、黃耀明一起出席《大愛同誌》的簽名會。是次出版為大愛同盟的籌款活動,收益會用作支持大愛同盟的運作,包括推行公眾教育,宣揚人人平等的大愛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