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門大開:良心是這樣煉成的

1 : GS(14)@2012-07-13 00:43: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711/16503044
2 : Ar Yan(11362)@2012-07-13 21:36:17

林行止昨日出手,解構今日香港何以變成文革式人人過關政治環境,發人深省。
一講到僭建,在仇富氣氛下,自然人人喊打。但今天僭建為何變成政治品格審查,則是有心人造成。首先我哋要認識殖民地下,英國人立法不少頗為嚴苛,官場中人稱為 Draconian,此字乃源自希臘城邦年代,公元前六世紀雅典由 Draco所定下之法典,小小事也要死刑,一如戰國時代法家商鞅,後世稱嚴刑峻法為 Draconian Law。英治時代雖有嚴刑峻法,但在行使時往往有酌情,甚至容忍不執法,以免引發民怨,衝擊殖民地管治。
林鄭成僭建風波贏家
所謂法治,其實並非依法辦事,這四字是內地用語,即以法治國。僭建違法,但一直以來只要不危及公眾安全,或構成建築物危險,一般會隻眼開隻眼閉。若僭建物無即時危險,便發信警告,大不了就是釘契。在林鄭月娥當上發展局局長後,她管轄的屋宇署便以建築物安全之大旗,雷厲風行對付僭建物,只要接獲投訴,便上門巡查,發出清拆令,若不依從便施以重罰。早幾年不少傳統單幢豪宅區已深受折騰,因不少法團委員內鬥,不滿之委員便以舉報大廈僭建施以報復,結果全幢大廈要拆除圍封多年之曬衫露台。民間早已用僭建來作政治鬥爭工具。
但對於真正威脅公眾安全的劏房問題,因無一套有效安置政策,林鄭遲遲唔敢郁手,以免打開蜜蜂巢,除在適當時流下兩滴廉價眼淚外,任由問題惡化。正由於屋宇署在巿區雷厲風行對付僭建,結果巿民自然認為不公,向申訴專員投訴,結果黎年發表報告,批評屋宇署執法不公。林鄭為了自己好打得形象,出於政客考慮,向新界僭建扮開戰,但實質早已同發叔眉來眼去,一邊拉出梁福元此等形象負面之鄉紳作稻草人祭旗,打餐飽攞足政治分,而政策上已默許新界村屋起多半層。
到了特首選舉,僭建最終成為一個政治工具,用作打擊唐英年誠信,尤其林鄭製造了唐英年僭建有可能負刑事後果,令北京最終放棄唐英年,林鄭擁立振英有功,得到政務司一職回報,並立即引介麥齊光、黃錦星、林煥光一系上位。大權在握之際,僭建政治打開了 Pandora box,釋放出的鬥爭之火,已悄悄燒向梁振英及其班子。
今日回望,僭建政治最後得益者,由始至終,只得林鄭一人,一邊既集權兼收服鄉紳,另一邊將屋宇署變成錦衣衞對付異己,更以此建立了香港良心形象。曾班子涉僭建的林瑞麟、孫公、煲呔及唐英年俱往矣,離開熱廚房,留下受此煎熬的,就變了梁振英、高永文……。
添馬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2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